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561篇
地质学   448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湖原为钱塘江口的海湾,北面的宝石山和南面的吴山原是怀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由于海潮和钱塘江带入的泥沙不断沉淀积厚,终使湾口堵塞而成泻湖,她形成于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今的第四纪全新世。西湖地形南、西、北三面环山,东是冲积平原,西北面由粗面岩构成,南面和西面由砂岩和石灰岩组成,其中尤以石灰岩分布最广。环湖山岩的生成年代远较西湖古老。  相似文献   
92.
93.
各向异性研究是当令地震学研究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三分量地震资料中各向异性的检测是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成果解决地球科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桥梁。本文简要描述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四种主要检测技术,即偏振图法、协方差拒阵法、质,点振动分辨率法及传输矩阵法,并对这四种技术作了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94.
中国西部积雪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韦志刚  罗四维 《高原气象》1993,12(4):347-354
本文利用台站及卫星资料建立了中国西部积雪30年逐月时间序列。该序列是目前资料时间最长、最好的序列,为研究该区积雪月际和年际变化及其影响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中国西部冬春积雪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平均为负相关趋势,与6月降水的相关分布较有规律,冬春多(少),其它地区6月降水偏多(少)。我国西部多(少)雪对6月从份500hPa高度的变化是:高原北边高纬高度降低(升高)及副热地区升高(降低),有(不)利于高  相似文献   
95.
一个适用于气候研究的陆面过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Dickinson等提出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改进和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气候研究的陆面过程模式。文中主要介绍了模式的结构和方程组,最后利用河西地区的观测资料作数值模拟,并与根据观测资料计算的感热和潜热以及观测得到的净辐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式的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结构和地貌形成演变等三方面,论述了豫灵人发现区的地貌。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豫灵人”发现区地壳发展历史和第四系成因类型的分析,提出了“豫灵人”发现区古人化石所在地的中更新统上部地层是本区继续寻找发现古人化石和旧石器的重要地区与地层之一。  相似文献   
98.
80年代后期,我们在豫西地区进行地质、地貌调查中,在豫灵镇下寨村附近发现了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在以后多次进行的表面发掘中,在同一层位中又搜集到砍砸器、尖状器、石片等旧石器20余件,同时还搜集到其它的古动物骨骼化石、蜗牛化石及火烧灰烬等物。  相似文献   
99.
一、前言 1988年7月29日傍晚到30日晨,浙东宁绍台地区罕见的突发性特大暴雨是由于一个在海上发展的热带对流云团移到浙东地区所引起的。过程雨量100毫米以上区域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包括宁波地区西部、绍兴地区东部和台州地区北部;300毫米以上区域面积约为2400平方公里,在三门县北部、宁海、奉化两县的西部和嵊县、新昌两县的东部,具有明  相似文献   
100.
王尧奇  韦志刚 《高原气象》1990,9(3):327-336
本文根据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大气物理状态(大气可降水量和大气浑浊度)的变化范围,利用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了各种大气透明系数状况下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大气质量m=2时的透明系数P_2和m相同时,由于水汽和气溶胶的含量配置不同而引起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差异,在辐射日变程的主要时段(m=1-3)内并不大。于是得到各种透明系数P_2状况下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随大气质量变化的平均关系。不同海拔高度比较,当透明系数P_2相同时,各自的大气物理状态虽然不同,但m相同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基本相同。现有的表征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值和大气质量联系的关系式都不能很好地描述计算结果。根据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随大气质量变化的特性,我们提出了新的关系式。最后,整理了不同拔海高度和不同地理景观的四个日射站(西藏那曲、青海格尔木、甘肃敦煌和民勤)的多年观测资料。经验计算结果与观测值比较,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