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Asian dust storm (AD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March 20,2002 in Beijing,China. High-resolution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etector (FESEM-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orph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s,number-size dis-tributions an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s of ADS particles. The mineral particles were major compo-nents in the ADS samples,accounting for 94% by number. The XR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ust particles were dominated by clay (40.3%),and quartz (19.5%),followed by plagioclase (8.4%),calcite (7.5%),K-feldspar (1.5%),hematite (0.9%),pyrite (0.9%),hornblende (0.4%) and gypsum (0.3%),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noncrystalline materials (20.3%). Clay minerals were mainly illite/smectite mixed lay-ers (78%),followed by illite (9%),kaolinite (6%),and chlorite (7%). In addition to these main minerals,FESEM-EDX also detected some trace minerals,such as dolomite,pyrite,thenardite,as well as heavy minerals represented by rutile,ilmenite and apatite. 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2002-03-20 Asian dust storm and the Saharan dust plumes were similar but the clay mineralogy showed a great distinction,with the illite/smectite mixed layers being common in the Asian dust storm but illite being common in the Saharan dust plumes.  相似文献   
342.
六盘山盆地形成和改造历史及构造应力场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盘山盆地夹于鄂尔多斯地块、青藏地块和阿拉善地块之间,在中国大地构造体系中处于独特的构造位置。基于野外变形分析与断层滑动矢量构造应力场反演,初步确定了六盘山盆地形成与构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成盆过程和后期改造过程2个大的阶段。早白垩世早期,受到区域近E-W向引张应力作用而发生断陷,盆内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河湖相六盘山群;早白垩世晚期在NW-SE向挤压下,断陷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局部地区褶皱回返,六盘山群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褶皱变形,继而盆地开始了长期的隆升剥蚀作用。晚新生代,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六盘山盆地先后经历了NE-SW向和近E-W向挤压应力作用,盆地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变形,六盘山快速隆起。六盘山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不仅为研究周缘地块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提供构造地质依据,也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3.
植被指数差异在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2002年春季降水和土壤墒情及NOAA/AVHRR气象卫星资料,分析了不同年的植被指数差异与同期降水量和土壤相对湿度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年际间植被指数的差异可以明显地反映作物受早程度的差异,此方法可以用来定性地分析年际间的干旱程度和受早范围。  相似文献   
344.
2009—2013年间在轨运行的GOCE(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器)卫星似乎已经淡出科学界的视线,然而,这颗曾经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绘制了地球重力场的卫星,对其数据的分析帮助科学家发现南极东部冰盖下存在古老的稳定地块,并且可以与过去相邻的印度和澳大利亚连接起来,是所谓“消失的大陆”。  相似文献   
345.
346.
康乐县地处甘肃东南部,位于洮河流域下游,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以康乐县境内的20条典型泥石流沟为例,选定10个主要影响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指标,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做出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的泥石流沟多达11条,占到总数的50%以上,建议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347.
IINTRODUCTIONReservoirsedimentationisannuallydecreasingconstT[lctedworldwidewaterstoragebyanestimatedonepercent(Mahmood,1987).Lossesinaridregionsaredoubled,reducingtheaverageusefulreservoirlifeto20-30years(Bruk,1996).Atthisrateofstorageloss,hydroelectricityasanenergysourcecanhardlybecalledrenewable(Nordin,1993).Reservoirsaregenerallyfillingwithsedimentmorerapidlythananticipated.Forexample,datafromindiaindicatethataCtllalsedimentdeliveryishigherthanpredictedin24of27reservoirs,rangingfro…  相似文献   
348.
本文通过在广东省湛江市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南木水地区进行地下水探测拟解决当地的生活用水问题.该区域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本文采用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勘探方法,从构造分析出发,选择三个有利区域(分别为A、B、C、区),布设了10条AMT勘探线,共166个测点,进行野外数据.对野外数据进行了一系列预处理、反演和电阻率成像得到各线的剖面图.分析研究剖面图和切片图,确定了三个可能含水的低阻带以及三口钻井的位置.其中C区已经打井取水,出水50 m~3/h,很好地验证了AMT方法在硬岩地区进行地下水探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9.
作为我国最近规划的中国蓝谷海洋高科技开发区,对能源结构有着较高要求.目前,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是最经济最方便的绿色能源途径.鳌山卫研究区,是中国蓝谷的核心区之一,根据地质资料和温泉露头情况推测,该研究区内有可观的地热资源潜力.为探测鳌山卫花岗岩地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该区布设了10条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地下2000 m以浅的电性结构的空间展布形态.勘探结果显示,研究区发育一条走向为N30°E的断裂构造F1,深度约1500 m;同时确定了构造低阻异常中心位置,为下一步钻孔布设提供依据.本次花岗岩区AMT探测,克服了城市人文干扰和高压输电线引起的各种电磁干扰,为类似地区深部地热构造探测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是一次成功的深部地热构造探测.  相似文献   
350.
1. IntroductionThe Nankai Trough region (Fig. 1.1) of southwest Japan is one of the most tectonically complex subduction zones in the world. The subduc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PH) beneath the Eurasian plate (EU) has caused a series of large and great interplate earthquakes.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great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at intervals of 100-150 years along the Nankai subduction zone since the 684 Hakuho earthquake (Fig. 1.2). However, a large earthquake (M>7.5) h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