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03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陆岛入海沉积物通量(Qs)信息对于精确解译大陆架沉积记录的研究是个重要补充。针对如何估算大陆岛Qs的科学问题,本文以中国东南部海域的8 227个大陆岛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大陆中小型河流Qs的经验公式计算大陆岛Qs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实施时需设置两个假定,即大陆岛的Qs法则遵循邻近大陆中小河流的Qs法则和可将1个大陆岛当作1个河流流域计算其Qs。结果表明:(1)经验公式计算的大陆岛Qs为其最小估计值;如考虑大陆岛流域的具体情况,实际的Qs值会稍微增加,但其增幅不超过n0.13(n为流域数量);(2)经验公式能获取大陆岛Qs的大致数量级信息;大陆岛的总面积为4 418.49 km2,对应Qs的数量级为106 t/a,与邻近大陆中型河流入海通量的数量级相当;(3)在大河河口湾充填阶段完成以前,大陆岛沉积物是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主要物源之一。因此,大陆岛入海沉积物会对大陆架沉积体系的形成和演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需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青岛台体应变短周期(小于128 min)气压系数2018-01出现阶变,通过对观测系统、台站周边施工情况、监测环境等逐项现场核实,排除观测系统、周边施工的影响。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和回归分析发现,钻孔水位的气压系数与体应变气压系数同步阶变,结合台站钻孔施工当天体应变钻孔水位变化、体应变趋势变化、其他相邻台站水位气压系数变化等数据认为,台站钻孔施工是导致体应变气压系数变化的原因,并定性分析其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53.
彝良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和12时16分在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处相继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简称"9·07"彝良地震),此次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文中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了彝良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其分布特征做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约213处,总面积约为0.67km2,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但以崩塌、滚石为主。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此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所在烈度区、地层、坡度和距水系、道路的距离等5个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揭示了影响因子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1)多发生于沿洛泽河一带的石炭系内;2)多发生在Ⅷ度区内,且与烈度呈正相关关系;3)主要分布在坡度20°~50°范围;4)密集发生在距水系、道路的距离为500m内的区域,且与距水系、道路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4.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西直线距离75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18公里,土地面积4447平方公里,居全省第四,耕地面积141万亩,居全省第一,全县辖40个乡镇、878个村(居)委会。在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中,桃源县被列为全市唯一的第二批土地调查单位。截止今年3月20日,该县已全面完成农村、城镇土地外业调查,目前正开展数据整理、建库等内业工作,预计6月底可全面完成全部工作任务,该县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走在了第二批甚至是全市第一批的前列。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5.
张阔  赵闯  牛树银 《吉林地质》2009,28(1):31-35
万泉寺银金矿主要产于侏罗系白旗组二段地层中。其成矿作用主要为深部成矿物质随岩浆发生反重力迁移,最终通过较大断裂上升并于较大构造带中富集成矿。本文通过对该矿区成矿特征的阐述得出几点找矿标志,以便于对同类矿床的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地震灾害符号是把符号和符号系统的一般理论应用到地震及地震工作中产生的部门符号,是符号学与地震学交叉后的结果.目前各国对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地震灾害符号的整体把握不够,尚未成为一个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本文借助于符号学及传播学的方法论,在分析地震灾害符号的符号学三元关系理论、研究内容、使用人群和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特点、构建原则,并最终提出一套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7.
入口是地震灾害的重要受灾体,准确的入口空问分布信息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人口统计数据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相结合,应用基于居民地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模拟人口空间分布.首先根据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模型的分形几何意义,推导出城乡人口一面积统一模型;进而以2007年宁洱地震灾区为例,在建立居民地分类体系和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目视解译获得准确的居民地信息;最后应用城乡人口—面积统一模型获得网格人口密度矢量数据.经检验,本文的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同时在人口数据空间化完成的基础上,以地震受灾人口估算为例,探讨了人口数据空间化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网格人口矢量数据的受灾人口估算结果更能客观反映地震灾情,可以为防震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已经成为地震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借助于符号学及传播学的方法论,在分析地震灾害符号的符号学内涵、使用人群和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特点及构建原则。地震本身的特殊性和破坏性决定了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特殊性和时间性,本文在遵循实用性、主次性及概括性三个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套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可为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构建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三山岛金矿位于郭家岭幔枝构造北西缘的三山岛-仓上成矿断裂带上。通过对三山岛金矿成矿作用的详细分析,认为金矿的控矿构造三山岛断裂是郭家岭幔枝构造外围拆离滑脱带上发育的反倾向铲状断裂。幔源成矿流体通过幔枝构造轴部韧性剪切带向上迁移,在有利的温度、压力控制下迁移至幔枝构造外围的三山岛断裂带中,当向上迁移还原环境的成矿流体与向下渗透氧化环境的大气降水相遇,便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最终富集成矿。该文探讨了三山岛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0.
研究认为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核-幔源区,以气态-气液混合态、含矿流体的形式,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外围的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并构成矿田→矿床→矿体(脉)的有序排列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矿床类型。因此,应侧重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文中还举例分析了胶西北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的交切关系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