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522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影响雷电防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变化因素很多。本试验以冻土为主要要素,对同一地区采用相同材料但埋设深度不同的雷电防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经过2a多(2002年10月到2004年11月)的测量,研究雷电防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变化规律,同时观察降阻剂对雷电防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影响程度,为高寒地区雷电防护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和检测业务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2.
卷曲藻Grypania属在蓟县高于庄组中的确认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系统描述了采自天津蓟县长城系高于庄组宏观藻类化石1属4种(包括1新种)。认为前人所建新属桑树鞍藻属(SangshuaniaDu,1986)即为美国西部上前寒武系贝尔特超群格雷松页岩中的卷曲藻属(GrypaniaWalteretal.1976),高于庄组(1434Ma)与格雷松页岩(1400Ma)在层位上大体相当,得到古生物化石上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而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华北古陆  相似文献   
243.
鄂西秭归、长阳、巴东等地奥陶系桐梓组一段中碳酸盐台洼重力流沉积主要有4种类型:塌积角砾岩、碎屑流砾屑灰岩、颗粒流含砾砂屑灰岩、近源浊积灰岩。沉积特征和时空分布情况表明它们发生在两河口期早期海侵背景下(TST)。最初的岩崩塌积沉积受控于被动大陆边缘板内应力作用产生的构造事件,后来的重力流沉积旋回明显受渐进式海侵海平面升降波动的影响。台洼重力流沉积提供了早奥陶世华南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演变之前奏幕式事件在碳酸盐台地内的地层记录。讨论鄂西乃至上扬子区奥陶纪两河口期碳酸盐台洼重力流沉积的背景、成因、受控因素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44.
狄更逊虫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狄更逊虫类化石是新元古埃迪卡拉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本文首次报道了产于安微寿县八公山淮南群刘老碑组(840Ma)中的该类化石,是迄今为至世界上后生物实体石化产出的最低层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45.
1995年初秋,西北地区出现持续13天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降雨主要集中在105°E以西和陕南。500hPa环流特征为乌拉尔山高压脊稳定,脊前西伯利亚维持宽广的大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到30°N后稳定,有几次东西振荡。正涡度中心的移动同降雨中心相吻合。正涡度主要在42°N和35°N附近东移,造成南北两个降雨中心。两个正涡度之间为负涡度区,对应相对少雨带。500hPaθse湿舌从青藏高原向北伸展,700hΡa湿舌从高原东侧伸向西北。中低层湿舌北上维持,降雨持续;湿舌减弱南退,降雨结束。  相似文献   
246.
牛文元 《第四纪研究》1993,13(2):129-141
地球的表面形态结构,是一种随机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企图以某种定量的、预测的方式,对于此种格局加以理论上的归纳。分别应用力能学分析和统计学分析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方法,获得了地球表层的海拔高度上限约21km。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合理解决,将使地球表层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如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行为学参数、系统学参数等有更加精确和更加严谨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理论上推演了地球表层高度-面积分布的宏观趋势,并将其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统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总体检验。  相似文献   
247.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筵类生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二叠系乌丽群中的晚二叠世筵类化石,可分为两个组合,产于乌丽群下部那益雄组的Palaeofusulina parafusiformis-Nanlingella simplex组合,产于乌丽群上部拉卜查日组的Gallowayinella meitienensis-Palaeofusulina sinensis组合,这两个筵类化石组合属种分异度低,丰度高。该生物群属于特提斯动物群,在羌塘盆地及华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区域对比性。各拉丹冬及其邻近地区的二叠纪筵类生物群均为暖温型,属华夏特提斯区的分子。  相似文献   
248.
249.
1999~2002年地震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中国在1999~2002年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进展. 重点回顾了在此期间利用地震学、形变、电磁、流体和综合5类学科方法开展中短期地震预报研究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地震预报实践中的探索性应用.   相似文献   
250.
冀北滦平侏罗-白垩系界线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据沉积旋回和相序分析, 将冀北滦平张家沟剖面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系统划分为5个层序、13个亚层序和139个副层序. 应用亚层序与副层序的稳定延续时限标定地层单位界线年龄值, 层序I (大北沟组)的底界为142.90 Ma, 层序Ⅱ的底界为141.16 Ma, 层序Ⅲ(大店子组)的底界为140.00 Ma, 层序Ⅳ(张家沟组)的底界为138.24 Ma, 层序Ⅴ(张家沟组)的顶界为135.34 Ma. 在层序界面和标志层追索及化石带等时对比基础上, 建立滦平盆地大北沟组~张家沟组层序地层格架. 据层序与层序界面成因分析和分布特征, 论述了构造阶段和盆地演化. 5个层序代表盆地发育的5个断陷-上升旋回, 6个层序界面的形成都显示构造活动影响. 盆地演化宏观上分为三大阶段, 每个阶段包括强烈抬升→剧烈断陷(伴随火山喷发)→逐渐抬升的构造旋回, 证明盆地断陷对应于沉积范围窄小、而抬升对应于范围扩展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