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篇 |
大气科学 | 40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104篇 |
海洋学 | 21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1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研究陆一陆碰撞俯冲和壳幔作用的最佳地质场所之一.为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折返和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必须了解该区的地壳和浅地幔构造.本文介绍了该区北部的地质情况和进行深反射地震调查取得的成果,包括(1)在五莲─青岛断裂南侧超高压变质岩片向北倾斜,呈现叠复组构,反映岩片的折返;(2)根据地震资料推测在146Ma前后胶南地块的隆升一伸展构造内幕;(3)超高压变质岩片厚约12km,由于含有大量相辉岩透镜体,地震波速高达6.8─7.3km/s;(4)莫霍面附近有许多楔形反射体,反映陆一陆碰撞;(5)石门地区7km深处存在高波速的强反射体,可作为在该区进行大陆科学钻探的候选场址. 相似文献
53.
54.
南海北部冬季和夏季逆风流机制初探:I.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及其诊断判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简化原始运动方程,得到南海北部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对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后,导出南海北部产生季风产风流和必要条件和诊断判据;指出南海北部季风逆风流由风生直接逆风流与风生间接逆风流叠加而成,风生间接逆风流由风生间接正压地转逆风流与风生间斜压地转逆风流组成,还导出风致巴士海峡以东的黑潮水影响季风逆风流的判据,在合适的风向及适当的摩擦系数情况下,黑潮水可成为间接逆风流的热源,并首次提 相似文献
55.
56.
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4,自引:9,他引:54
采用共振柱自振试验方法给出国内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阻尼比λ变化的平均曲线,推荐值和包线,使用的共振仪是由工种力学研究所原有共振柱改装而成,并经试验验证了改装后仪器的精度可靠性,试验土类包括粘土,粉质土,粉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土样来自国内十余个不同地区,采用折线双曲线拟合G/Gmax,λ随γ衰减关系,其中参数a和b由最小二乘法对每次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到,对同类土,将所有的a,b 值平均,用均值a和b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从而得到了此类土G/Gmax,λ随γ变化曲线及推荐值,试验是在两种固结压力下进行,因而得到的结构分别适用于土体埋深小于10m和埋深10m-20m之间的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57.
在巴黎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这样度过我的一天:先是在圣米歇尔广场上的吉贝尔书店的三层楼里流连大半个上午;然后.沿塞纳河而行.在河岸旁的一家餐馆里吃一顿午饭;饭后,漫步在河畔一个接着一个的旧书摊前.这里琳琅满目的旧书和画片.总叫人情不自禁要为它们破费:结果.我总是提着旧书商给我的塑料包.跨过塞纳河桥,来到与旧书摊隔河相望的... 相似文献
58.
59.
正(2014年5月17日)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基本布局,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层是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分布最广、时代跨度最大、意义最为重大的地质记录。地层学是地质科学奠基性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构成地壳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的特征和属性,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并建立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地层学经历了初创、统一地层、多重地层划分等阶段,目前正朝着建立全球标准年代地层系统和从区域地层对比逐渐扩展到全球地层对比的方向发展。地层学在地球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方 相似文献
60.
A new semi-empirical formula for evaluating the residual strain of soil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cremental method and the increment model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When the incident loading is uniform,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new formula are nearly the same as those by the existing formula. For excitation of the random earthquake loading,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new formula are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dynamic triaxial tests. The dynamic triaxial tests had been performed considering different seismic waves, confining stresses,consolidation ratios, and types of cohesive soil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tes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formula can efficiently and practically describe the time-dependent process of the soil residual strains under actual seismic loa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