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的实际调查以及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结合古地磁和ES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古格组4.4-2.74Ma的沉积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4.4Ma象泉运动以后,札达盆地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沉积环境由前期河流相沉积向湖相沉积转变。形成了厚度达500余米的古格组沉积,反映札达古湖沉积由滨湖-浅湖-半深湖-滨浅湖阶段的变化,即湖泊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其发育过程与晚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2.
最优子集回归模型在低纬高原雨季开始期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万诚  郑建萌  解明恩 《气象》2000,26(11):24-26
将所有可能子集回归模型用于云南雨季开始的预报试验,选取有实际预报意义的500hPa、海温头年1~12月及同年1~3月网格点资料作为共同影响因子,分别与云南各站降雨量建立最优子集回归模型,对1998年、1999年的雨季开始期雨量进行独立预报表明:模型预报准确率优于逐步回归模型。从实况检验来看,效果较好,前期1~3月预报因子和模型适合低纬高原降水预测。  相似文献   
643.
本文以西藏地区的冰雹灾害为例,在充分分析西藏地区气候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利用1981~2015年39个气象站冰雹资料研究了该地区冰雹的分布形成机制,根据灾害发生理论,从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承灾体的易损性等三个方面选取了地貌、灾害频率、人口、社会经济的评价因子,应用聚类分析法建立了气象灾害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数学模型;运用Map Info Professional软件,通过对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操作得到各种灾害的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层,再经过图层叠加、斑块合并以及等级划分等操作,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风险分区。最后在Ma Info Professional软件查询功能的支持下,实现通过点击任意一个区域,显示该区域的冰雹灾害风险情况,对人影防雹作业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可为政府防灾减灾的决策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44.
本文以全球发达国家近100年的铅消费历史为研究基础,剖析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典型国家的铅消费轨迹,拟合了典型国家人均铅消费量的曲线方程,发现其都具有“S”形消费规律.在此规律基础上,标定了铅消费三个关键点:起飞点、转折点、零增长点,并给出了各个关键点与产业结构、城市化、汽车工业发展之间的内涵解释.运用“S”形消费规律,对中国未来20年的铅需求进行预测,预测了中国铅需求峰值位置,及对应的铅需求量,预测结果显示:2022年前后中国铅需求达到峰值,届时铅需求量约为590万吨,人均铅需求量为4.13 kg,随后铅消费开始缓慢下降.本文在中长期尺度上对中国铅需求进行定量预测,为我国未来铅资源开发规模与冶炼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宏观背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45.
不同湖泊盆地构造以及流域水文过程的差异导致湖泊沉积物粒度的指示意义有所不同。文章以云南程海表层岩芯为研究对象,分析取自不同水深的表层岩芯沉积物粒度(1 cm、5 cm以及137Cs-峰层位)和碳酸盐含量(2cm、5cm以及137Cs-峰层位),探讨其与水深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对垂直钻孔岩芯粒度的分析,并结合过去50余年来的湖泊水位记录,探讨沉积物"粒度-水深"在时间尺度上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沉积物平均粒径和水深呈显著反相关关系,即程海沉积物平均粒径随水深增加(减小)而变细(变粗),且该"粒度-水深"空间分布模式得到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空间分布规律的支持;2)在时间尺度上,水深的时段沉积物粒度细,水浅的时段沉积物粒度粗;与"粒度-水深"的空间关系一致。我们推测上述"粒度-水深"的时空变化关系与湖泊面积变化导致的采样点与岸边/河口的距离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程海近千年的沉积物粒度与水位变化关系: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粒度偏粗,程海处于低湖面;小冰期程海沉积物平均粒度偏细,对应于高湖面。上述基于"粒度-水深"关系推导的水位变化与我们前期基于岸边地质证据得出的水位变化,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水位变化一致,验证了本文获得的"粒度-水深"关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46.
647.
土屋铜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斑岩铜矿床,其独特矿床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已经引起国内外地质学界和矿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详细叙述该矿床的地质背景,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对矿床的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深部来源特征,而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受到上地壳物质一定程度的混染; 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天水和岩浆水的混合仅为少量; 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但盐度较高; 含矿斑岩体是多次脉动式侵位的,成岩时代主要集中于早石炭世(367~358Ma); 成矿时代为晚于成岩时代(347.3±2.1 Ma~322.7±3 Ma)。  相似文献   
648.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评价研究:以苏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枫  章锦河  王培家  魏国恩  储光  曹禹 《地理研究》2021,40(9):2476-2493
集成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安全评估等多种方法,构建并评估了苏州市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显示:①2017年苏州市区食物供给、淡水供给、空气净化、涵养水源、碳汇服务、旅游休闲、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等服务分别为32795.94元/hm2、686.6 mm、283.68元/hm2、28.62mm、86.99t/...  相似文献   
649.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和K干旱指数,分析了夜郎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干旱背景,运用干旱年份(2009年11月—2010年3月)的4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重点分析了夜郎湖植被对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并探讨了极端干旱事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夜郎湖水库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变冷变干的气候特征,1995—2012年间气温呈显著变冷的趋势(R2=0.54,P<0.05),而年降水量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R2=0.42,P<0.05)。2009年是夜郎湖自1995年以来降水相对稀少,同时也是干旱最为严重的年份(K<0.6)。(2)当水库的K干旱指数小于0.4(特旱)时,NDVI和植被面积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即表现出大范围的缺水性死亡,干旱开始时水库对周边植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之后水库调节能力下降,植被生长受到极度抑制,出现大范围的死亡。而水库水面因受到蒸发量增大与降水量减少的影响,水分逐渐丧失,面积呈逐渐递减的特征。(3)湖泊生态系统在面对特大干旱时植被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差,地表水极其缺乏,植物根系无法获得维持其生存的水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而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650.

什多龙铅锌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都兰地区,矿体主要赋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其次也赋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体中的构造节理裂隙蚀变带内。该矿区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成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的深入研究。在详细矿区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选取了9件矿石中的金属硫化物样品开展激光原位S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δ34SV-CDT值在4.80‰~6.80‰之间,均值为6.20‰;方铅矿的δ34SV-CDT值在4.00‰~5.50‰之间,均值为4.93‰,表明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既具岩浆硫的特征,又有围岩硫的加入。通过对矿石原位S同位素特征分析,并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地质演化背景等特征,本文认为什多龙铅锌矿形成于俯冲构造背景,为与印支期中深成壳幔混合型花岗质岩浆、碳酸盐岩围岩、构造裂隙及流体混合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根据赋矿岩石的差异又可分为矽卡岩型及岩浆热液脉型两种矿床类型,并共同构成了一套接触交代—岩浆热液充填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