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一次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中α和中β尺度对流云团引发的强对流性降水.青藏高原云团移到川西北后出现更新,老云团消亡时在其前方有新云团生成.冷锋云带到达甘肃河东地区后,其前缘也触发对流云团,受四川盆地强水汽输送带影响,新云团一般生成在水汽输送带左侧.强雨区产生在冷锋云带与对流云团结合时,对流云团的发展是水汽输送及天气系统辐合和有利的局地环境条件如双层对流不稳定加地形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性暴雨出现在冷锋云带与对流云团叠加区,这里降水效率高.强雨区大多位于对流云团的西北或东北部与冷锋云带结合处.  相似文献   
92.
利用2007年祁连山地形云的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夏季西南气流背景下地形云的演化过程,得到了祁连山地形云发展和演变的概念模型。(1)祁连山地形云的水汽主要分布在3500~6500m的范围内,对流层中层的西南气流将水汽由南向北输送到祁连山区。(2)祁连山区水汽比较丰沛,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均较低,当湿气团抬升到凝结高度以上时对流有效位能很容易释放,形成有利于产生降水的云系。(3)祁连山每个山峰南北侧昼间的谷风会在山峰辐合抬升,众多山峰形成的祁连山群谷风的抬升作用下容易形成沿山脊排列的中β对流云带,在高空西南气流的推动下移到北侧,是造成北侧降水比南侧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浅析大吨位、超长孔深锚索钻孔孔斜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辉  牟文俊  陶林 《探矿工程》2010,37(6):71-74
在大吨位、超长孔深锚索支护施工中,钻孔孔斜控制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分析了造孔孔斜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孔深锚索钻孔孔斜的预防和控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4.
抗日战争中,浙江军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军,曾经在空中、陆上和海域进行过英勇战斗,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一段值得缅怀的功绩.但人们对于当时浙江空军气象服务的有关情况却知之甚微,笔者兹根据赵恕先生回忆,将片断史实整理成文,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95.
96.
弹性波边界元法正演模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性波边界元地震模型方法(BEESM),实现了二维和三维问题的纵、横波及转换波的同时模拟,并且能模拟任意复杂构造的地震声波正演模型.根据地震模型的特点,本文发展了数值积分计算与矩阵消元同步进行的块状高斯消元法;用解析法处理奇异积分;用无限元法处理边界吸收问题;采用单元长度随介质速度和计算频率变化的变单元算法,及自动剖分单元等技术,提高了计算精度,节省了内存,缩短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在总结国内科技工作者对中国东部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给出中国东部及邻区断裂体系与块体划分,分析该地区的现今地质构造特征,探讨现今岩石层的壳-幔结构。这些结论将作为用大地测量资料建立东部地区现今块体运动模型与动力机制反演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几何大地测量手段反演地球动力学问题时变形观测值定权方法的不合理性,进而在严格区分变形的可靠性,观测值的可靠性及变形观测量的可靠性这三个新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地球物理场信息或地质分析方法重构了反映变形可靠性的重构量,分析了同时顾及变形的可靠性与变形观测值误差进行变形观测值标准化定权的可行性及定权方法,最后用模拟试验说明本文的论点。  相似文献   
100.
论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传播,精度估计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梁振基  牟秀珍 《测绘学报》1997,26(3):199-206
本文根据统计相关理论,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传播和精度估计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全中误差的限差和质量控制问题。根据图形相关原理,给出了计算全中误差的无偏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