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冻土动应变幅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动三轴试验,采用分级加载方式逐级施加动荷载,对不同加载频率、围压和负温条件下青藏冻结黏土和兰州黄土的动应变幅值变化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级荷载作用下,动应变幅值随振次的增加基本不变,可以采用平均值来反映各级加载下的动应变幅值;不同加载频率、围压和温度条件下,动应变幅值随动应力幅值的变化规律相同,即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动应变幅值逐渐增大;动应变幅值随加载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动应变幅值最终趋于一稳定值,对于青藏黏土和兰州黄土,该稳定值均随加载级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加,青藏黏土的动应变幅值变化不大,而兰州黄土的动应变幅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动应变幅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动应力幅值对动应变幅值的影响最大,动荷载振动频率的影响次之,温度的影响第三,围压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72.
浙江江山北部处于紧邻江山-绍兴断裂带的扬子地块边缘;寒武系杨柳岗组陆源碎屑岩夹层中的碎屑锆石 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年龄范围为515~3340 Ma,主峰年龄828 Ma,其次为727 Ma及916 Ma;与邻区的对比结果 显示,研究区碎屑锆石年谱与华夏地块闽西北-赣中东部以及扬子地块赣东北-皖南地区可对比,尤其与前者最为相近, 而与华夏地块闽西南-赣南地区差异显著。杨柳岗组及其上覆华严寺组同沉积褶皱以及下伏大陈岭组单向斜层理特征表 明,沉积基底向北西倾斜,沉积物搬运方向由南东向北西。综合这两方面推测:在杨柳岗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具有向北西 倾斜的沉积基底,向东南方向应与剥蚀区相连,陆源碎屑物应源自其东南方向的华夏地块东部;剥蚀区可能位于现今包括 江绍构造带在内的浙江中部,向北西方向主要提供前寒武系陈蔡群和相当于河上镇群以及少量双溪坞群或者三者剥蚀物再 沉积地层的剥蚀物质。  相似文献   
373.
374.
焦建新  王维 《现代测绘》2007,30(6):29-30
从实践出发说明了采用光学对点器对中的过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一工作原理的正确性,最后介绍了常用的光学对点器检验与校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5.
焦佩金 《气象》1986,12(12):48-51
1.极涡偏向亚欧一侧,位于新地岛以北洋面。极地东半部至北欧有较强的负距平与极涡和欧洲至西北亚的宽槽相对应。 2.除极地、欧洲和西北亚外,高纬度大部地区位势高度偏高,环流的经向度不大。表现在距平图上,高纬度区域为一圈正距平区,较强正距平中心分别位于中西伯利亚、东太平洋北部和北大西洋北部,分别与三个高压脊区相对应。里海至西伯利亚的正距平  相似文献   
376.
焦佩金 《气象》1987,13(5):44-50
一、概况 1986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下同)地区共生成30个台风,1949—1985年37年平均是28.02个。1986年台风的发生个数是自1979年以来第一次突破了平均值  相似文献   
377.
绝大多数水文地质系统都是部分特征已知、部分特征未知的动态灰色系统。本文从灰色控制理论再度讨论了这类系统的调节与控制问题。文中针对几种情况建立了状态方程;提出了用灰色动态规划实现水文地质系统最优控制的实例;  相似文献   
378.
在利用水准仪进行精度要求不高的水准测量(Ⅳ等以下,例如查勘,测横断面等)及地形测量时一般的方法是“视高减前视等于地面高,地面高加后视得视高”,但由于量测时往往水平线为障碍物所阻不能通视,或测点过高过低致仪器十字丝的中丝不能切到水准尺上,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方法便受到了限制,一般都只有转点施测或重行放点,这不仅麻烦而且费时。但假如这个仪器附有倾斜螺旋配以适当的测量方法,则这种限制,就可以打破,从而也可以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里所介绍的「测量高程的补助法」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379.
本文根据滦河三角洲地区野外调查和25个样品的C14年代测定结果,讨论了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近代构造运动。研究表明,滦河内迭三级冲积扇的形成年代分别为距今18000年前,11000年前和6000—3000年之间。在全新世中期,渤海湾北岸发生过海侵。三条古海岸线的年代分别为距今5500年、3700年和350年。本区地面下沉最大幅度为10米左右(姜各庄)。由于滦河最新三角洲的西部和东部地壳下沉速度不同,使滦河河道自全新世中期以来不断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380.
曹翠翠 《盐湖研究》2018,26(1):59-65, 86
研究了卤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氢氧化锆上的吸附行为。测定了氢氧化锆对有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变,并探讨了有机物与氢氧化锆的吸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焓变ΔH及吸附自由能变ΔG分别在-15~-10 k J/mol及-20~0 k J/mol范围内,表明氢氧化锆对卤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且吸附过程主要为范德华力吸附及氢键吸附,经脱附再生后的氢氧化锆可完全恢复其形态特征及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