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亚曾,字予仁。河北蠡县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入地质系,1923年毕业。旋即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同时亦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助教。1928午升任地质调查所技师。1929年与黄汲清到陕西秦岭及四川作地质调查。9月,与黄分头进行工作。他去了云南东北部。11月15日赵亚曾在昭通县闸心场被持抢行劫的土匪杀害。  相似文献   
62.
丁文江     
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字在君,1887年生于江苏泰兴.1902年,他留学日本,1904年转赴英国,191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取得了动物学与地质学双科毕业文凭,旋即经海防回国.归国后,他先赴云南、贵州、湖南等  相似文献   
63.
田奇■     
著名地质学家田奇(王隽),字季瑜,原籍湖南大庸县,土家族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后从李四光,葛利普教授专修地质学.192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在北京地质调查所任实习员、调查员.1927年回湘,参与创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工作.他曾历任该所技士、技正、主任、所长,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28~1930)、湖  相似文献   
64.
正书香世家天才少年程裕淇,1912年10月7日出生在浙江嘉善县一个塾师之家,其父程成鉴是晚清秀才、贡生。程裕淇5岁就读于程氏私立的秉义小学,到上高小时,进入了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当时课业非常繁重,但他在父亲的督促和年长他五岁却与他同班姐姐的帮助下,他不仅跟上了学习的进度,而且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他父亲不仅要求他完成课堂  相似文献   
65.
今年是地质学界一代宗师、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汲清先生诞生115周年。为纪念这位对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历史性贡献的地学大师,我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黄汲清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地质学大家,他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创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勘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突出业绩。黄汲清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和科学事业,他的爱国无私的奉献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尊敬、怀念和学习。限于篇幅,本刊将分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6.
今年是地质学界一代宗师、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汲清先生诞生115周年。为纪念这位对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历史性贡献的地学大师,我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黄汲清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地质学大家,他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创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勘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突出业绩。黄汲清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和科学事业,他的爱国无私的奉献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尊敬、怀念和学习。限于篇幅,本刊将分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7.
热忱地祝贺著名地质学家、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古地理学报》编委、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崔克信先生百岁华诞!崔克信先生,字子成,1909年7月7日生于河北省井陉县。1935年,崔克信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即考入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1936年初,调查浙江长兴的石油及煤田地质。又与该所潘钟祥一同调查了太湖地质,后来,与潘合著了《无锡太湖附近下石炭纪地质述略》一文,发表于当年刚创刊的《地质论评》1卷4期上。1937年夏,崔克信升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佐。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他随该所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又迁到四川重庆北碚,并随新任所长黄汲清在四川自贡、威远、乐山、峨眉等地调查地质、盐类矿产及石油天然气矿产等。1939年4月,崔克信与程裕淇、周德忠一起去新建的西康省调查地质矿产。他们在康北泰宁、道孚、鱼科、炉霍、甘孜、瞻化等地调查地质及砂金矿、铁矿等,取得了很大成绩。后来,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康金矿局请求借调崔克信至该局工作。崔克信在鲜渠河流域渣坝地区发现重要的砂金矿,使金矿局扭亏为盈,获全局上下之赞扬。1941年初,崔辞去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技佐职, 改任西康省地质调查所技师。1946年,他任西康省地质调查所代所长,不久任所长,一直工作到1950年,前后达11年。他取得的工作成果主要有康定锦盖坪、道孚渣坝、泰宁附近、雅江附近等地的砂金矿地质报告、《康藏地质图集》、《康藏地质志》等。另外,他在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方面也很有贡献。他于1944年在《西康经济季刊》上发表了《神秘之邦——木里》一文,介绍了该区自然地理景观、风土人情及落后的封建土司制度,并建议把木里所辖的广阔地域(康藏高原东南角)从盐源县分离出来,另立木里县。解放初,西康省人民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成立了木里藏族自治县。他于解放前夕编出了《1 ∶20万西康东部地质考察路线图》,申报馆曾用来编图,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他解放初期编的《1 ∶50万康藏路线地质考察图》,被重庆军管会测绘科所采用,修正了当时的康藏高原地形图,得到使用单位好评。并且,康藏地名大都采用了他的译名。1950年初,大西南解放后,崔克信被调到重庆西南地质调查所工作。1951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工作队,进藏工作两年多,取得了丰富的路线地质矿产资料。1955年,他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并奉派去该所与石油工业部青海石油管理局及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青海柴达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队,出任队长两年,成绩优异,晋升为研究员。这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有:《青海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柴达木茫崖区石油勘探方案》、《柴达木冷湖区石油勘探方案》等。1958年后,崔克信调往科学出版社及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任编辑及学术指导等。1973年,他重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倡议编写《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他应邀从事编撰《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并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 古地理(下册)》。他还单独或与人合著发表了《中国大陆的形成与发展》(1982)、《中国震旦纪至二叠纪古气候》(1984)、《华南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环境探讨》(1987)、《庐山冰川现象之观察》(1989)、《川西高原砂金矿床形成规律》(1989)等。1986年,77岁的崔克信先生申请到了“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课题,并联络了5个单位9名副研究员以上人员,组成科研群体,开展研究工作。后来,虽然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不顾年迈体衰,坚持工作,终于在2002年93岁高龄时完成了研究任务。其最终研究成果《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于2004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计有古地理图19幅(早震旦世至晚三叠世),地壳运动演化图4幅(前寒武纪、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说明书84万字。《科学时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古地理学报》等报道了这一成果,颇受各界好评。1999年2月,《古地理学报》创刊,他即担任编委至今。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我是怎样走上古地理学研究道路的》一文,积极地促进了《古地理学报》的创刊和发展。而今,年届百岁高龄的崔克信先生依旧神清气爽,老当益壮,还在关心祖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还在惦记他早年辛勤收集的青康藏高原地质资料,希能继续整理研究,做出新的成绩。
再次敬贺崔先生百岁华诞!敬祝他健康长寿!全家幸福!
潘云唐撰稿)  相似文献   
68.
69.
本期《科海钩沉》栏目配发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科学史教授、"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荣获者潘云唐撰写的、介绍中国地质学一代大师尹赞勋先生生平事迹的特约稿。该文原是为纪念尹赞勋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而作,文稿较长,将分两期刊出。尹赞勋(1902-1984)是"中国地质科学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卓越成员"(本文语)、法国里昂大学博士,回国后历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师,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副所长、代所长。解放后,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前身)第一副主任、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副院长兼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70.
潘云唐 《地质科学》2008,43(3):623-624
崔克信先生字子成,1909年7月7日生于河北省井陉县库隆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8月至1939年10月在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和技佐,曾在江浙川等地进行地质调查,1936年与潘钟祥合著了“无锡太湖附近下石炭纪地质述略”一文,发表于当年刚创刊的《地质论评》1卷4期上。1939年4月,崔克信先生赴新建的西康省泰宁、道孚、鱼科、炉霍、甘孜和瞻化等地调查地质及砂金矿、铁矿等,取得了很大成绩。受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康金矿局之邀,他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12月任西康金矿局副工程师;1941年1月至1950年5月任西康省地质调查所技师、代所长和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