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3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前言     
肖序常  潘桂棠 《地质通报》2004,23(5):411-412
本期是综合报道青藏高原1:25万区调成果的第二本专辑,当我尚未深入综合研究先期青藏高原区调成果专辑之际,在编辑部同志辛勤、高效工作下,这第二本专辑又呈现在我的面前。它集中反映了近几年来地调局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等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南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进一步系统和深入地认识青藏高原地质作用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域主要结合带和断裂带时空分布的查证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建立区域构造格架提供了基础资料;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和大量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获得,为探讨藏南基底的形成机制、折返过程提供了新资料;一些地层及大量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确定,为区域地层系统的建立、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一些岩浆岩岩石类型的发现及大量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获得,为建立区域岩浆岩的时空格架和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资料;重要不整合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的确定,为区域构造-岩相古地理恢复和沉积盆地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区调成果,为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演变和古大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人文古迹、生态环境、旅游地质等方面取得众多进展,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古人类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矿产资源调查取得众多新发现,为开展重要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本期是综合报道青藏高原1∶25万区调成果的第二本专辑,当我尚未深入综合研究先期青藏高原区调成果专辑之际,在编辑部同志辛勤、高效工作下,这第二本专辑又呈现在我的面前。它集中反映了近几年来地调局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等情况下于较短期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了战斗在高原上地调队同志们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值此我向奋战在青藏高原的地调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本专辑涉及地区与内容更加广阔,从南缘世界屋脊之巅到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无人区”———可可西里地带都提供了宝贵的多方面的地质实际资料;获得的新进展、新…  相似文献   
14.
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龙游地区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其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但目前人们对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了解不多.通过对其中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将这些岩石可以分为3种类型:“N-MORB”型、“T-MORB”型和“E-MORB”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岩石成岩环境的多样性表明龙游地区的变质岩实属一套构造混杂岩,形成过程与古大洋地壳的俯冲、消减有关,这也为龙游榴闪岩的产出、定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16.
国外花岗岩体构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全球洋-陆转换中的特提斯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8.
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沿——大陆边缘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边缘是指大陆和洋盆之间的广阔地带.从六十年代以来,它一直是海洋地质的重要研究对象.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其位置特殊,又成为大陆地质和海洋地质的重要研究课题,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代造山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当代造山带研究正从以往以阐明板块运动历史和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为主,转向并进入到了阐明造山带岩石圈及其之下地幔系统中各层圈相互作用过程和动力学的新阶段,大陆动力学正成为造山带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造山带研究正围绕着下列前沿问题展开工作:(1)碰撞后的造山过程:拆沉作用、伸展垮塌和深变质岩剥露;(2)造山带之下地幔的结构和演化;(3)壳内软层的性质和动力学作用;(4)造山带地壳的精细构造和演化;(5)巨量花岗岩的成因和侵位动力学;(6)沉积作用与造山过程:根据沉积特征对造山过程、造山事件的恢复再造;(7)新元古代超大陆。  相似文献   
20.
汤家富  肖庆辉 《地质论评》1987,33(2):129-137
江西省武功山东段发育了两类不同型式的剪切带,即北北西向平移剪切带和东西向韧性推覆剪切带。它们是形成于同一时期并具有相似的变形特征,都发育有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圆锥状-剑鞘状、舌状-饼状鞘褶皱和a线理以及强烈的片理化带。表明它们是在同一应力场中变形的,两者之间以转换断层为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