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论核工程选址中的弥散地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弥散地震评价是核工程选址中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分析弥散地震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弥散地震评价中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弥散地震确定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等关键性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82.
作为一种集计算机模拟和物理试验于一体的新型混合试验方法,实时子结构试验在过去20年得到迅速发展.该试验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数值子结构和试验子结构的实时耦联.对于复杂结构来说,更需要高效的数值积分方法以确保每步计算在一个采样步长内完成.鉴于此,本文在Rosenbrock实时积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并行计算格式的耦合积分方法,并基于单自由度分离质量模型分析了该方法的收敛性;再通过对三自由度分离质量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收敛性;最后,在多自由度试验平台上完成了两自由度结构的实时子结构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时子结构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2阶精度,与直接积分方法相比更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实时子结构试验.  相似文献   
83.
活断层定量资料在大震年发生率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震年发生率的评定在地震区划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大震复发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大震复发模型。本文通过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截断G—R关系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组成的混合模型,利用活断层地质定量资料(滑动速率、古地震等)评定了大震的年发生率。结合我国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和资料的精细程度,将以上方法加以修正,并选择典型断裂进行了计算,同时还把计算结果与我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4.
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发生在西南天山山前推覆构造体中,逆冲推覆构造由推覆体的根部断裂、推覆体、滑脱断层和前缘逆断裂-褶皱等组成,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往往是推覆构造的根部断裂,而地震地表破裂和同震褶皱隆起则位于山前逆断层-褶皱带内。高震级的潜在震源区(MU7.5)对应于低速的天山地块和高速的塔里木地块之间的根带断裂,其长度对应于推覆体根带断裂的长度,宽度对应于根带隐伏逆冲断裂在地表的投影宽度。推覆体前缘的每个活动逆断裂-背斜对应于一个潜在震源(MU≤7.5),其长度与活动逆断裂-背斜的长度相等,宽度应覆盖活动褶皱的两翼。潜在震源的矩震级上限由W-C统计关系式确定,其中发震断裂的面积为活动褶皱的长度与隐伏断坡宽度的乘积。  相似文献   
85.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与之配套的地下室也越挖越深,继而出现了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渗漏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以贵州某高层建筑为例,在介绍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抽水试验过程中的水位观测,认为安装在地下室的自动泵长期抽出的水没有排到场地以外的城市排水系统中,而是在肥槽中不断循环,肥槽中水位长期高于地下水位,其积水又渗入地下室,是造成地下室底板破裂的主要原因.经过将大气降水、施工用水及工人生活用水等及时排到场外的城市排水系统中等措施,最终解决了基坑肥槽积水问题,为以后施工相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6.
b值在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拟合b值的方法有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和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最小二乘法简单易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研究表明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极大似然法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最小二乘法的一种可行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前人对极大似然法的研究非常繁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程式,每个方程式的隐含假设和求解方式各不相同。文中对主要方程式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按照是否考虑震级的归档效应、是否设定有限最大震级、是否对不同震级档数据取不同的观察时段和是否具有解析解这4个方面,对这些方程式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进而对震级的归档效应、震级的测量误差、样本量、震级跨度、最小完整震级和前余震共6个可能影响极大似然法估计b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正确使用这些方程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文中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不同的极大似然法估计b值的方程式,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7.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现象普遍发育并已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类型,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是当今沉积地质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渤海油田大量勘探实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调研,归纳总结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目前混合沉积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陆相混合沉积研究历程可划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混合沉积岩性鉴定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具有复杂的成因类型,包括近源混合沉积、远源混合沉积2大类及6种具体沉积类型.渤海油田首次建立了独立的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相体系.陆相混合沉积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稳定的宏观构造背景与局部强断裂活动、盆内局部凸起碎屑供给的不稳定性、相对干旱的气候与较高盐度的水体条件、正向的古地貌背景.近源扇三角洲混合型、近源扇三角洲侧翼型、近源辫状河三角洲侧翼型、远源高能粗粒型混合沉积优质储层是目前较为有利的混合沉积勘探类型.古地理条件约束、地质模式主导是有效的混积型储层预测思路.现阶段陆相混合沉积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关键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混合沉积岩性分类方案,钙质壳体生物发育规律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细粒混合沉积与页岩油气储层的关系,混积型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