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俊  潘玉君 《地理学报》2012,67(8):1149-1152
北京大学唐晓峰的著作《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以下简称《从混沌到秩序》, 内引此书只注页码) 已出版近两年[1], 国内也已有过一篇书评[2]。但就笔者所能解读来看, 该书实在是一部论述中国古代“地理思想”的好书, 对于认清中国古代地理思想的特质、理论体系, 以及中国历史进程的地理思想基础, 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尤其是人文地理学, 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而, 拙文非常赞同爱德华·苏贾(EdwardSoja)所主张的建构性评论[3], 以述带评, 推荐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33.
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最新的一部颇富创建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反映了地理学发展的集成研究战略方向.尽管受其任务和受众的影响,报告话语表现出过度重视技术和工具,但其提出的建设地理科学这一议题切中了当前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也在技术和工具这个“任务”方面尝试相应的建构工作,相伴的重要工作是给出了地理科学未来10 年的11 个优先研究领域.报告后来的评论则重新发掘并弥补了该报告的某些不足,说明了该报告“深度”的一面,尤其是地理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与该报告及其评论相比,中国建设地理科学的主张具有如下特点:① 学科体系庞大、层次分明、范畴严密;② “学科”与“任务”明显平衡;③ 有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方法论;④ 初步显现深远的、连锁的影响.《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及其评论,以及中国地理科学建设表明--跨学科的地理科学是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① 地理学正走向或走入集成研究的“大科学”阶段;② “学科”与“任务”平衡是地理学自身发展及应对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的必然要求;③ 未来地理科学建设应当是具有科学人文主义的学科体系、方法论、技术和工具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34.
基于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4个方面,对云南省和所有16个市州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选定区域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佳贵等著名学者所构建的判断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标志值作为判断云南省和各市州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法合成法来构造计算反映云南省和各市州工业化进程的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判断云南省和各市州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分析出云南省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分异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制定战略政策以及空间管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板块,是学生地理理论和地理事实结合的阵地,对学生地理方法、地理视角和地理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透彻和深入地讲好高中区域地理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研究的.本文从区域认知的视角出发,分析区域地理教学的研究价值和路径,将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归纳为:①空间尺度划分,界定理论适用范围;②时间向度划分,力求历史与逻辑的同一;③概念梳理,为地理学思想引入提供前提保证;④地理学思想的引入,既是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能力的最高体现.通过以上四个模块,力求全面而深入的讲好区域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地理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城市化质量与土地城市化质量两方面,构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2016年相关数据为支撑,定量计算云南省多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度、综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度,并根据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类型和对比类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在GIS技术支持下,分别以2007年和2016年为时间节点,揭示不同时段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特征看,云南自2010年起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土地规模扩展过快,存在造成空城的风险;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趋势良好,逐步进入协调阶段;从空间格局特征看,呈现以昆明为中心,从中部“协调型”逐步转变为边缘“失调型”的空间格局;土地城市化滞后型数量少,且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滞后型数量多,广泛分布于滇东、滇西、滇南和滇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各市(州)协调发展状态分属协调阶段、磨合阶段和失调阶段,协调发展对比类型空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