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熊昭春  彭振英 《河南地质》1995,13(2):145-150
本文验证并借助泡塑对价态吸附选择性成功地实现了痕量Au(Ⅲ)、Au(Ⅰ)与Au(0)的分离,土壤加标回收满意,研制的痕量金价态分离与分析方法已在化探实践中初步运用。  相似文献   
12.
13.
熊昭春 《岩矿测试》1985,(3):278-283
在分析化学分离富集手段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泡塑吸附技术,它已成功地用于各种物料的分析中。1970年,Bowen等首次用泡塑萃取了卤化物中的汞、金、铁、锑、铊、铼和钼离子,以及硝酸溶液中的铀离子。Ross用泡塑作气体色层柱中的捕集剂。有人指出泡塑可捕集水中污染物如农药、多氯联苯等。Braun等利用各种萃取剂处理泡塑,研究了镍、铋、钯、铈、钒、铁与钴的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泡塑对金的捕集特性研究,1976年国内已用于金的测定,而泡塑富集光谱测定微量金的方法,作者已有报导。分析实践表明:从0.01—65.0克/吨的范围内方法是可靠的。几年来,由于方法的不断完善,1克/吨金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由最初的18.5%下降至11.8%。 化探的发展,使ppb级痕量金分析成为紧迫需要。文献为解决上述课题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资料号称具有了纳克检出限,但方法繁琐。作者设计了一个简便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在目前改革开放政策的形势下,岩矿实验工作者要走向社会.向开放的技术市场迈步,只能立足于技术上的某些优势,服务于社会。本文从岩矿实验工作者熟知的领域中,以泡塑吸附法为例,通过技术横向开发可能性的探讨,抛砖引玉.试图推动分离富集技术的横向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地质物料中痕量镓、铟、锗、铊光谱性质与分析特点,综述了业已提出的几种主要分析方法体系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中各个技术环节作了评论,从实践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深孔电极中试样的蒸发机制。指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温度效应和热化学反应。但对易挥发之元素而言,温度效应起着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 作者研制了化探样中易挥发元素测定方法。适于矿区化探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PMBP—泡塑对水相中15个痕量稀土的萃取行为,发现在pH2.5—4的50ml水溶液中具有定置萃取特征,给出了令人满意的泡塑对稀土吸附率与回收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中痕量15个稀土的光谱定量测定方法,同时为岩石及水系沉积物中15个痕量稀土化学光谱法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熊昭春 《岩矿测试》1990,9(1):53-57
本文综述了负载泡塑萃取金属离子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影响负载泡塑萃取分离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难浸金矿预处理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评述了难浸金矿预处理意义,作用与发展态热以及研究与应用现状,对预处理技术下个世界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作了初步预测。收集文献71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