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3篇 |
免费 | 117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80篇 |
地球物理 | 67篇 |
地质学 | 442篇 |
海洋学 | 47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薄储集层横向追踪、对比的困难,在于薄互层结构的高频信息经地层吸收,采集和接收后变得很弱,甚至被强干扰掩设,从记录上很难对薄互层储集层作追踪对比。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复数域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处理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它既提高了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又不降低其信噪比,是一种既经济又理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2.
阳储岭斑岩型钨钼矿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储岭斑岩钨矿床的花岗闪长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 (140.5±0.6Ma) ,代表阳储岭杂岩体成岩年龄;~(40)Ar~(36)Ar—~(40)K~(36)Ar等时线年龄(134.0±4.7Ma)代表杂岩体的冷却年龄,其经历了6Ma的冷却史。蚀变矿物K—Ar表面年龄分散值(37—124Ma) 与冷却年龄相近,反映出本区的隐爆、热液蚀变和矿化作用是在成岩后期相伴产生的,并具多阶段成矿特点。依据锶初始比值。阳储岭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属于混源型花岗岩,成岩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 相似文献
33.
黑龙江嘉荫地区白垩纪-第三纪界线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孙革 孙春林 董枝明 孙跃武 吕建生 熊宪政 周忠立 余福林 邢玉玲 全成 M.A.Akhmetiev A.R.Ashraf E.Bugdaeva D.L.Dilcher L.Golovneva K.Johnson T.Kezina T.Kodrul H.Okada 《世界地质》2003,22(1):8-14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嘉荫白山头地区一条新的地层剖面及其K/T界线的初步研究。新命名的“白山头段”代表乌云组下部的早古新世地层,含以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等为代表的达宁早期植物化石。在白山头剖面上,作者发现可能为白垩纪末期的凝灰岩。结合与俄罗斯布列亚盆地含K/T界线的查加扬群标准剖面的对比,推测嘉荫地区的K/T界线可能位于白山头段底部与上述凝灰岩之上的一层炭质泥岩之间。 相似文献
34.
35.
在水电开发建设中,移民安置问题是我国目前和将来水电开发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以国务院第471号令为契机,转变思想认识,用"大水库"观念指导水库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对我国水电开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绿片岩的双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应力路径对双轴压缩蠕变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侧向应力相同时,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加,轴向稳态蠕变阶段的变形速率逐渐增加;当轴向应力相同时,随着侧向应力的增加,轴向稳态蠕变阶段的变形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7.
38.
39.
阿尔巴尼亚布尔其泽纯橄岩壳非常新鲜,主要由橄榄石、尖晶石和单斜辉石等矿物组成.其中橄榄石存在单斜辉石和铬尖晶石(磁铁矿)共生包裹体现象,包裹体矿物粒度在1~10 μm,有些甚至为纳米级200~500 nm.纯橄岩橄榄石的Fo值为94.7~96.0,铬尖晶石的Cr#为76.5~82.4,远高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常见纯橄岩的铬值(Cr#>60).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亏损方辉橄榄岩与含钛、铬、铁熔体发生交代作用,从而形成橄榄石的固溶体并存在Ti4+、Al3+、Ca2+、Fe3+,而部分Cr3+进入铬尖晶石结晶.后期由于岩体在抬升过程中降温,橄榄石中混溶的组分析出包裹体形成磁铁矿和铬尖晶石.并且依据铬尖晶石-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识别出岩体内方辉橄榄岩相对较低的部分熔融程度约为30%~40%,纯橄岩部分熔融程度约为40%,表明不同岩相间其形成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认为布尔奇泽蛇绿岩具有多阶段的过程,首先是在洋中脊环境下经历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方辉橄榄岩,后受到俯冲环境(SSZ)的岩石-熔体反应生成更富Mg、Si和Cr等的熔体,致使地幔橄榄岩高度部分熔融,形成此类纯橄岩.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