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GPS可降水量资料对一次大一暴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2002年9月10~20日GPS的可降水量资料与实况降水场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每30分钟的可降水量连续观测资料对实际降水预报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可降水量第一次达到及最后一次出现50mm的时间与实际降水的开始、结束时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可降水量≥50mm的持续时间越长,实际降水量也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其次,可降水量的3小时及24小时变化对预报未来降水区域和雨量分布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最后,可降水量在降水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趋势变化反映了500hPa流场、700hPa水汽通量场的变化,这为实际降水预报中水汽的来源及输送提供了更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王喜  王琴  向阳  郑炜  李由 《海洋气象学报》2020,40(1):134-143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FY-2E 云顶亮温(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江苏2018年1月3—4日(简称“01·04”过程)、1月24—25日(简称“01·25”过程)和1月27—28日(简称“01·27”过程)3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次暴雪过程都是在500 hPa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70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暴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中层,降雪期间逆温层结始终存在。2)不同之处是,“01·04”过程中层暖湿气流先形成,水汽条件更好,而后弱冷空气自低层楔入,促使暖湿气流抬升,上升运动发展更为旺盛;“01·25”过程和“01·27”过程低层先形成冷垫,而后中层暖湿气流增强沿冷垫爬升,冷垫更冷,“01·25”过程逆温更强。3)暴雪过程中TBB稳定低值期基本可以反映强降雪时段;“01·04”过程中有弱对流发展,造成降雪强度大。  相似文献   
23.
在异地、异构的复杂网络结构中,采用防火墙的地址转换技术和传输过滤技术,实现了上海3km数值预报系统的数据安全传输。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中,运用VB语言制作“三定预报”图形,运用GrADS绘图软件制作形势预报图形,并将“三定预报”产品与采用GIS技术制作的上海地图相结合,实现了网站(网页)的调用形式。  相似文献   
2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08-2018年共11年间发生在江苏省的区域性中雪、区域性大雪、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江苏区域性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500 hPa西风槽、70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决定降雪量级的因素主要是700 hPa西南急流强度和范围,降雪区上空水汽输送强度、水汽辐合强度、水汽辐合厚度也与降雪量级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暴雪时700 hPa水汽通量≥14 g·cm-1·hPa-1·s-1,且水汽来源更为丰富,均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大雪和中雪时,700 hPa水汽通量分别≥12 g·cm-1·hPa-1·s-1和10 g·cm-1·hPa-1·s-1。暴雪期间,水汽辐合区内水汽通量散度都≤-1×10-7g·s-1·hPa-1·cm-2,水汽辐合厚度达200~400 hPa,明显强于大雪和中雪。有利于江苏发生区域降雪过程的温度垂直分布条件为:地面≤2℃、t925≤-1℃、t850≤-2℃、t700≤-1℃、t500≤-14℃。随着降雪量级的增大,中低层温度阈值呈降低趋势。中低层逆温是产生区域性大雪及暴雪的必要条件,而中雪发生时不一定都有逆温层结,只要近地层温度条件合适,就能产生降雪。随着降雪量级的增大,逆温层强度明显增强、厚度明显增厚。暴雪、大雪和中雪时逆温强度阈值分别为3~8℃、2~8℃和1~3℃,其逆温层厚度分别为150~200 hPa、100~200 hPa和50~100 hPa。降雪过程中上升运动强中心位于600400 hPa。暴雪时,上升运动区相对大雪和中雪时的更为深厚,基本整层都为上升运动区,垂直运动发展旺盛。暴雪和大雪时上升运动中心值均≤-0.7 Pa·s-1,中雪时中心值≤-0.3 Pa·s-1。  相似文献   
25.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技术,它将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河南省发展数字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文章在分析数字农业的涵义及其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农业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提出了河南省数字农业建设的总体框架,指出河南省现阶段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尽快制定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基础信息平台及应用业务平台、实时开发与研制农业专家模型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河南省数字农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受学生培养规模扩大和数字化测量设备资源配置的限制,传统的测量教学实习较多以经纬仪模拟法白纸测图为主,实习内容及方法均已陈旧过时。本文探讨了当前测量实习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比分析经纬仪模拟法白纸测图、经纬仪解析法数字化测图和全站仪测记法数字化测图等3种测图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了以经纬仪解析法数字化测图为主要形式的测量实习教学新模式,经试点应用,实习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7.
二维物体的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航空摄影测量领域里重要的研究目标。本文提出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运用边缘提取的算法和数学形态学先得到轮廓线,形成对特征的描述。基于这些特征描述建立了用动态规划法进行特征匹配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而且在计算机上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28.
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空间聚焦点.文章从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低碳城市循环与代谢、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城市环境管治等四方面系统归纳了国外低碳城市研究的内容和模型方法,并对LMDI方法、Hybrid-EIO-LCA方法、CGE模型作了具体评述.可以认为,低碳城市研究在理论上,由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和社会论,南城市生态系统、共生城市、精明增长和公交导向细化为低碳社区的构建;在方法上,由单一计算转变到综合评估,由衍生方法借用转到低碳城市模型方法的提出;数据使用由估测数据转向明确的环境账户;空间尺度南城市个体向家庭、社区、园区、城市群等不同层面扩展;研究地域则从少数发达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基于低碳城市研究体系的不完备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数据的不确定性、时空尺度的多样性等特点,当前研究应从城市共生和谐论出发,以微观尺度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建立城市碳排放账户,对城市碳能源-经济-社会-环境(CEESE)系统的功能与机理、过程与控制以及关联与效应进行探索,创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嵌入式Linux的开发和应用优势,阐述了嵌入式GIS发展的相关技术背景以及目前国内外的发展形式,探讨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嵌入式GIS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河套地区高氟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内蒙古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结合大量的水质测定资料,编制了河套地区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分级图,分析研究了区内高氟水的形成与富集的原因。包括当地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研究区内岩性、土壤性质、地下水物化条件、湖泊沉积物类型等地质因素和人类活动二个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自然因素、地质因素,而像包头市近郊潜水氟污染是由于包钢的废渣和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治理河套地区氟中毒的区域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