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通过对东兰2006年前汛期四场暴雨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本地前汛期暴雨环流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的预报方面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42.
1964-2013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4-2013年温度和降水格点观测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了气候分区,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近50年的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可分西区、中区、东区南段、东北段4个区域。(2)整体来看,近50年农牧交错带增暖显著,其中最低温和冬季增温贡献最大;年降水量略有减少(50年减少约13 mm),主要表现为夏季降水减少。(3)分区来看,中区增温最快;西区年降水量是减少的,主要发生在春季;中区与东区南段年降水量也是减少的,主要发生在夏季;而东区北段年降水量是增加的,主要是春季降水的贡献。(4)1998年以来,农牧交错带存在同全球变暖停滞类似的增温停滞现象,且停滞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243.
地温异常的气候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晓东  韦志刚 《高原气象》1992,11(3):312-320
  相似文献   
244.
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利用西北干旱区55个站1961—2000年0cm地温和气温资料,利用EOF、旋转EOF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6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春、夏、秋三季均为正值,冬季除个别站点外均为负值。西北干旱区春、夏、秋、冬四季地气温差的空问分布前三个特征向量均表现为三种分布型:全区一致型、南北差异型和东西差异型。在过去40年问,西北干旱区的地气温差表现为四种时间演变型:具有极小值的抛物线型、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型、单调递增型和单调递减型。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周期振荡主要以3~6年和20年为主。这些周期振荡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显著性不同。  相似文献   
245.
统计分析1986~2015年30a河池市春季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分析春季(3~5月)河池市气候环流背景,为进一步研究春季降雨预报指标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春季500hPa东亚中高纬基本为一槽一脊形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西伸北抬,南支系统逐渐活跃,河池市上空由平直偏西气流转受西南气流影响;850hpa由偏西北气流转为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加大;冷空气活动区域逐渐往北往西收缩,强度减弱,并经华北、江淮以偏东路径影响河池,河池盛行偏东风,雨日渐多,雨量渐增。在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河池市春季降雨概率呈现夜雨大于日雨,且3月最为明显,5月差异最小。空间上,夜雨由北向南递减,日雨则自东向西减少,以3、4月最明显,至5月呈均匀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46.
对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共36个月荆门市PM2.5浓度值按月和季节作特征分析,利用HYSPLIT轨迹模型对污染最为严重的冬季进行后向48h气团轨迹模拟。结果表明:PM2.5月均浓度表现为1月最高,达到107μg/m3,7月最低,为30μg/m3,冬季平均值为92μg/m3,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并且冬季高浓度PM2.5主要与本地地面5—11m/s的偏北(N、NNE)大风伴随出现;气团轨迹分为西南、东北、西北三个路径,近地面传输的东北路径和高空传输的西南路径气团均引起PM2.5浓度升高,而西北路径气团整体上对污染物具有一定清除作用;东北路径方向的河南以及靠近荆门市的西北、西南向地区为48h的潜在源贡献大值区。在通过气象条件定性判断荆门未来的PM2.5浓度变化时,因东北路径近地面传输的特性,应关注上游潜在源区内地面站点PM2.5的浓度值;对于高空传输的西南路径,应关注高空水汽的输送情况,以及轨迹高度下降地区即水汽的沉降区是否在潜在源区;西北路径为干冷空气的高空传输,在较接近荆门时轨迹高度才开始明显下降,应关注西北方向近距离潜在源区的地面站点PM2.5的浓度值。  相似文献   
247.
MJO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澳大利亚气象局RMM指数(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 Index)和美国联合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ming Center)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以及NCEP/NCAR逐日和逐月平均的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MJ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1979—1997年时段,1998—2010年时段的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发生显著减少的改变,且TC频数减少主要出现在MJO活跃位相(4、5、6、7位相)中。通过对1979—1997年和1998—2010年两个时段的气候背景与MJO传播进程比较分析发现,1998—2010年时段TC频数显著降低,主要由于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La Ni?a型的冷却,导致该时段Walker环流增强,从而使得西北太平洋地区产生底层东风异常、负相对涡度增加、海平面气压升高、垂直风切变加大等抑制TC生成的大尺度环流条件。同时,在此气候背景下的MJO周期缩短、活跃持续日数减少、部分活跃位相低频风场出现东风异常和对流活跃面积收缩,也可能进一步导致TC频数在上述两个时段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48.
利用2013年我国西北戈壁、沙漠和黄土塬区三类典型裸土下垫面野外观测试验资料,探究了上述地区地表向下、向上长波辐射(DLR&ULR)、地表温度(LST)和地表宽波段发射率(LSBE)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站地表ULR和LST明显比戈壁和沙漠站偏低;戈壁宽波段发射率(GbBE)、沙漠宽波段发射率(DeBE)和黄土宽波段发射率(LoBE)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尤其是日变化特征;观测期内GbBE、DeBE和LoBE平均值分别约为0.926±0.0452、0.916±0.0419和0.881±0.049。三站点地表宽波段发射率的数值大小和变化特征与陆面模式中所指定的参数化情况不符。地表发射率会受站点周围环境和当时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层土壤湿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将来的野外观测试验中需加强相关影响要素的观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249.
西北干旱区感热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荣  董文杰  韦志刚 《高原气象》2008,27(2):320-324
利用最新版的RegCM3模式通过增加西北干旱区地面向大气的感热输送,模拟了西北干旱区春、夏季感热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地面向大气的感热输送增加后,西北干旱区低层空气温度升高,空气密度减小使得空气有上升运动距平,减弱了空气的下沉运动,从而在新疆地区降水增加。西北地区下沉气流减弱使得高空气压更强,形成反气旋气流距平,导致高原地区上升气流减弱,在青藏高原降水减少。高原地区上升气流减弱导致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北部分别有负的气压距平中心,使得这里有气旋式距平环流,降水增加;而在华南、西南、华北南部和东北南部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250.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降雨估算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和RG3-M型自动采集翻斗式雨量计,经过严格科学设计,在平凉野外布置试验场,采用与天气系统移动方向一致的两次层积云资料,验证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测雨能力。试验表明:雷达原始数据滤波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降雨估算精度的高低,特别是对R(Kdp)和R(Kdp,Zdr)影响明显,滤波后数据点的空间平滑是必要的;发展了用雨量计反演雷达测雨参数方法,此方法改进了不同地区、不同雨滴谱分布情况下雷达定量测雨能力;同时表明X波段雷达受降雨衰减的影响比较严重,这些试验结果可作为下一代测雨天气雷达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