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绿洲-沙漠复合地表条件下的局地和有效粗糙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研究水平非均匀条件下陆面过程的基础,文中对黑河试验区各不同下垫面上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分别得到了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m的有效值和局地值,发现各不同典型下垫面的局地z0m值明显不同,尤其在有作物存在时,绿洲的局地z0m值比沙漠、戈壁的值明显要大;而对同一测站,有效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比局地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值明显要大,运用应力分解理论对这种差异进行了解释,认为有效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复合表面的总应力有关,其代表了较大水平尺度内的表面和较高障碍物的综合作用,当涉及对陆表通量参数化问题时,必须首先确定水平尺度及相应的地表粗糙度参数  相似文献   
32.
王介民 《高原气象》1999,18(3):280-294
80年代中开始的国际大型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现在正向更加入广泛的方面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了8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日合作“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 着积极参与组织了”内蒙古半干 昌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和“全发能量循环亚洲季风实验一青藏高陆面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3.
NOAA/AVHRR与EOS/MODIS遥感产品NDVI序列的对比及其校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杰  郭铌  王介民 《高原气象》2007,26(5):1097-1104
利用Terra、Aqua两颗卫星的MODIS资料、NOAA-16和17的AVHRR资料,通过对太阳和卫星天顶角及方位角等引起的大气效应订正、大气气溶胶等粒子的散射订正以及NOAA系列卫星信号的衰减订正,得到以上四颗卫星一系列的NDVI产品;对比分析了上午星Terra和NOAA-17,下午星Aqua和NOAA-16两组不同卫星传感器NDVI的差异及其与光谱响应函数的关系。结果表明,Terra和Aqua卫星NDVI随卫星观测角度的不同差异较大,平均NDVI是一种更适合的MODIS/NDVI产品算法,它代表了观测角为±30°之间的NDVI值的分布,在大气和角度的订正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了三阶多项式再次订正了观测角引起的NDVI变化;NOAA-16和17所获得的NDVI值较MODIS得到的NDVI值小很多,以MODIS的NDVI产品为标准,应用光谱响应函数将NOAA系列NDVI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的结果基本与MODIS所得的NDVI相当;该方法基本能实现NDVI产品序列的延伸,其资料序列有时空可比性。  相似文献   
34.
遥感技术在陆面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了当前陆面过程 (LSP)研究的特点 ,指出遥感在陆面过程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陆面过程国际合作实验是突出的特点 ,进而对遥感技术的陆面参数获取、地表能量通量的计算以及与 LSP模式的结合研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不同特征的地表参数选择光学遥感或微波遥感已成共识 ,而综合利用不同遥感数据获取同一种地表参数也已成为研究热点 ,当前及今后发射的携载多种遥感仪器的众多遥感卫星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条件 ;遥感与 LSP模式的结合研究是遥感在陆面过程研究中深入应用的一个方面 ,国际陆面过程合作实验是这项研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5.
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涡动相关仪能够较准确地直接测量地表—大气间的湍流交换,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的使用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修正,得到的通量就可能有较大的误差。以密云观测站一年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点值剔除、坐标旋转以及超声温度订正对地表感热、潜热等通量的测量结果影响均在±1%之内,但坐标旋转对动量通量影响较大,必须对潜热和CO2通量进行空气密度效应订正;湍流谱在惯性副区基本满足-2/3次方定律,协谱基本满足-4/3次方定律。经过对观测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后,约75%的观测数据质量较好,2%的数据需要剔除。通量贡献源区分析表明,全天和白天均有超过70%的通量源区落在感兴趣区域内,超过90%的通量贡献最大点落在感兴趣区域内。  相似文献   
36.
太阳辐射对青藏铁路路基表面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在不考虑大气影响的情况下,铁路路基和左右边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日总量随铁路走向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利用实测资料,计算了青藏铁路梯形路基不同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的差异,分析研究了青藏铁路路基及左右边坡表面的热状况及其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有关高原铁路建设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利用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反演了青藏铁路路基和边坡表面温度,并进行了验证,从而得出了一个计算路基和边坡表面温度的简单参数化方法.  相似文献   
37.
植被大气间能量储存分项对能量闭合的影响在地表能量平衡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以张掖市盈科灌区玉米农田为研究区,在采用TDEC(Thermal Diffusion Equation+Correction)方法修正土壤热通量的基础上,分析了植被大气间能量储存分项对能量闭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储存分项对于能量闭合率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平均提升幅度约为5.18%。能量储存分项对能量闭合率的影响与有效能量(Rn-G)相关。各能量储存分项对能量闭合率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光合作用 >植被冠层热储存 >空气热储存 >空气湿度变化≈露水焓变,其中后两项量级极小,可在相关研究中忽略。量级较大的前三项能量分项具有明显的单峰日变化趋势,其中光合作用项相对另两分项在时间上有所滞后。此外,不同天气条件下(如有云和无云)能量储存分项对于能量闭合率的影响不同,有云时其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8.
不同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孔径闪烁仪是近年兴起的测量大尺度(500 m~10 km)地表通量的仪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分别于2002年、2004年在北京昌平小汤山开展了大孔径闪烁仪短期观测实验, 2006年6月又在北京密云建立了长期观测站。利用这些数据, 对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闪烁仪光径高度和风速是影响观测显热通量的关键因子。当地表粗糙元的高度变化相对于光径高度不可忽略时, 零平面位移需要精确确定。波文比在湿润地表需要准确确定, 而气温、气压和动力学粗糙度则为不敏感因子。计算中所需的大气稳定度可用理查孙数判断, 也可借助日出日落时间或净辐射观测值确定。稳定条件下的普适函数目前无统一表达式, 可采用仪器说明书推荐的函数。通过几个站点闪烁仪观测显热通量与涡动相关仪测量值的比较表明:大孔径闪烁仪在均匀和非均匀地表都能得到合理的显热通量观测值。  相似文献   
39.
利用ASTER数据估算2002年4月阿克苏地表特征和植被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STER卫星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数据,估算了2002年4月12日阿克苏地区地表特征参数(地表温度T、地表反射率α)和植被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植被覆盖度Pv和叶面积指数LAI等)。结果表明,各种植被参数在沙漠地区较小,而在绿洲中的值较大。同时本文认为ASTER遥感数据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利用它可以更好地反映地表的植被参数及地表特征参数状况;还指出了ASTER卫星数据在沙漠绿洲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0.
ET的遥感监测与流域尺度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恶化的形势下,为实现流域的真实节水,需要以卫星遥感监测的ET(蒸发蒸腾量)为依据,进行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和方法。文中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几种较先进的遥感监测ET的方法。其中“陆面能量平衡算法(SEBAL)”,由于物理基础较好,近十多年来在许多国家有成功的业务化的应用,已被“GEF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采用,以计算从日到季和年,从每个县每种土地利用到全流域的ET分布。以2002年的预分析为例介绍了有关结果。讨论了SEBAL的不足之处及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