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8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为明确黔北正安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至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页岩气地质特征,充分应用页岩气地质调查、重磁电、二维地震、地质调查井及测试分析等工作方法,开展黔北正安地区1: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对五峰组至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沉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储集性能及含气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深水陆棚相沉积,主要分布有安场向斜、斑竹向斜和泥高向斜,厚度14.5~55 m,埋深0~3 200 m; 有机碳(TOC)含量1.0%~4.0%,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为1.82%~2.23%,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 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组成,脆性矿物含量高,一般大于50%; 孔隙度为2.03%~3.89%,渗透率为0.35×10-5~1.86×10-5μm2,表现为低孔、特低渗的特征; 最高含气量为2.88 m3/t,显示出较好的含气性特征。综合分析和评价圈出3个页岩气聚集有利区,分别为安场区块、斑竹区块和泥高区块,这为研究区页岩气进一步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宁夏地震台网记录的665次ML≥2.0地震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中,选取波形记录清晰、噪声水平满足计算条件的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利用Aki模型,计算宁夏及邻区各区域尾波Q值,并与前人已有结果进行对比,得到该区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及邻区尾波Q值整体呈北高南低分布;吴忠、灵武地区该值相对较高,与该区域存在高速区相对应;阿拉善左旗西南该值较低;中卫、海原及附近地区该值相对较低,认为与该区域地壳深部的高温度与高热流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开展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④正构烷烃OEP接近1.0,无明显奇偶优势,受轻微生物降解影响,正构烷烃多表现为双峰型(c18/c25),(nC2+nC22)/(nC28+nC29)值为0.54~1.01,显示重烃组分占绝对优势;Pr/Ph值范围在0.51-0.82之间,具有植烷优势。②烃源岩样品组成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5-g,萜烷〉四环萜烷,三环萜烷中C21、C23、C24呈倒V字形分布,Ts/(Tm+Ts)为0.45-0.50。⑧C27规则甾烷/c∞规则甾烷略小于1或者接近1.芳烃化合物DBT/P为0.05-0.09。根据这些特征并结合干酪根同位素及正构烷烃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规律,认为该区域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形成于浅海还原环境,且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根据常量、微量元素指标并结合有机地化指标刻划出从灯影组到牛蹄塘组和明心寺组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将牛蹄塘组烃源岩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寒武世初始快速海侵阶段,第二阶段为深水还原高有机质产力阶段,第三阶段为海水缓慢变浅高有机质产力阶段,而到了明心寺组沉积时期为浅水氧化非烃源岩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云雾岭地区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是巴颜喀拉地体抬升阶段早中期(侏罗纪)岩浆作用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为POG型花岗岩,是大陆地壳后造山阶段向板內阶段转换时期的物质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之后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认为不同门类的生态复苏时间不同,在5~8 Ma后的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才完成复苏。早三叠世海生爬行类动物化石稀少,零星出现于泰国Peninsula地区、日本宫城县仙台歌津、中国湖北远安、安徽巢湖等地。前人提出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类和鳍龙类)由东向西迁移东部起源假说。笔者参加贵州1∶5万坡脚幅区域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沉积相分析,本文将南羌塘扎仁地区晚侏罗世索瓦早期划为碳酸盐台地和河口砂坝两种沉积环境,对深化研究区该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单次散射的Aki模型,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宁夏地震台网记录的82次ML≥2.0地震的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宁夏及邻区尾波Q值,拟合Q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全区域数据结果为Q(f)=(212±87.62)·f0.7584±0.19.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本区域Q值较低、对频率依赖性较高.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8.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我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层系之一,但对其沉积微相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以黔北道真地区为例,通过多条野外剖面和钻孔资料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整体属于陆棚相,分属深水陆棚、半深水陆棚两个亚相。其中五峰组及龙马溪组下部属于粉砂质碳泥棚微相,龙马溪组中部属含粉砂质碳泥棚微相,龙马溪组上部属含钙质粉砂质碳泥棚微相。该认识对于黔北地区页岩气有利区的优选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银川盆地1970年以来中小有感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认识到有感地震的优势分布空间、时间和震级范围。再研究中小有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震源深度,分析银川盆地的沉积地层厚度,来解释中小地震震感强烈的原因。其结果可对有感地震突发后民众和政府采取正确应对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报道南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首次发现早白垩世Dicheiropollis花粉。根据这一花粉的出现和整个孢粉中大量出现Classopollis的组合特征,其时代可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藏北南羌塘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线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