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454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油砂作为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对其形成的地质特征、成矿带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遥感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少有研究。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的理论基础是同一波长位置处的反射率差异及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油砂的实测光谱数据,得到其反射光谱的特征及规律。为实现在Landsat 8OLI卫星遥感影像上对油砂的识别,根据油砂实测光谱的研究,分别提出基于油砂光谱特征和相关性分析的Landsat 8遥感影像油砂识别模式,并将其应用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和马海两个研究区。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油砂找矿靶区圈定是可行的;本文总结出的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油砂提取模式优于光谱特征分析模式;冷湖地区用比值方法进行油砂遥感信息增强效果较好,马海地区则差值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162.
针对垂直摆标定格值普遍存在超限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标定数据的选取不合适,没有消除标定电压差值中的潮汐变化量,本文通过推导、计算,介绍一种新的标定数据选取方法,该方法能够剔除潮汐变化量和一些高频的干扰变化,并编写了标定数据处理和格值计算程序,该计算方法已经得到了武汉地震研究所胡国庆教授的认可。目前,在张家口台、怀来台、阳原台、赤城台投入使用,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标定格值精度。  相似文献   
163.
亚澳中低纬度区域暴雨天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跨越南北半球的亚澳季风区内的暴雨等灾害天气系统为主要讨论内容,分析了影响这一地区的环流和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这对深入了解该区域内季风的影响和降水系统的机理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于预报的改进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4.
针对传统沟蚀监测手段劳作强度大,且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代表性受切沟复杂地形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植被稀疏地区沟蚀变化的地面激光扫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监测方法,形成了一套数据处理与侵蚀量计算技术流程。以河北省官厅水库东岸某大型切沟为例,利用高精度TLS进行两年3期野外监测与点云数据分析。通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及曲面拟合等预处理,生成不同采样分辨率下3期切沟表面模型,并提取地形信息;采用杨赤中滤波推估法计算并比较不同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下的沟蚀量。结果表明:(1)当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与切沟表面凹凸微结构暨石块粒径(2~6cm)接近时,沟蚀量估算值趋于稳定、结果可靠;(2)经侵蚀作用,切沟外壁表面高程整体降低2~20 cm;(3)切沟内壁侵蚀量不均衡,坡度较大处侵蚀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5.
Hyperion高光谱影像中的坏线将直接影响后续应用的准确性。针对Hyperion高光谱辐射率数据的特点,考虑影像中坏线像元与邻近像元在空间和光谱上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局部空间-光谱相似性测度(local spectral-spatial similarity measure,LS3M),以实现对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描述和坏线修复。LS3M由空间和光谱两部分的相似性测度构成,前者为欧氏距离度量,后者组合了Canberra距离和光谱相关角(spectral correlation angle,SCA)。考虑到Hyperion高光谱不同波段的辐射率特性,引入信息熵对SCA进行约束。针对相似像元的邻近搜索问题,引入相似度均值与方差对光谱相似性阈值进行动态调整。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沙漠、草原、森林、城郊、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6种典型场景的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模拟坏线的定量误差分析和真实坏线的定性评价;通过与邻域均值法及常规光谱相似性测度的对比,证实LS3M法坏线修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6.
基于组网观测的那曲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博  张淼  唐世浩  董立新 《气象学报》2018,76(6):1040-1052
利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分析了那曲多空间尺度组网观测的28个站2、5、10、20和30 cm 5个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对比讨论了土壤湿度站点间的差异。分析表明,各层土壤湿度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春季节,20 cm以上土壤湿度随深度变浅而减小。夏秋季节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并分别在7月上、中旬和9月出现两个峰值。10月以后进入土壤湿度衰减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存在协同变化关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发生冻结-融化过程,引起土壤湿度变化。在太阳辐射加热下,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进而影响土壤温度。不同观测站间土壤湿度差异较大,夏秋季离散性大于冬春季。不同季节土壤湿度的日变化存在差异。春季10 cm以上土壤湿度日变化明显,08-10时(北京时)达到最低,19-20时达到最高。夏季土壤湿度日变化较为平缓。秋季2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明显。线性拟合结果表明,1、4、10月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为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夏季,土壤湿度与土壤温度为负相关。站点间土壤湿度变化的离散性表明,多测站才能全面体现青藏高原某区域的陆面状态。文中结果为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湿度卫星参数验证和数值模式参数化提供了多角度的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167.
本刊讯3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文慧到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调研扶贫开发及土地整理工作。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对口扶贫村。红花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总规模为475.67公顷,总投资1080.88万元,建设工期一年,该项目于2015年4月开始动工,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在项目区即将完工的水库旁,李文慧秘书长一边  相似文献   
168.
海图出版数据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海图更新源数据和我国海图出版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利用海图更新源数据实现海图出版数据在服务器端交互式更新和在客户端自动更新的关键技术,并具体探讨了在MicroStation V8系统平台下,通过二次开发的途径实现海图出版数据更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9.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勘探实践表明,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侏罗系油气勘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以古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表露头及地震解释资料研究认为,中生界在古阿拉巴斯套山与古昆仑山间发育一个大的近EW向展布的内陆山间坳陷(古泛茫崖坳陷)。坳陷演化可分为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白垩纪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发育了伸展断陷和挤压坳陷两种原型盆地类型。早、中侏罗世,阿尔金山尚未隆升,为主要沉积区。沉积环境比较动荡,沉积物以暗色含煤建造为主。沉积中心在现今的阿尔金山区,坳陷西北部边界越过阿尔金山区与塔东南地区相通;东北部边界位于阿拉巴斯套山前;南部边界在煤沟—采石岭—黑石山—月牙山一线。晚侏罗世—白垩纪,阿尔金山快速隆升为物源区,开始分割塔东南和柴达木盆地西部沉积。坳陷沉积物以干旱气候下的红色粗碎屑岩建造为主,沉积、沉降中心由阿尔金山区向盆地内部发生迁移,南部边界已迁移至阿拉尔—红柳泉—红沟子—月3井一带。该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人工措施对川中丘陵区防护林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工措施对防护林建设初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保存率,林木生长,林分结构等方面,而这些都与防护林效益密切相关,为此,提出了营建和管理防护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