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疆阿尔泰钾长石中钾的活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尔泰钾长石中钾的活化试验研究*王元龙戚华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钾长石钾活化试验新疆阿尔泰钾长石是一种富钾的硅酸盐矿物资源,是制作陶瓷、玻璃的主要配料及烧制水泥和制取钾肥矿物的原料[1]。新疆阿尔泰地区有丰富的钾长...  相似文献   
72.
根据新藏公路沿线实际观察资料和前人的最新成果,总结了新疆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构造特征、层序及岩石学特征;对库地蛇绿岩形成时代、原始构造环境等有争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有关库地蛇绿岩的如下新结论:①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元古代,同位素年龄值为大于1661.9~698.36Ma;②形成于缓慢扩张的条件下,且没有经历过俯冲消减作用;③岩浆来源为弱亏损的、非单一的上地幔源,并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④原始构造环境为弧后盆地—岛弧—弧间盆地,属过渡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3.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新藏公路沿线实际观察资料和前人的最新成果,总结了新疆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构造特征,层序及岩石学特征;对库地蛇绿岩形成时代、原始构造环境等争论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有关库地蛇绿岩的如下新结论:(1)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元古代,同位素年龄值为大于1661.9 ̄698.36Ma;(2)形成于缓慢扩张的条件,且没有经历过俯冲消减作用;(3)岩浆来源来弱亏损的,非单一的上地帽幔源,并受到了  相似文献   
74.
西昆仑库地北构造带两侧地质特征对比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藏公路沿线实际观察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着重通过库地北构造带两侧变质岩、岩浆岩及构造古环境特征的对比,以及对构造带中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和形成环境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该构造带的大地构造演化,认为库地北构造带为古昆仑洋盆消减,封闭最终位置,是形成于志留纪的板块聚合碰撞缝合带,代表着早古生代阶段塔里木板块的南部边界,也是控制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西昆仑山地区区域构造格架的重要构造带。  相似文献   
75.
宁芜火山岩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应用SHRIMP方法对宁芜火山岩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各一个样品进行了精确的SHRIMP定年研究. 大王山组(NB-01)火山岩锆石年龄为(127±3) Ma, 龙王山组(NL-01)火山岩锆石年龄为(131±4) Ma,它们记录了火山岩的形成年龄. 这一研究还在龙王山组中发现了太古代锆石, 提供了宁芜地区可能存在太古代基底的信息.  相似文献   
76.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闪长—花岗岩类SHRIMP年代学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对内蒙古苏左旗地区的闪长 -花岗岩类进行了精确的 SHRIMP定年研究。研究表明 ,富钠的白音宝力道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合岩体 ,主体可能是 4 90~ 4 6 4 Ma之间侵位的 ,推测是洋壳俯冲的产物 ;随后在 4 2 4 Ma左右该地区发生了板块的碰撞事件 ,产生具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该区富钾的包尔汗喇嘛庙岩体本次得到的 SHRIMP年龄为 2 2 2~ 2 0 4 Ma,表明其在晚三叠世侵位 ,可能代表了造山期后的岩石圈拆沉事件。  相似文献   
77.
对辽西阜新地区晚太古宙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岩石岩石学,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地壳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进程中,岩石中的元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为随变形强度的增加SiO2,Na2O,Zr等组分规律性减少,而Al2O3,CaO,FeO,MgO等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Ba,Cr,Sr,Ni,Rb等微量元素规律性增加,本文认为剪切变形变质岩石的成分变异不仅仅是流体作用的结果,而且与剪切变形变质过程中的体积亏损相关。  相似文献   
78.
对辽西阜新地区晚太古宙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岩石岩石学,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地壳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进程中,岩石中的元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为随变形强度的增加SiO2,Na2O,Zr等组分规律性减少,而Al2O3,CaO,FeO,MgO等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Ba,Cr,Sr,Ni,Rb等微量元素规律性增加,本文认为剪切变形变质岩石的成分变异不仅仅是流体作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华北克拉通及其东邻地区(30°N-50°N,95°E -145°E)1°×1°的P波速度扰动图像.结果显示,在西太平洋俯冲带地区,上地幔中西倾的板片状高速异常体与其上方的低速异常区构成俯冲带与上覆地幔楔的典型速度结构式样.俯冲板片高速体在约300~400 km深度范围内被低速物质充填,暗示俯冲板片可能发生了断离.在华北克拉通地区的上地幔中发现三个东倾排列的高速异常带.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华北克拉通及其东邻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地区的上地幔速度结构模式图,并据此探讨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深部动力学联系.本文认为,太平洋板片的俯冲(断离),触发热地幔物质上涌并在上覆地幔楔中形成对流,使克拉通岩石圈受到改造(底侵与弱化).随着俯冲板片后撤,地幔楔中的对流场以及对岩石圈改造的影响范围均随之东移,最终导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自下而上、从西向东分三个阶段依次拆沉减薄.这一模式能很好地解释现今克拉通岩石圈自西向东呈台阶状减薄的深部现象.  相似文献   
80.
豫西地区秦岭造山带武当群火山岩和沉积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南秦岭地体中广泛分布着武当群变质沉积-火山岩组合的基底岩石,是东秦岭造山带重要的岩石单元,但对其形成时代的认识存在分歧.笔者通过对豫西地区武当地体北部武当群上部杨坪组变质沉积岩和下部双台组变质中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的测定,认为杨坪组变质沉积岩沉积物源主要由晚元古代(860~640 Ma)和早元古代(2260~1800 Ma)、少量晚太古代和中元古代地壳物质构成,与扬子陆块具有亲缘关系.沉积时代应晚于640 Ma.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形成时代为730~780 Ma之间,峰值(755±6)Ma,与双台组新元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为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成因上推测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