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95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91.
冻土地区风的作用分析--以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大的冻土地区,尤其是常年多风的冻土地区,空气与地面之间的热交换不仅仅表现为传导、自然对流和辐射。在风的作用下,地表上部空气的强制对流和表土层中的水分蒸发大大增强,对冻土层的热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像青藏高原这样的冻土地区而言,地面上1.5 m处空气的年平均温度要比下附面层底的年平均温度低3~3.5℃以上;同时,对于表土层潮湿的冻土地区而言,水分的蒸发也将会带走土体中的大量热量。从冻土地区风作用的概念——冻土地区的风降低地表温度、促进下伏冻土发育的作用出发,分析了影响冻土地区风降温作用的诸多因素,给出在强风、表土含水量大的条件下,风作用表现得非常显著的结论。然后,通过对比、分析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的2个工程实例,验证了风的作用对冻土温度状况的重要影响。最后,给出了风作用在冻土地区若干基础工程实践中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以及利用风的降温作用来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的使用条件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92.
火试金富集-重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金银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新型试金炉和灰吹炉在铜精矿中金银含量重量法检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铜精矿中金银含量的检出效率,满足了大批量铜精矿样品的快速测定。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93.
本文首先介绍了2种主要透镜畸变及摄像机标定方法;然后结合摄像机内部参数和视频帧率推导出关键帧航向重叠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指定航向重叠度关键帧从文件源或实时源中的自动提取,文件源中采用定位关键帧自动提取算法,实时源中采用定时自动提取算法;最后利用得到的标定参数完成关键帧影像矫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算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得到矫正好的指定航向重叠度关键帧。  相似文献   
294.
为满足气象服务的要求 ,采用 VB6.0和 VC 等语言和统计预报等方法开发研制了宝鸡市气候服务系统。系统由数据库、灾害性天气、预测方法、产品制作等部分组成 ,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各类气象情报 ,决策咨询意见和优质的气象服务。系统客观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95.
296.
科学和工程研究被计算、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持续进步推动着,被今天自身研究增加的复杂性、范围和尺度的挑战拉动着。数字计算、数据、信息和网络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正在形成替代和拓展理论/分析、实验/观察2个经典的研究方法去创建新的学科的趋势。近来多种趋势表明一个如何创造、传播和存储科学和工程知识更伟大、更迅速的真正变革即将到来,美国应当把握这个机遇、承担责任,去整合和拓展数字革命的成果,服务于下一代的科学和工程研究及相关教育。高端计算机网络共享系统的关键在于将数据、信息、工具、仪器,包括超级计算、存储以及交流等综合性的知识资源完全服务于具体的研究群体,提供新的途径,使研究人员在发现和探索研究上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使得研究小组跨时间、区域、部门甚至学科间实现共享和协作。坚持美国学术研究团体所使用的高端科学计算必须是最先进的,国际科学基金会与其它适当团体机构间的合作应该为创造和维持现代数据驱动科学研究所必需的重要数据资料档案库负主要责任2个原则,并通过建立NSF内部组织、科学和工程组织来保障系统的实施。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信息基础设施(Cyberinfrustructure)高级咨询组的报告《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和工程的革命》的主要内容。   相似文献   
297.
青藏高原暖季与冷季气温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4—2003年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度>3000 m以上的49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分析了暖季与冷季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暖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三部分:大致在85°E以西的高原西部地区,大致以85°E和33°N为界的高原东北部地区和高原东南部地区;西部高温区、柴达木盆地高温区和藏南高温带很明显。冷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为南暖北冷,南北分界大约在32°N。青藏高原暖、冷季气温空间分布有较一致的年代际变暖现象,主要表现在北部地区,尤其是西北部地区。青藏高原北部暖季升温明显,五道梁站暖季长期升温趋势为0.035℃/a;青藏高原南部冷季升温明显,拉萨站冷季长期升温趋势达0.060℃/a。青藏高原暖、冷季气温为大体一致的年际变化,江河源区有明显的高值区,为气温变化的关键区;暖、冷季气温长期变化趋势虽然都是上升的,但近10年的变化趋势却相反,暖季为降温趋势,冷季为明显的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298.
天山寒区冰缘植物珠芽蓼叶片抗冻蛋白的发现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以生长在天山海拔3450m处的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为实验材料,从叶片中提取质外体蛋白,经SDS-PAGE分析,发现在分子量为15.2~72.3kD范围内出现七条多肽,PAS染色显示这些多肽中均含有糖基,通过光镜组织切片显示,在珠芽蓼叶片细胞的质外体中存在丰富的蛋白质,PAS染色确定其含有糖蛋白,通过测定其热滞值,进一步确定质外体蛋白是具有抗冻活性的糖蛋白,说明抗冻蛋白是维持珠芽蓼抗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99.
中国冻土研究近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程国栋 《地理学报》1990,45(2):220-224
近年来,在南极和青藏高原发现了多种成因的厚层地下冰。冰土的水分迁移、冻胀、成冰机制、强度和蠕变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冻土改造和利用兴起,在寒区砂金矿开采、热桩利用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300.
中国生态足迹、多样性与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hina's provinces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In general,China's development is not sustainable because its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beyond its bio-capacity. Thesustainability status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is presented. Ulanowicz's development capacityformula was introduc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diversity.The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impacts is related to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an economy uses thesource and sink servic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n this view, should be a factor in economic output.Development capacity, calculated from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its diversity, is used to examine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output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hina and itsprovinces are presented as a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is relationship. The analysis shows thatfootprint capacity is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economic output. Increa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sdiversity is presented as another way to increase development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