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642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64年   15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地下水资源具有相对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可就地开采取用的优点,是城乡最好的供水水源。本文对吉林省地下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前景等作了介绍,供省内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8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晋东南太原组下部黄铁矿矿石和煤岩中的黄铁矿,发现许多原始莓体保留着形成时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原始莓体大多数为硫磺细菌化石,少数由胶体形成。本文对莓体的成因、特征、形成环境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3.
本区为具有超大型多金属资源潜力的成矿集中区。成矿受太平洋板块构造影响。矿床类型有斑岩型、次火山热液型、矽卡岩型,它们为具有成因联系的不同深度、不同地质环境下的产物,统称为斑岩成矿系列。总结了宏观、微观综合找矿评价标志,建立了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84.
本文阐述了激光自动观测仪测量原理及结构特点,并且介绍了它在大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土壤湿度测量方法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分析。研究了进一步改进恒温称重法的可能性;提到了湿度测量中应用“核磁共振”法的可能性;对适合线路观测需要的轻便湿度表的研究,例如很有前途的介电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
我们较充分地研究了本区主干断裂,次级构造、火山机构、多旋回火山岩浆活动以及热液蚀变的控矿作用,深入讨论了斑岩系列矿床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矿化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标志,特别是发现并总结了稀土元素评价标志。对全区16个岩体及物、化探异常逐个比较判别,按含矿性分为四种类型,从而圈定了靶区。其中3个点已获生产验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7.
《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五周年,通过宣传贯彻,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矿的法制观念,推动了各项矿管工作的开展,依法办矿的矿山取得了采矿权,非法采矿的小矿山被关闭,违法行为受到查处,矿管部门的声望越来越高,促讲了依法治矿。宣传贯彻《矿产资源法》要领导首先学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宣传队伍,采取多种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教育。我国、我省面临矿产资源形势是严峻的,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仍存在,要继续深入宣传贯彻《矿产资源法》。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讨论了钻井开采动态对自流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影响。通过对吉尔吉斯伊塞克阿塔和扎拉尔阿巴德热矿泉产地水文化学动态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钻井人为开采的变化造成含水介质压力和应力的重新分布,同时导致自流泉化学成份的变化;详细分析了泉水中重碳酸盐离子、氯离子、碳酸盐离子、硫酸盐离子、钾离子以及二氧化碳等主要宏观成份的变化情况。作者认为,出现地下水化学成份变化的范围相当宽。这些效应视流量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而且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各具不同的特征。其机制可能是水文地球化学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文章还提出了将此项研究用于探索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