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We describe a radio-echo sounding (RES) surve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ce thickness, subglacial topography and ice volume of Glacier No. 1 , in Tien Shan, China, us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Radar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100-MHz antennas that were spaced at 4 m with a step size of 8 m. The images produced from radar survey clearly show the continuity of bedrock echoes and the undulation features of the bedrock surface. Rada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ice thickness of Glacier No. 1 is 133 m, the thickness of the east branch of Glacier No. 1 averages at 58. 77 m while that of the west branch of Glacier No. 1 averages at 44. 84 m. Calculation on ice volume indicates that the ice volume of the east branch of Glacier No. 1 is 51. 87 × 106 m3 and that of the west branch of Glacier No. 1 is 20. 21 × 106 m3. The amplitude of the undulation of the bedrock surface topography revealed by radar profile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glacier surface topography, indicating that the surface relief does  相似文献   
572.
陆相细粒岩储层与海相细粒岩储层在物质组成、沉积环境方面差别较大,储层质量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以四川盆地下侏罗统为例,利用X射线衍射、氦气法测孔渗、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化分析、扫描电镜等多种实验测试手段,分析陆相细粒岩组成成分、储层物性特征和空间类型,探讨陆相细粒岩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下侏罗统细粒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黏土矿物、石英、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与石英普遍含量较高,碳酸盐矿物局部富集。陆相细粒岩层段主要由5种岩石类型组成,包括页岩、介壳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介壳灰岩。页岩与介壳泥岩有机质含量较高,物性较好,可作为良好的页岩气储层。陆相细粒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黏土矿物片间孔和微裂缝。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与组成成分关系较小。半深湖控制富有机质细粒岩的分布。还原、低盐度、潮湿、物源充足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细粒岩孔隙空间的发育,为储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黏土矿物片间孔在超压作用下保存下来,为页岩气富集提供了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573.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继续下滑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刻,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在我们的采访中,许多政府官员、经济研究专家学者均表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具备较早地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574.
这是一个基层国土资源所骄人的成绩! 四年来,社旗县饶良国土资源所先后六次被市,县国土部门评为"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县级标兵文明单位".今年2月,该所又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基层所",所长尚鹏也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优秀所长".面对荣誉,该所所长尚鹏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我们紧紧围绕土地做文章,转变观念、自觉服务新农村建设,让土地成为农村发展的基石,做人民利益捍卫者得来的好结果!"  相似文献   
575.
这是一个基层国土资源所骄人的成绩!四年来,社旗县饶良国土资源所先后六次被市、县国土部门评为“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县级标兵文明单位”。今年2月,该所又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基层所”,所长尚鹏也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优秀所长”。  相似文献   
576.
运营水源地的优化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地下水水流模拟模型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指导作用.然而,模拟模型在投入运营后,随着开采条件的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预测结果会发生较大变化.监测模型运行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模型参数,寻求在可持续利用条件下的最优开发方案是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本文应用实例通过对自然、经济、地质、环境等条件分析,建立了基于地下水系统结构和水流状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模型运行的可操作性,克服了模拟模型只用于预测的缺陷.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77.
叶绿素a浓度的动态峰反演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绿素a是影响内陆水体光学特性的主要水色要素之一.作为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指标,国内外学者发展了大量的算法和模型进行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反演.这些算法均使用固定的波段位置.叶绿素a的特征谱段随着其浓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位移,尤其是701nm反射峰,其存在着明显的"红移"现象,因此使用固定波段势必带来一定的误差.通过对不同叶绿素a浓度水样的光谱曲线分析,提出动态峰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方法.使用反射峰范围最大值和吸收谷范围最小值,而不是固定波长位置进行建模,以求获得更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578.
青藏高原东部龙羊峡水库气候效应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欣  杨志峰 《山地学报》2005,23(3):280-287
以青海省境内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为例,应用基于气象要素分析水库气候效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水库蓄水后对局地气候的净影响,深入探讨了气候效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龙羊峡水库蓄水以来,对局地气候有明显影响,环境风险度有较大提高,且水库对不同的气象要素的影响随蓄水时间的增加呈现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579.
580.
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地区来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意义重大。本文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搜集2000年至2020年的所有关于“干旱区地下水”这一主题的研究论文,并运用Citespace、Excel等软件得到该主题的发文量、研究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国内近20 a有关干旱地区地下水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区地下水”方面的论文数量自2002年之后每年稳步增加;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地下水、干旱区、水资源、地下水埋深、塔里木河下游、数值模拟、地下水位、生态环境、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等;研究前沿越来越细化、科学问题越来越具体、研究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比如采用同位素技术分析地下水的来源。该研究领域经过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活跃阶段和持续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