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司Redta 002自动归算速测经纬仪是一种可以直读水平距离的精密视距仪,适合城市街道、丘陵山区、狭谷地带的导线测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国外次生晕工作中的两个问题,即景观地球化学在次生晕中的应用及非残坡积物覆盖层次生晕的研究.一、景观地球化学在次生晕中的应用(一)所谓景观地球化学,即研究地壳表面各种介质中(土壤、水、植物、各种堆积物),元素的分配、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并阐明其原因.根据气候、土壤类型、植被、水文、地形及地貌、岩性、元素存在形式及迁移形式等因素,划分为各种景观单元及各种亚类.次生晕的控制因素和不同单元景观的控制因素基本是相同的,或者说:一定的景观单元和亚类,应该具有一定成因类型和发育规律的次生晕,以  相似文献   
13.
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大面积连续分布,是未来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接替领域。提出了页岩层系油气的地质内涵,即烃源层系生成、滞留或就近聚集在生烃层系内部或紧邻生烃层系的致密储集层中,利用新技术可实现工业开采的连续分布油气资源,包括源储一体型和源储紧邻型两种资源类型。鄂尔多斯盆地是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的有利发育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源储接触面积大,页岩油气、致密油气主要在源内或近源大面积连续分布,具有“普遍含油气、储层致密、低压、低丰度”的典型地质特征,具有稳定平缓的构造面貌、较高成熟源岩广布式生排烃和大面积致密储层叠置分布的有利成藏地质背景,致密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生烃中心和厚层砂岩分布共同控制,页岩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富有机质页岩规模、热演化程度、天然裂缝等共同控制。随着页岩层系油气的深入勘探开发,以大面积连续分布为标志特征的页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将深入发展,成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下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气温梯度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大气折光改正的模型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一、前言 如何克服三角高程测量中的大气折光影响,目前仍然是国内外测绘工作者致力于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献[1~4]曾经提出过根据测程中的气温梯度进行大气折光改正的设想,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直接量取测程中的气温梯度存在相当的难度.如果能找到一种根据测程两端点处的气温,间接推出测程中的气温梯度,进而对三角高程测量进行折光改正,既符合折射理论,又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将是有意义的.本文从分析近地层温度与高度的关系着手,对大气折光改正所可能依据的气温与高度关系模型的适用性加以分析,之后推导出根据测程上不同特征点的气温梯度拟合二次曲线得到的大气折光改正的几种计算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选择使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总结老矿区化探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地球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任务。根据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和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建立“矿田地球化学找矿系统”。制定了整体研究、地球化学和化探相结合;整体规划、逐年计划、建立完整的地球化学场;分层次、按程序、环套施工、有序过渡、灵活配套的研究及施工方针和方案。以个别矿田为案例,说明经系统化后的矿田地球化学找矿系统,其功能优于传统的矿区化探。  相似文献   
16.
分散流和次生晕是化探普查的两种主要方法,所采的样品是经过长期表生风化作用的产物,它包括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由于各种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以及由气候、植被、酸度、地形、地表堆积物来源等所制约和组成的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各种元素的富集介质、层位、粒度、主要载体、存在状态、元素行为等都不同,因而必须有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手段,才能取得最清晰的、所需要的地球化学异常.从六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研究相应条件下各种次生异常的发育特征,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法,扩大了化探工作领域,提高了找矿效果.如加拿大,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结合本国冰碛物和湖泊发育的特点,研究了次生异常的发育特征和机制,制订了  相似文献   
17.
1985年4月27日到5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第十一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沦会,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位代表参加(苏联及东欧等国未派代表参加本届会议)。会议包括专题讨论,大会宣读论文,参观试验室、成果展览及测试展览等内容,会前会后还组织了地贡旅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和成果摘要共98篇,大会宣读了论文55篇。综合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化探各种方法的进展,特点和动向(不包括苏联)。  相似文献   
18.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神木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和延安组的9个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以及煤灰常量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成煤环境条件对煤样性质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聚煤体系煤灰中常量元素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直罗组和延安组不同聚煤体系中煤的灰分产率、矿物含量和有机C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从延安组Ⅱ、Ⅲ、Ⅳ单元...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开始到2000年,为适应冶金工业的发展,化探工作肩负着十分繁重而艰巨的找矿任务.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化探在寻找有色和贵金属矿床方面的优势,为冶金工业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矿物原料基地.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开创冶金地质化探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一、近几年冶金地质系统的化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执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來函照登     
編輯同志: “地質与勘探”第15期所刋於應用金屬量測量的初步經驗上一文,我有如下更正,希在近期予以刋出。 1.关于点線距离問題原文为“测線距离不可大于有意义的矿體估計長度的0.9倍,测点距离不能大於有意义矿体估計寬度之半”,應改为“测線距离不可大于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