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454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20个世纪90年代末起,GIS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GIS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时间被引入到空间分析中来,随之而产生了TGIS,时间的引入为GIS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所研究的就是TGIS技术在近岸海上航行中的应用问题:以电子海图显示系统为平台,在引入潮汐等随时间变化较为显著且影响较大的相关要素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实时水深模型、动态等深线勾绘模型和区域生成模型等与时间要素密切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舰船可航水域表示模型的动态实时快速构建。  相似文献   
62.
根据上海光源工程亚毫米量级的准直精度及严格的安装进度要求,在准直测量过程中,将工程仟务进行分解,制订CPM汁划,对使用到的各种仪器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特点,并对参与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组织,以保证获得优化的效率,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63.
湖南CORS建设的战略构思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湖南CORS建设的背景和需求,结合湖南实际,介绍项目的建设思路,提出较为实际的技术方案和相应关键技术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4.
地震损毁建筑物的高分辨率SAR图像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汶川地震震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SAR)图像的城区建筑物特征,基于实际获取的机载X波段SAR图像,采用电磁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城区的完整建筑和毁损建筑进行三维建模,采用射线跟踪的电磁计算方法和图像域积分的成像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受灾程度的建筑物SAR模拟图像.与真实SAR图像对比分析,提出的算法能够分析建筑物结构变化对SAR图像的影响,模拟主要的强散射点,能有效辅助SAR图像进行城区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65.
海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明海洋循环经济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海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提出了由海洋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海洋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社会层面的海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的海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6.
在总结分析现有复杂断层及倒转褶皱3维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三棱柱(GTP)的3维交互建模方法(岩柱体分区RPBP建模法)。文中定义了岩柱体、界限三角形两个重要概念,RPBP法可以通过构建断层界限三角形,将复杂断层系转化为多个简单断层系,然后采用构建简单断层系模型的方法来实现复杂断层系的3维建模;而对于倒转褶皱,RPBP法则通过构建褶皱轴界限三角形避免数据局部重复和冲突,使GTP建模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便捷可靠地实现含多断层相互切割、倒转褶皱等复杂地质体的真3维建模。  相似文献   
67.
连续降温对大菱鲆成鱼代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连续降温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成鱼血清、肝脏及肌肉能量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作者将大菱鲆从正常养殖水温18℃快速、连续降温至1℃,并在18℃、13℃、8℃、5℃、3℃和1℃共计6个温度点取血采样,分别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以及肝脏中的糖原和肌肉中的乳酸等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温度降低,大菱鲆的血清TP浓度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13℃和3℃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B浓度则呈现升高趋势,在3℃时显著高于1℃(P0.05);血清TC浓度呈现升高趋势,且3℃时显著高于18℃(P0.05);GLU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8℃、5℃、3℃实验组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P0.05);尿素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且8℃时显著高于1℃(P0.05);肝糖原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8、5、3℃实验组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P0.05);肌肉中乳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5℃时显著高于18℃(P0.05);其余指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当温度在18~8℃时,降温对大菱鲆体内代谢影响不大;当温度降到8~3℃时,大菱鲆体内开始出现应激反应;当温度继续降低至1℃时,大菱鲆体内的各种代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综合分析各温度下的代谢指标得出结论,3~1℃温度区间与大菱鲆的生态冰温点比较接近,可以在此温度区间附近进一步进行无水保活的探索,在保证大菱鲆无水运输可行性的基础上优化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68.
在我国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岛等海域,生长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中盛产的棘皮类动物海参,更是令世人瞩目。由于西沙、南沙群岛等海域处于长夏且基本无冬季气候,加上阳光充足,海水温度适中,海底生长着茂盛的海藻和种类繁多的浮游生物,给海参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丰富的饵料,因而盛产的海参种类就特别多,其中梅花参产量较高且最为名贵。据老渔民讲,我国南海产的梅花参是食用海参中最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69.
海坛海峡二维潮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坛海峡为南北狭长型海峡,海峡内潮波属于前进波.本文建立了平面二维浅水波数学方程,利用欧拉-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得到数值解,模型采用随时间变化的动边界技术,成功地模拟了海坛海峡的前进波特征,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计算了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不同时刻的潮流场和潮流平均流速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北部湾口M2分潮高潮时间比南部湾口早约5~6min,等振幅线范围约为2.12~2.15m.海峡内流速分布呈南北强、中间弱的特点,最大流速1m/s左右.  相似文献   
70.
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部陆架海和南海是国防安全的重要门户;位处第二岛链以西的副热带北太平洋既是各国争夺的重要海区,又是我国从近海走向大洋的重要通道.围绕"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如何通过黑潮与我国近海动力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于2007年9月正式立项.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海洋动力学理论,揭示我国近海及邻近大洋动力环境变异机制,提高预测能力,而且也将为维护我国国防安全和海洋权益,为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海洋动力环境保障.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和调整机理;②黑潮与我国近海的能量与水体交换过程及机制;③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与大气驱动力的耦合效应;④我国近海及邻近大洋动力环境变异的可预测性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北太平洋副热带内区环流变异的机理及其对黑潮的影响;黑潮源头变异机理及其对吕宋海峡水交换的影响和黑潮变异机理及其对东部陆架海域动力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