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南羌塘侏罗纪盆地的沉积-构造转换与烃源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正江  王剑  尹福光  陈明  熊国庆 《中国地质》2006,33(6):1285-1291
沉积盆地层序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研究以及沉积-构造转换过程分析,是探讨沉积体系时空演化的重要思路。通过沉积-构造转换的分析。指出羌南地区在侏罗纪经历了从被动大陆边缘到夭折前陆,最后隆升剥蚀的演化历史;初步厘定了南羌塘地区烃源岩形成环境。在经历4次海侵的过程中。相应发育了两个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旋回。在这4次沉积-构造转换过程中.发育3套黑色页岩沉积:分别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烃源岩和前陆盆地两个阶段烃源岩。是南羌塘侏罗纪盆地的油气评价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2.
江汉盆地白垩系渔洋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江汉盆地白垩系渔洋组砂岩存在五种类型的成岩作用。其中,与油气运移有关并对储层孔隙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硬石膏的胶结与交代作用和后期方解石再次胶结作用。为了更好的研究成岩作用发生的控制因素以及成岩环境的变化,我们通过细致的热力学推导,绘制出包含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等矿物相在内的五组分相图。通过相图分析可以看出,pH 值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方解石和白云石的胶结及交代作用代表了偏中性或碱性的成岩环境;而硬石膏的胶结及交代作用则表明成岩环境由中性或碱性向酸性转变,例如酸性的油气前锋流体的注入。另外,成岩环境中阳离子(Ca~(2 )、Mg~(2 ))和阴离子(CO_3~(2-)、SO_4~(2-))的浓度对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的胶结、溶解及交代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3.
平顶山五矿己16—17煤裂隙分形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顶山五矿己16-17煤中裂隙的计盒维数法量测结果表明,分维数在1.0 ̄1.3之间,且距断层越近分维数值越大,为断层的预测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定量方法;同时探讨了分维数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4.
印支期构造运动在赣西北地区的早期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雄飞  熊清华 《江西地质》1998,12(3):222-226
本文论述了印支期早期构造幕在赣西北地区的表现特征,它不但造成早三叠世地层内部沉积相突变,而且缺失中、上三叠世地层。该早期构造幕的发现,在地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5.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地下水驱动条件及水资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T1j-T2l)地下水按其构造开放程度、埋藏深度及水化学特征的不同,可明显划分出沉积变质卤水和渗入淋滤卤水两种基本类型,分属两个性质迥然不同的水动力系统,它们不存在规律性的演变现象,不是受统一的静水压力控制而构成,由盆地边缘向内部的区域水动力循环;而是两者各自显示了地静压力和静水压力由高压区向低压区驱动的水动力特征,并控制了盆地海相三叠系盐卤、气藏的分布、富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196.
拉张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丽娟  熊亮萍 《地质科学》1998,33(2):222-228
沉积盆地的热历史与其构造演化史密切相关。拉张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正是研究盆地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的热历史及沉降史,它们主要受岩石圈拉张演化特征的控制。本文着重讨论在构造热演化模拟中应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拉张的多期性、多期拉张过程中岩石圈底界的移动、拉张模式的多样性以及拉张的横向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7.
GPR方法及其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阐述了探地雷达方法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仪器设备、资料处理及解释。介绍了GPR方法的特点和新进展,并以10个应用实例了GPR方法在空中、地面、井中探测时的应用效果及所解决的诸多探测任务,表明了只要被探测的目标物是掩埋在诸如冰、水、盐、岩石及土地等类电有耗介质里,埋深不很大,并与周围介质存在电、磁等物性差异,GPR方法就可作为一种经济而主效的探测技术,为各种埋藏目标物的探测提供科学论据。  相似文献   
198.
崔之久  熊黑钢 《冰川冻土》1997,19(3):193-201
对冰川侵蚀形态的观测与分析得知:(1)冰川槽谷中冰川擦痕的大小和密度在中心较大,鲸背岩出现在冰种槽谷的中部、羊背石发育在槽谷两侧。因此,可以将槽谷分为强烈磨蚀的中部和弱磨蚀而强拔蚀的两侧。(2)冰坎的纵剖面上,迎冰面可见鲸背岩、羊背石以及倾角20°的剪切裂隙;背冰面以拔蚀为主,见倾角40°的张性裂隙,沿冰川槽谷纵向,剪切裂隙出现在压缩部位,张裂隙出现在伸张部位,它反映出冷底冰川的动力特性与冰床基岩  相似文献   
199.
河南省季降水量时空规律客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OFs展开技术对河南省春、夏、秋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典型场特点的基础上对1951~1993年季降水场年型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00.
在河南省季降水量场(标准化)客观分析 ̄[2]的基础上,应用优化非线性方法和预报对象与因子时空尺度相匹配原则,对夏季EOFs的前6个特征场建立了与500hPa高度之间的优化非线性预报方程,经过集成可以对全省夏季标准化降水量进行长期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异常旱涝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旱涝长期预测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