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形态及沉积物对表面气流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对孤立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风速的野外实测和计算表明,沙丘迎风坡表面风速廓线呈非对数关系,近地面剪切风速和输沙强度由坡脚至丘顶总体呈递增趋势,但同时随断面坡度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沿断面输沙率的变化导致蚀积强度的改变,表现为沙丘迎风坡坡度变缓的部位沉积大于侵蚀,其它部位侵蚀大于沉积,其中丘顶输沙率和侵蚀强度最大。在沙丘形态上,表现为坡度减缓的部位沉积变凸、其它部位因侵蚀变凹以及坡脚和丘顶的前移。变凸和变凹部位反过来又制约着表面剪切风速的相应变化。粒度分析也表明,沙丘迎风坡表面粒度特征主要取决于表面蚀积状况,同断面形态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广东茂名高岭土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良赫  金振清 《现代地质》1992,6(4):431-436
本文对茂名高岭土资源的地质、矿石、选矿工艺、产品性能和应用等内容做了研究和论述。茂名高岭土是我国罕见的优质高岭土,作为涂料,高岭土的质量可与英国S.P.S.土和美国的ALPHACOTE土相媲美。茂名高岭土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将改变我国依赖进口造纸涂料高岭土的不合理局面,而且有可能打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3.
本文概述了海上测量用机械滤波器的设计原理,给出了它的基本结构,并推导出了它的幅频特性。  相似文献   
64.
对甘肃酉峰晚第三纪红土标准剖面的研究揭示出,该区红土下部(6.2MaB.P.前)是红化的土壤物质与其它物质一起经水流搬运(坡积作用为主)再堆积的产物;中部(6.2~3.4MaB.P.)未发现再搬运的痕迹,是风尘堆积经风化和频繁地下水位波动作用所形成,不具明显的土壤发生学层次,其中的碳酸盐富积层不是成壤碳酸盐,而与地下水作用密切相关;上部(34~2.6MaB.P.)是典型的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由于中国西北和中亚干旱区的存在是黄河中游风尘堆积的前提条件,该区风尘物质的堆积起始于6.2MaB.P.前后标志着源区干旱化的加剧,并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对整个序列的分析表明,源区干旱化程度在6.2~5.4MaB.P.期间较高,此后降低,在3.4MaB.P.和2.6MaB.P.又两次显著增强。上述历史与北极冰盖的起源和演化历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若干重大转变与青藏高原隆升也有时代上的耦合性。本文认为,北极冰盖的形成演化和高原隆升都是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干旱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二者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高原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可能是导致于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
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沉积相以大型浅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背景下的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河道砂体宽度窄、横向变化快,岩性物性变化大,断裂发育。因此在探评井控制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要提高岩性油藏钻井成功率,就必须首先搞清楚河道砂体成因及分布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66.
北京市永定河河流湿地水环境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焉莉  赵文吉 《吉林地质》2004,23(2):32-38
湿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分类原则。选取了北京市永定河河流型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永定河湿地水环境(包括水文、水量、水质、周围植被和水禽)进行了调查,指出了永定河湿地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7.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区域大气模式、陆面过程模式、风沙模式(包括风蚀、输送和沉降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用该系统对2002年3月20日和4月7日2次沙尘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输出的主要沙尘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对沙通量、尘通量和垂直积分质量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仍需改进陆面参数和沙尘气溶胶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68.
运用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离散特征明显,热点区相对稳定,中部长吉地区是热点,东西两端始终是冷点或次冷点的低值簇;新型城镇化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突出,热点区跃迁幅度不大,1995-2003年呈团块状聚集于吉林省西部地区,2003-2012年呈现“双组团”结构;新型城镇化格局演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延续性,空间自组织性增强,均质度有所提高,“中高周低”的极化现象愈发显著,大城市的辐射涓滴作用减弱。最后,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区域战略政策和经济产业基础探讨新型城镇化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69.
利用2D/3D地震数据及钻井资料,详细解剖了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沉积背景对琼东南盆地大型轴向峡谷体系形成和演化的控制.晚中新世以来的大规模海平面下降导致了陆坡区的沉积物易发生失稳,从而为中央峡谷体系沉积充填提供了物源.峡谷内部的2套沉积物:浊流沉积体和块体搬运复合体,分别来自西北部物源和北部物源,不同部位沉积物供给能力的差异,导致峡谷内部表现出不同的充填结构和样式.11.6 Ma时期构造变革事件为峡谷的形成提供了构造背景,盆地东部形成的轴向"限制型"小型盆地可视为中央峡谷体系的雏形.5.7 Ma时期红河断裂带右旋走滑的活动,将增强莺-琼盆地交界处沉积物的水动力条件,并向浊流发生演变,形成深水浊积水道.南部隆起的存在对峡谷内部充填沉积物起到了"遮挡"的作用.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因素所引起的强烈沉积物供给和盆地东部特殊的地貌特征,引起了中央峡谷体系的"回春",大量垮塌沉积体的发育将进一步加剧峡谷的"负地形"特征.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自西向东不同区段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西北部物源的供给和红河断裂带在5.7 Ma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了头部区域浊积水道的形成和发育;西北部物源、北部陆坡的沉积物供给、构造地貌特征等,控制了峡谷自西向东的运动,并影响了峡谷内部的充填结构;盆地东部11.6 Ma时期的构造变革和长昌凹陷有限的沉积物供给能力是盆地东段中央峡谷体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0.
日本是测地学与地球物理学国际联合会(IUG)最开始的9个成员国之一。IUGG成立于919年,现在有66个成员国。日本测地学与地球物理学国家委员会是作为日本科学委员会180个联络委员会的一个成员而成立的,其作用是为了商讨地学的重要性,为了执行在测地学和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方面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