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纪叠层石纹层中第一次明确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微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微米级别的微生物球状构造,亚微米级的生物颗粒构造以及矿化的席状和片状有机组织。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暗层中微米级球状构造为类似于Coccoid的硫还原微生物,亚微米的球状颗粒一方面是叠层石微生物席胞外聚合物质(EPS)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极端条件下微生物体脱水收缩以后的产物,而片状和席状构造则是矿化的EPS以及微生物膜。通过对亮层和暗层中生物构造、石英、石盐以及方解石矿物的分析,可以确定叠层石的形成过程分为暗层有机主动矿化和亮层无机原地沉淀,其中的暗层矿化则分为上层封闭酸性环境中的光合作用,以及下层相对封闭环境中的硫还原和EPS的降解钙化作用,上部的亮层则主要为原地沉淀无机成因并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暗层中有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地质全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息”一词来源于英国电气工程师D.Gabor(1948)所创建的一种能够拍摄立体照片的技术,这种拍摄技术在记录被摄物体反射光强度的同时记录其光波的相位状态,因此能够记录被摄物体的立体信息,即全息照相。利用全息技术拍摄的照片不仅能够真实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形象,而且这种照片破损后可以用残缺的局部来还原出整体。  相似文献   
153.
根据采集的天然断层泥样品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和吐谷鲁逆断裂带中断层泥进行了显微构造、显微形貌和分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断层泥至少存在三期变形 ;同时断层泥和石英碎粒中既发育有线状擦痕、阶步等典型的粘滑活动显微构造 ,也发育有剪切滑动、定向排列等典型的蠕滑活动变形现象 ,说明了断裂活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断层泥的分形研究表明 ,霍尔果斯和吐谷鲁断裂带断层泥分维值分别在 2 .17~ 2 .6 3和 2 .76~ 2 .89变化 ,分维值与断层运动方式粘滑或蠕滑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 ,断层泥分维值能否作为判别断裂活动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4.
应用多种脑垂体组织学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养殖牙鲆脑垂体各个部分的组织结构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牙鲆脑垂体呈鸡心形,可分为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个部分.前者存在两种垂体细胞:颗粒垂体细胞(granular-pi-tuicyte)和纤维垂体细胞(fibrillar-pituicyte).后者又可区分为前腺垂体(RPD)、中腺垂体(PPD)和后腺垂体(PI),根据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识别以及对各种分泌细胞分泌颗粒直径的测定,在腺垂体可鉴别出六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其中位于RPD的有催乳激素(PRL)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各自分泌颗粒的直径分别为150~360nm、120~300nm和125~250nm;PPD有生长激素(GH)细胞、促性腺激素(GTH)细胞,分泌颗粒直径分别为200~400nm和115~400nm,以及TSH细胞;PI只有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细胞,分泌颗粒直径为250~475nm.值得指出的是,在六种内分泌细胞中唯有GTH细胞的胞质存在空泡,这是促性腺激素细胞释放分泌颗粒的标志,也是其重要的生理特征,以此为依据将可为研究牙鲆脑垂体对性腺发育的调节提供形态学依据.同时,本文对其它细胞的特点也进行了讨论,可为鱼类内分泌学研究增添新的资料,对牙鲆人工养殖和繁育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对安徽省内23个代表台站1961--2006年平均气压序列均一性检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Г分布气压序列非均一性检验方法——Г检验法。以桐城市数据为例,给出了检验和分析的具体过程,最后将该方法检验结果与常见的基于正态分布的SNHT法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检验大部分年平均气压的非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气压计高度的调整、台站迁址是安徽省内气压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鉴定观察、图像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史演化分析,膏盐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克深区块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进行了孔隙演化定量研究。这套致密储层主要经历了"黏土膜→早期缓慢浅埋压实作用→长石、岩屑溶蚀和石英加大→早期方解石胶结→中期快速深埋强烈压实作用→长石、碳酸盐胶结物溶蚀→碳酸盐致密胶结→晚期挤压推覆形成裂缝→裂缝溶蚀扩大"的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以孔隙结构特征为基础,定量计算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量(初始孔隙度为37.87%,压实损孔量为27.62%,胶结损孔量为7.51%,溶蚀增孔量为1.7%,裂缝增孔量为1.32%),并以埋藏-成岩演化史为主线及约束,恢复校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量,从而恢复储层实际孔隙演化史。研究表明,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的影响量不同,孔隙度整体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克深区块晚期气藏充注时期与区域构造挤压造缝时期配置良好,结合较好的储层孔隙度(6.2%),有利于烃类充注成藏,形成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7.
国家气候中心MJO监测预测业务产品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 (MJO) 和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 (BSISO) 对全球范围天气气候事件有重要影响,是次季节-季节 (S2S) 预报最主要的可预报性来源之一。国家气候中心 (BCC) 基于我国完全自主的T639全球分析场数据、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射出长波辐射 (OLR) 资料以及BCC第2代大气环流模式系统的实时预报,发展了MJO实时监测预测一体化业务技术,建立了ISV/MJO监测预测业务系统 (IMPRESS1.0),已投入实时业务运行,在全国气象业务系统得到应用。该文着重介绍该系统提供的MJO和BSISO指数监测预测数据和图形产品,并描述了这些业务产品在2015年对MJO典型个例的实时监测预测应用情况。监测分析和预报检验表明,基于我国自主资料的监测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表征MJO和BSISO指数的振荡和演变过程,该系统对MJO和BSISO事件分别至少具备16 d和10 d左右的预报技巧。因此,基于IMPRESS1.0的MJO/BSISO监测预测一体化业务产品可为制作延伸期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8.
测定石佛寺水库中重金属镉的含量,选取石佛寺水库入库口、库中以及出库口三个断面通过石墨炉院子吸收法进行检测。化验得出石佛寺水库入库、库中以及出库口水中的镉离子含量分别为0.0370 PPb、0.0682 PPb、0.0223 PPb,均远于国际要求地表I类水的最低限1 PPb。  相似文献   
159.
西北区东部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的低频振荡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使用1962—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考察了西北地区东部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的低频振荡特征。通过定义并计算相对比例系数prpt,并结合统计检验,证实了春季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长江下游地区30~60天周期的相对重要性和显著性。2002年个例分析表明,以银川站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东部春季降水和水汽通量散度具有显著的20~60天振荡周期,并且在4,5月份季节转换时期显著增强;在降水处于正位相时,低频水汽主要来自东面海上的向西输送和南海北部沿高原东侧的向北输送,低频波表现为明显的向东传播。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多雨年季节内振荡较强、反之较弱;主要周期尺度有所不同,低频降水与水汽输送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出,表现在从20世纪70~80年代初季节内振荡特征不明显,低频降水与水汽输送之间的一致性相对较差,显示出气候异常对低频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基于MOD16的山西省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MOD16全球蒸散发产品和气象站点实测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Sen趋势法等研究了山西省2000—2014年地表蒸散发ET、潜在蒸散发PET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MOD16蒸散产品与气象站点实测蒸散发之间具有良好的时空相关性(R 2=0.90),其产品精度可以满足山西省蒸散发时空分布研究的要求;②山西省多年平均ET、PET分别为816.77、1608.46 mm,年内变化表现为先增高后下降的“单峰”型分布,二者差值在5月、6月最大,此时山西省最为干旱;③ 全省年平均ET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征,PET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二者差值整体上较大,表现为全省地表水分比较缺乏,其中忻州、吕梁西部最为严重;④ 全省近15 a来ET和PET的年际变化都比较小,整体上全省PET在增加,ET在相对减少,意味着近15 a来干旱情况在加剧;⑤ ET、PET的时空变化与诸多气象因子相关,在空间尺度上与降水、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在时间尺度上与气温、降水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