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我国现代矿床地质学的起源和解放前的发展概况现代矿业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国外地质学理论的引进是中国矿床地质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留学国外的最老一辈地质学家起了传播国外理论,发展我国地质学的作用,他们都是探讨我国矿床学的先锋。翁文灏(1920年)著《中国矿产志略》和章鸿钊的《石雅》都有创见,是应用现代地质理论并结合历史考  相似文献   
62.
热液矿床研究的重要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克俭 《湖南地质》1991,10(2):115-127
近几十年来热液矿床领域的重大发现和进展有:格朗松的水在花岗质岩浆中的有限熔融实验,氢、氧等稳定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应用和非岩浆热液水的确定,蚀变过程中成矿元素活化和富集,海底现代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现,很多热液矿床中富钙流体包裹体的存在,岩浆热驱动对流循环成矿模式的提出等。作者研究了与岩浆作用密切有关的典型热液矿床的矿源、水源和热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这些矿床周围都存在较大范围的成矿元素降低场,且降低场中释放出的成矿金属量与矿床储量大致相当。这表明,成矿金属来自围岩。根据矿石矿物和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值,矿床周围较大范围全岩的δO~(18)明显下降,许多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富钙特征,热液矿床分布与地层或岩石的透水含水性密切相关等,得出了热液水以表水为主的结论,大陆环境的热液水以大气水演化而成的各种地热水为主。热液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与之相邻的岩浆或岩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源热液成矿模式,总结出矿床沿矿源、水源和热源产出的分布规律,还阐述了热液矿床预测准测和方法及三种源的标志。  相似文献   
63.
热液矿床的负晕和地球化学场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克俭  王立本 《地质学报》1992,66(4):350-361
热液矿床原生晕以往都被视为正晕。近年来虽已提出原生晕包括正晕和负晕,但由于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原生晕的研究几乎仍局限于正晕。作者为研究矿质来源,对一批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夕卡岩型和脉型等大型热液矿床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矿床的正晕外围都有成矿元素负晕。根据研究结果还提出了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系,即以矿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矿化场、正晕场、降低场和背景场。  相似文献   
64.
沙棘是新疆伊吾县的特色产业,沙棘的优质高产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品质认证是一个新兴产品,通过开展沙棘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将有利于保护特色种质资源、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利用伊吾县1991—2020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和2010-2021年池镇区域自动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沙棘发育期资料,根据沙棘的生长习性、种植区气候适宜性和管理状况对品质影响的分析,构建沙棘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伊吾县种植的特色气候品质的沙棘进行了认证和评价。结果表明,2021年伊吾县沙棘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65.
西北区中东部2000年与2001年秋季连阴雨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纾  章克俭 《气象》2003,29(2):34-38
2000年和2001年秋季(9—10月)西北区中东部——陕、甘、宁、青四省连续两年出现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连阴雨天气。分析了500hPa和100hPa的环流特征及海温,特别是西太平洋副高和海温对秋季连阴雨的影响,总结出西北地区连阴雨出现时亚欧500hPa候环流的几种分型及它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66.
从当前通讯与计算机系统的防雷实际出发,指出了接地技术在防直击雷和感应雷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从接地布线结构、接地引下线长度确定、信号线的屏蔽接地处理以及接地体的选用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通信与计算机系统中的防雷接地技术。  相似文献   
67.
卫星探测信号包含大气中分子和粒子的散射贡献以及地表反射的贡献,在陆地上空二者的贡献相当,并且陆地地表反射率在时间和空间上极度不均一,因此,很难区分二者的各自贡献从而定量提取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射率,陆地上空气溶胶的反演也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而高分辨率卫星资料如TM5的可见光通道能够很好地区分云和云下阴影,如果云是不透光的,在阴影上空,卫星信号仅包含大气散射贡献和地表漫反射贡献,而在邻近的非阴影区上空,卫星探测信号还包含地表直接反射的贡献,根据这个原理,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分析了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上空卫星探测的辐射量差别与地表反射率和大气气溶胶的关系,提出一种利用云下阴影来同时提取阴影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射率的单波长反演方案,并对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散射相函数,测量精度以及地表反射率的不均一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68.
九江—瑞昌地区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江西武山铜矿床为实例,探讨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某些方面的问题。同熔岩浆同化大量古老基底岩石物质后,侵位至浅层时驱动地下水循环,造成志留系围岩即矿源层的广泛钾硅化蚀变和退色,出现成矿元素近矿地球化学降低场。其中析出的铜质随热液循环系统流经斑岩体中心而被加热蒸发浓集,形成含矿热液,并在有利成矿部位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文中强调了钾化蚀变在铜质迁移富集和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含矿热液钾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铜质又可直接在斑岩体中沉淀形成斑岩铜矿。古铅和古锶同位素、氢、氧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有力支持了这一推论。  相似文献   
69.
70.
火岩 《岩矿测试》1983,(3):181-181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了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会议由岩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其韩同志主持,地质矿产部区调处处长陈克强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分类命名小组成员和扩大会代表共三十人,其中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南京地矿所、治金部地质研究所、二机部铀矿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和地质矿产部区调处,以及浙江,福建、安徽、广东、新疆和甘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