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1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6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83篇 |
地质学 | 383篇 |
海洋学 | 7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9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尤淑撑张锐董丽娜刘爱霞甘宇航王忠武刘克张涛杜磊何芸 《地理信息世界》2020,(5):115-120
卫星遥感一体化数据采集、处理等对地观测体系已经构建,但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尚不成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遥感应用综合产品体系的构建以及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管体系的现代化。结合当前测绘遥感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研究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突破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等系列关键技术,开展全国全要素常态化季度监测、重点区域高频次精准监测、特定目标即时监测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监测,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监管主体业务,构建全覆盖、全要素和多尺度的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保障、常态化监测、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道通过综合大地电磁调查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电阻率模型的初步成果.大地电磁法调查区域已经覆盖了高原大部分面积,为全区三维电阻率成像研究打下了可靠的基础.对多个测区大地电磁数据进行精细的同化处理和反演成像,取得了青藏高原可靠的岩石圈三维电阻率结构图像.成像的区域为28°N—35°N,80°E—104°E.三维反演计算时采用的网格尺寸为20 km×20 km,垂直方向不等间距剖分为26层.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现今岩石圈电阻率扰动主要反映印度克拉通对亚欧大陆板块俯冲引起的热流体运动和大陆碰撞和拆离产生的构造.在岩石圈地幔,察隅地块、喜马拉雅地块和拉萨地块东部联成统一的高电阻率地块,它们反映了向北东俯冲的印度克拉通.雅鲁藏布江、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都有明显的低电阻率异常,表明岩石圈深处有热流体活动.雅鲁藏布江、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都有明显的低电阻率异常,也表明它们的岩石圈还有流体活动.青藏高原东部的低阻区沿100°E向地幔下方扩大,反映了金沙江断裂带有切穿岩石圈的趋势.地幔电阻率平面扰动的模式显示,青藏高原东西部的地体碰撞拼合形式和方向是不同的.在青藏高原西部,羌塘、拉萨和喜马拉雅等地体从北到南碰撞拼合.在青藏高原东部,羌塘—拉萨、察隅、印支、雅安和扬子等地体多方向拆离拼合,在地壳造成不正交的拆离带和压扭构造系.从高阻-低阻区的分布看,东部的地体拼合有地幔的根源,今后还会进一步发展.察隅地块岩石圈对青藏高原东部的楔入,使其北部和东部地块的岩石圈发生拆离撕裂,也造成热流体上涌的低电阻率异常.
相似文献103.
为了解南京江北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分析了2011年3—6月共25个降水日的109个降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降水气团来源.结果表明:1)南京地区3—6月降水主要受南、北2种气团影响,北方气团降水的主要离子浓度高于南方气团降水.2)海盐示踪法和相关性分析显示,降水中NO3-和SO42-主要来自燃煤、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Ca2+主要来自地壳源;Cl-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源和陆源对Mg2+和K+都有贡献,Mg2+的陆源贡献大于海洋源贡献,K+受海洋源的影响程度要低于Mg2+.3)南、北气团初期降水的各离子浓度高于总降水的各离子浓度,且初期降水的主要离子的富集系数高于总降水.这说明在降水初始阶段,雨水对南京大气中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云下冲刷去除作用较强,降水的离子浓度最高,局地源对降水离子的贡献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4.
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作为成矿地质体预测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在识别提取成矿异常以及挖掘深层次成矿信息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的尺度不变性和广义自相似性,以多龙矿集区1∶5万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中的Cu、Au元素为例,运用分形/多重分形和奇异性理论开展分析研究,进行成矿元素空间分布模式的识别和异常提取。针对研究区全区、断裂缓冲区和地层分区分别运用矩方法计算多重分形谱,用于描述局部地区元素的相对富集及亏损程度,并对区内Cu、Au成矿元素进行局部奇异性分析,以识别提取成矿元素的弱、缓异常信息,圈定成矿潜力区。研究表明,多龙矿集区内Cu、Au元素均表现为成矿有利模式。其中,Cu元素存在区域的弱富集,Au元素存在局部范围的超富集,近EW向与NE向断裂的交汇区域以及侏罗系为区内最有利成矿位置。通过绘制局部奇异性指数空间分布图,表征了Cu、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圈定了矿集区的中部和北部为成矿潜力区。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小波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西太平洋副高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小波分解(WT)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的预报模型。该方法首先将西太平洋副热带面积指数(SI)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带通分量信号,利用LS-SVM建立各分量信号的独立预报模型,然后对预报结果进行集成。为了评估和比较该方法的预报效果和技术优势,最后比较了在同等条件下WT~LS-SVM模型和神经网络、线性回归模型的独立检验预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泛化能力强、预报精度高、训练速度快、稳定性好、便于建模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采用1951~2007年南疆地区站点月平均气温资料和NCAR/NCEP气候月平均资料,运用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南疆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季节—年际气候变化特征,及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结论如下:南疆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在气候态上差异明显,1980年代以前的冬季主要为气温负异常,1980年代以后呈现气温异常升高,到2000年以后又开始出现偏冷趋势;夏季气温偏差小于冬季,57 a间南疆夏季气温大致出现两波振荡,异常偏热期大致处于1950年代、197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呈20~25 a振荡.冷冬年的频次多于暖冬年,热夏年的频次多于凉夏年.偏冷年在57a时间段内所占比例最多,气温异常低的幅度大于气温异常高的幅度.南疆冬季气温存在2个显著振荡:6~10 a的年际周期和18~20 a的年代际周期;夏季气温有1个最显著的振荡,稳定的20 a为中心的周期.不同的年代和季节气温及气温偏差分布各不相同.从气温长期演变趋势来看不论冬夏南疆北部(天山山脉以南)气温升高,塔里木盆地以及南疆南部地区气温降低.冬季升温区的升温幅度比夏季升温区大,夏季降温区的降温幅度比冬季降温区大. 相似文献
107.
108.
京西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小窑浅层采空区灾害频繁,对地区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小窑采空区主要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及由其诱发的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害活动有着隐蔽性、突发性及随机性的特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内外地质作用因素影响,又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规律。本文通过分析京西山区小窑采空区灾害特征和致灾因素,以便于开展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希望能为京西山区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9.
三肇凹陷东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为本区主要储层和含油层位,也是区内目前增储上产的重要目的层。储层的分布与物源有密切的联系,物源体系分析是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从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变化特征、泥岩颜色区域分布以及砂体展布特征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三肇凹陷东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物源体系,并对每个物源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厘定,为下一步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和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普光地区长兴组和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没有严格通用的数学关系,导致储层渗透率计算具有很大困难.通过对该地区测井资料、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岩心物性等资料进行分析,表明碳酸盐岩孔隙类型是影响孔渗关系的主要因素.基于常规测井资料构造出对孔隙结构比较敏感的测井特征:声波时差与密度比值和深浅侧向电阻率比值,可用于对该地区碳酸盐岩孔隙类型进行识别,再针对不同的孔隙类型建立相应的孔渗关系模型,用于计算该地区储层渗透率.实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符合较好,且井间规律具有一致性,基于孔隙结构建立的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模型能较好地确定储层渗透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