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为了得到高精度的点位地心坐标,本文提出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将单天解有效地合并成多天解的一种途径。文中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基准网1998年和1999年的80多站观测数据,解算了所有基准站的坐标。  相似文献   
322.
焦佩金 《气象》1991,17(1):58-61
本月,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偏高,东部地区降水偏少,西南地区秋雨连绵。 天气概况 月内,影响我国冷空气次数少,强度弱。我国北方地区的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其中东北和华北大部以及新疆北部偏高2—4℃,华南大部月平均气温也较  相似文献   
323.
焦佩金 《气象》1989,15(1):58-61,12
本月,冷空气活动较弱,华北、东北、黄淮和江淮等地光照充足,气温偏高;除华西华南分别受秋雨和台风影响偏多外,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天气概况 月内,由于冷空气活动较弱且路径偏东,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内蒙古、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和山东西北部等地月降水量不足10mm,较常年同期偏少5—9成;东北大部、京津唐地区、黄淮地区东部、江淮、江南东部和广东东部的月降水量在20~50mm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少4—9  相似文献   
324.
本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华西、黄淮多阴雨,华北和江南等地降雨偏少。1 天气气候概况 9月上、中、下3旬各有一次冷空气活动,它们分别造成了新疆北部、河西走廊、宁夏、陕北、晋北、晋中以及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初霜。除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初霜日期接近常年或稍提前外,其它地区的初霜日期一般比常年提前5—10天,部分地区提前20天。月末,初霜南界位于沈阳、多伦、太原、东胜、门源、合作和甘孜一线。  相似文献   
325.
南北方双雨带相对应 江淮四川干旱区相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佩金 《气象》1994,20(11):58-61
南北方双雨带相对应江淮四川干旱区相连—1994年8月—焦佩金(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本月,河套地区、黄淮地区东部和东北地区南部以及华南地区降雨偏多;江淮地区、汉水流域和四川盆地干旱少雨。1 天气概况8月是夏季三个月中最后的一个月,通常炎热程度较...  相似文献   
326.
焦荣昌 《物探与化探》1994,18(3):200-208
在重力资料反演解释中,正则化法解线性方程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引入正则化因子,求泛函极小和构组一族正则化近似并从中寻求最佳解。在求解过程中,要求对所求的解答预先有一个初步的推断解释。为此,要求对所解释的问题先进行一番研究,并对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所获得的先验资料进行对比,提出比较合适的基望值。本文给出了一个参数为已知的理论模型体的横剖面,与正则化法和其它线性方程解法的结果作对比,说明正则化法的有效性。文章也给出了利用正则化法对横穿吕宋岛、马尼拉海沟的一段地质地球物理剖面以及中国南黄海海域内─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剖面进行反演解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27.
焦荣昌 《物探与化探》1990,14(4):249-254
本文在完成上海及邻近地区海陆连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编图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重力和磁力异常图进行地震地质分析和解释。文章指出了中国南北两大陆块拼合的东部深处界线的位置, 并指出了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在上海一带的分界线的部位。在阐述该区断裂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一些活动断裂的存在, 为该区进行地震构造区划和制定抗震防灾措施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8.
上海及邻区重磁场的地震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完成上海及邻近地区海陆连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编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力和磁力异常图进行地震地质分析和解释,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信息。指出中国南北两大陆块拼合的东部的深部界线位置。提出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在上海一带的分界线部位。在阐述该区断裂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一些活动断裂的存在。指出南黄海海域内的两条地震活动带和长江口外的一条隐伏地震活动带。为该区进行地震构造区划和制定抗震防灾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9.
GPS RTK测量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选点灵活、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简单等特点赢得了众多测量人的青睐,这种技术在天然气管线勘测、施工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了GPS RTK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GPS RTK技术在天然气管线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0.
曹翠翠 《盐湖研究》2018,26(1):59-65, 86
研究了卤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氢氧化锆上的吸附行为。测定了氢氧化锆对有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变,并探讨了有机物与氢氧化锆的吸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焓变ΔH及吸附自由能变ΔG分别在-15~-10 k J/mol及-20~0 k J/mol范围内,表明氢氧化锆对卤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且吸附过程主要为范德华力吸附及氢键吸附,经脱附再生后的氢氧化锆可完全恢复其形态特征及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