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了对江西某地区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进行监测,对该地区的河水和井水进行采样,将样品分别进行浓缩、转移、洗涤、灼烧,经马弗炉高温灰化,采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水中总α、β放射性浓度。测量结果显示,井水水样总α、总β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045 9 Bq/L与0.110 2 Bq/L;河水水样总α、总β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079 9 Bq/L与0.146 8 Bq/L,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少数井水样品与河水样品的总α比活度超过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62.
华北东部晚中生代中基性侵入杂岩体(如山东莱芜地区铁铜沟岩体;山东潍坊地区金岭.湖田岩体;河北邯邢地区符山岩体)中常含有橄榄岩捕虏体。这些橄榄岩的来源和成因问题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有堆晶成因或代表古老洋壳蛇绿岩和岩石圈地幔来源两种观点。本文在对山东潍坊地区金岭一湖田岩体中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成果和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些橄榄岩捕虏体皆是堆晶成因或代表古老洋壳蛇绿岩,而非岩石圈地幔直接样品。因此,不能用这些橄榄岩捕虏体的组成来反演该地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  相似文献   
963.
提要:河北省丰宁县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板块的燕辽成矿带,其含矿岩体撒岱沟门二长花岗岩体缺乏精确定年以厘定其形成时代,本文采用LA-MC-ICP-MS方法对其年龄进行了精确测定,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的成矿构造背景。结果表明,撒岱沟门二长花岗岩体成岩年龄为257.4~247.7 Ma。由于侵位冷却作用,岩体下部的年龄为(247.7±1.2)Ma,较岩体上部的年龄(257.4±1.1) Ma和(256.9±0.9)Ma晚。同时,继承锆石(年龄为(1826±14)Ma)的存在,指示在成岩过程中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该地区的成矿构造背景表明,250 Ma左右的华北板块北缘处于由强烈挤压背景向后造山转换的阶段,这种构造体制的转化有利于岩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4.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自1971年FAO提出“土壤退化”的概念并出版Land Degradation以来,土壤退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土壤退化及土壤质量下降对全球食物安全、环境质量及人畜健康影响的日益凸显,土壤退化的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土壤退化的发生过程、机理和演变动态是目前土壤退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位于世界三大连片喀斯特发育区之一的东亚片区中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退化严重。结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地质地理背景、生态环境特性从生物、化学、物理等角度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的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环境脆弱性只是土壤严重侵蚀退化的前提或内因,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导致的植被破坏和退化才是喀斯特土壤侵蚀退化的关键驱动力。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退化的过程即是土壤结构劣化、土壤质地和孔隙性变差、土壤水分性能退化、土壤贫瘠化的过程,以上各退化要素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催化的正反馈循环,加剧土壤的迅速退化。其中,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尤其是土壤水分是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关键退化因子。  相似文献   
965.
为深化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认识,选取山西黄榆沟岩体中较新鲜的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榆沟岩体由石英二长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49.3±0.9)Ma,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二长斑岩富碱,为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属于准铝质花岗岩类。相对富集K、Sr、E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Ce、Zr、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具弱正异常,为I型花岗岩成因。具高Al2O3、Sr、Ba、高Sr/Y比值和低Yb、MgO等特征,具埃达克岩性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榆沟岩体总体为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因,并有幔源物质成分的加入和遭受岩浆混合作用,推测其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66.
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信  陈州丰  邵长生  陈立德 《地质学报》2015,89(12):2266-2276
在九江地区开展断裂活动性调查中,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剖面中发育丰富的地裂缝。本文选择三个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出露剖面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实测展开对剖面的地层序列、地裂缝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地裂缝与区域断裂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有以下4点发现:1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地裂缝形态特征多样,多呈"V"型,"倒V"型,"Y"型,"扫帚"型和"直线"型等;2地裂缝内均有充填物,充填物多呈灰白色、浅灰色条带,宽度不等,多呈上窄下宽,向上渐尖灭,向下未见底。地裂缝内充填物具有劈理化、压扁、挤压、拖拽等受力流变现象;3平面分布上,地裂缝出露剖面PM1位于九江-德安断裂NE末端,PM2位于襄樊-广济断裂SE末端,PM3位于城门山-范家铺断裂带中部,地裂缝出露剖面位置与九江地区区域性断裂展布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PM1、PM2和PM3三个剖面的主要地裂缝走向分别为NE、NW和NEE,与其高度相关的断裂走向也分别一致;4PM3剖面发育一条第四纪断层,断层产状为145°∠68°,显示正断性质,最大错据可达1m。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发育是受区域性断裂和地震震中控制的,地裂缝的形成是区域性断裂活动和古地震事件在地表的响应。九江地区第四纪地裂缝的发现,给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也为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67.
以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为例,基于1960—2019年全国75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集,采用净等效温度(客观评价)与随机问卷调查(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比较不同客源市场对该旅游区“热环境”的感知(即热感压力)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入“中性状态”偏差理论,细致刻画客源地长/短期“气候记忆”对游客热感压力偏差的影响。结果发现:1)热感压力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明显;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热感压力的比例整体上呈极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3)热感压力风险的“两极分化”现象说明客源地长期“气候态”与热感压力在空间上相关性较弱;4)同一气候条件下,9 d短期“气候记忆”导致的“中性状态”偏差最为显著。文章细化了气候因素对热带海滨旅游的影响,揭示了短期“气候记忆”才是影响游客热感压力偏差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针对热感压力低风险客源地(II类,14个省份)加大对淡季旅游宣传力度,并根据年龄和性别设计旅游产品,从短期的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的中长期旅游转变,为优化当地旅游淡季景区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968.
在分析特殊型地震动如近场脉冲型地震动或远场类谐和地震动时,研究和设计人员更关注于地震动的时域特性.鉴于目前尚不具有一种成熟的用于分析地震动时域特性的方法,在研究中通常采用肉眼辨别地震动.但在肉眼辨别的过程中并没有定量的指标描述地震动的特性,因此这种方法容易引入人为的主观性误差.地震动的时域特性主要指地震动的振动周期和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有一种定量描述这种变化的方法便能消除肉眼辨别中引入的主观性误差.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分析地震动速度时程时域特性的速度零点法ZVPM(Zero Velocity Point Method).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地震动速度时程的振动周期和强弱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可以通过定义的幅值参数、周期参数和相位参数获取等效的地震动速度时程.鉴于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本文采用速度零点法分析了24条典型的强脉冲型地震动,并基于速度零点法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脉冲周期计算方法.为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快速地获取本文所选脉冲型地震动的等效速度脉冲,文中给出了每一条地震动等效速度脉冲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69.
文章从表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和现代植被间的关系入手, 研究C4/C3植物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以期能更好 的理解影响C4、C3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塬面, 我们计算了共67个采样点的C4植物的生物量, 估算出草本植物中C4植物的比例。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塬面上最主要的C4植物是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 C3植物主要由草类植物和灌木组成, 如长芒草(Stipa bungeana)、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禾叶嵩草(Kobresia graminifolia)等, 它们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阴坡和山谷。表土的总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是反映C3和C4相对生物量贡献的可靠指标。在黄土高原地区, 夏季降水量的增加会引起C4植物比例上升, 同时C4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也反映了降水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亚洲季风气候下黄土高原地区C4/C3植物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970.
中高空间分辨率宽波段光学卫星已成为赤潮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但与水色卫星传感器不同,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传感器主要面向陆地应用,其波段数量少、宽度大,由此对赤潮探测带来的影响尚待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不同优势种赤潮实测高光谱数据、时空同步的GF-1 WFV2、GF-1 WFV3传感器影像、Sentinel-2A MSI传感器影像及GF-6 WFV传感器影像,探究了波段设置、光谱响应函数、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对赤潮探测的影响,并分析了红边波段赤潮探测优势。结果表明:波段设置对赤潮探测影响大,特别是红光波段和红边波段的中心波长和波段宽度;波段设置相同的情况下,赤潮探测精度受光谱响应函数的影响大,受信噪比的影响较小;空间分辨率对赤潮探测的影响较大,空间分辨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赤潮探测的精度。红边波段赤潮探测实验表明,较之红光波段,基于红边波段的赤潮探测具有明显的优势,平均F1-Score提高了11%。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为赤潮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探测的数据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为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