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521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晚侏罗世承德盆地砾岩碎屑源区分析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承德及寿王坟盆地在晚侏罗世土城子期堆积了大量的粗碎屑沉积。砾石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承德-寿王坟盆地充填的土城子组碎屑母岩组合主要有三种,其中火山岩、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岩组合在承德盆地占绝时优势,反映了当时盆地以北的"内蒙地轴"为主要的蚀源区。向北逆冲的双庙断裂将承德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断裂两侧的砾石成分组合基本相同,显示出碎屑物质共同来源于北部,同时也暗示了该断裂在土城子期可能没有强烈的活动(强烈活动期可能在土城子组之后?)。分析表明,承德盆地南部的不对称向斜构造两侧砾石成分截然不同,说明该向斜构造控制了碎屑分布,是同沉积期形成的。该盆地南侧的碎屑供应量远远小于北侧,反映了控制盆地南缘发育的向北逆冲的灰窑断层可能是一条次要的同沉积断裂。在晚侏罗世整体向南推进的逆冲断裂系统中,灰窑断裂和双庙断裂应属于背向逆冲断层。承德盆地中大量的粗碎屑堆积与同期冲断带的耦合关系分析,指示了这一时期盆地北侧存在强烈的逆冲断裂活动。作为主要物源区,北部的"内蒙地轴"在晚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隆升-剥蚀作用,推测当时在地貌上可能存在近E—W走向的古山系(或古高原?)。  相似文献   
262.
研究区属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巴贡组呈NW向带状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以往南部称土门格拉组),夹于金沙江缝合带南侧和中央隆起带之间,南部土门格拉一带产Cardium(Tulongocardium)martini-Trigonia(Kumatrigonia)huhxilensis组合,北部雀莫错一带产Halobia superbescens-Halobia disperseinsecta组合和Amonotis togtonheensis-Cardium(Tulongocardium)xizangensis组合,反映的地质时代为诺利期,但南北部双壳类组合优势种明显不同。本文从物源区、沉积岩石类型及其组合、高频旋回沉积和古盐度、古水深、古气候及岩石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特征角度,探讨南北巴贡组沉积古地理格局和双壳类组合的古生态,提出南部双壳类组合生活在盐度较低、氧化、干热、弱碱性浅水环境并繁盛于海泛晚期-海退期层位中,陆源物质供应充分而物种分异度不高;北部双壳类生活在盐度稍高、弱还原、温暖潮湿的较深水环境并繁盛于海侵-高水位期层位中,生物群面貌上的差异是同一地质时期南北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263.
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成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加里东期成矿环境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成矿系统的基本结构,研究了主要成矿系统的特点、形成动力学条件及其演化特征。认为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发育了喷流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和基性超基性岩三大成矿系统,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期阿尔金南北缘板块伸展-汇聚-碰撞的构造运动旋回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64.
文中对俄罗斯地台地质结构及发展特点作了简单论述,对地台盖层沉积盆地中的铀矿化类型作了划分。以有序的沉积建造系列及其成矿与地动力模式密切相关为出发点,确定沉积盆地的成矿模式,并提出了在沉积盆地中着手预测评价铀矿时需要掌握的原则。最后在俄罗斯地台盖层中划分出了铀成矿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265.
藏北赤布张错地区埃达克岩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量、微量及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藏北赤布张错地区分布的一套始新世(35~4 0Ma)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SiO2 含量为5 8%~6 9% ,K2 O、Al2 O3 、Sr的含量相对偏高,而Y、Yb的含量和Mg# 值相对较低,Nb明显亏损,Zr、Ti、P弱亏损,LREE富集,无明显Eu负异常,ISr(0 .70 72 3~0 .70 777)值偏高,而INd(0 .5 12 32 0~0 .5 12 35 2 )值偏低,指示其为一套壳源中酸性火山岩系,源自加厚陆壳下部的一个榴辉岩质源区的部分熔融。这套新生代埃达克质火山岩的厘定,指示藏北羌塘地区或更大范围的大陆地壳在4 0Ma左右已经加厚到超过4 0km ,且青藏高原的隆升开始于4 0Ma以前。  相似文献   
266.
扫描电镜—能谱在单个包裹体物质组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单强  牛贺才 《岩石学报》2000,16(4):711-714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对四川冕宁稀土矿床早期萤石的单个流体-熔融包裹体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包裹体内流体相离子以Na、Ca、Ba为主,阴离子以SO4、F、Cl米,有意义的是在包裹体中发现了La、Ce、Nd等稀土元素,其中矿化元素素铈的含量最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四川冕宁稀土矿床是一个与盐熔体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67.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建渝  牛瑞卿 《地球科学》2000,25(3):253-259
油气运移一直是石油地质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 也是该领域中的难题.以济阳拗陷东北部沾化凹陷中的几个油田为例, 根据原油及烃源岩有机地化分析结果, 特别是生物标志物的组成, 划分原油类型, 进行油源对比, 以探讨断陷盆地中油气多次运移和成藏的特征.研究证明: 沾化凹陷中渤南油田的形成与三次油气运移和成藏过程有关; 位于边缘断裂带的垦西油田是油气交替通过输导层作侧向运移和通过断层作纵向运移聚集的结果; 孤岛类型的古潜山油田的形成主要与油气从老第三纪油藏向上进行第三次运移有关.在断陷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和充注为主多形成单源油藏, 在断裂带以垂向充注为主常形成混源油藏.油气的多次运移与盆地中断裂活动的长期性和多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68.
德令哈盆地下侏罗统含煤磨拉石盆地组合是在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的沉积环境下发育起来的.简要报道研究区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沉积及其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马尔科夫链建立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沉积旋回的结构模式,并探讨该结构模式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69.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肥城西部矿区不同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分析了它们相互间水力联系方式与联系程度,推断了奥灰水越流补给煤系灰岩水的补给地段,大致估计了其补给量,为防治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0.
吉林汪清7.2级深震前东北地区形变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安福  张兴科  张晶  高福旺  吉平 《地震》2004,24(1):76-81
2002年6月29日在吉林汪清(43.5°N, 130.6°E)发生Mb7.2地震, 深度593 km。 该次地震是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地震后, 我国大陆发生的一次重要地震事件。 该稿首先讨论了深震区与昆仑山地震带强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 并对该地区观测的倾斜和短水准近几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与地震相关的形变场异常场特征: ① 震前2~3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倾斜异常阶跃; ② 东北地区地倾斜存在远离震源的特征迁移; ③ 华北地区短水准出现特征波形异常, 并沿痰庐地震带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