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闽东罗源湾沉积物-水界面磷、硅的交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3月测定了罗源湾17个站位水体、间隙水以及沉积物不同结合形态的磷、硅含量,并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磷、硅的交换量。沉积物中磷约一半以弱结合态存在(~占53%);硅则绝大部分以晶格态存在(~占98%)。底部沉积物中磷、硅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通量平均分别为0.137mmol/(m~2·a)和114.9mmol/(m~2·a);占磷、硅的河流入海通量的~10%和~25%。回归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有机质、Fe,Mn以及细粒级沉积物含量所控制;而硅则主要由粗粒级沉积物和有机质所控制。  相似文献   
42.
台湾海峡南部、罗源湾和厦门港颗粒垂直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沉积物捕获器分别在台湾海峡南部的两个站位福建罗源湾大官坂垦区和厦门港进行了现场投放,得到迁出真光层的颗粒物通量分别为1.14,0.933,11.9和81.5g/m~2·d;颗粒有机碳通量分别为73.8,98.5,5054和856mg/m~2·d。上述海域沉降颗粒的通量不同,性质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3.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地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 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和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O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  相似文献   
44.
台湾海峡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对夏季藻华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2004年8月1~6日对台湾海峡南部近岸的藻华过程进行了定点连续跟踪观测,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死亡率,同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浮游植物不同光合色素类群的生长率和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处于藻华的消退期.8月1日时,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和丰度分别为2.04μg/dm3和2.99×105个/dm3,主要优势种为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8月6日时,浮游植物生物量和丰度分别减为0.37μg/dm3和1.54×104个/dm3;而蓝藻和甲藻的丰度和比例则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所占的比重分别从1日的0.04%和0.85%增加到6日的9.59%和41.97%.小型浮游动物主要由无壳纤毛虫、砂壳纤毛虫、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异养甲藻等类群组成,总丰度于8月2日达到最大值,为3640个/dm3,之后逐渐减少,6日时,仅为436个/dm3.观测期间,小型浮游动物在群落组成上虽一直以无壳纤毛虫和异养甲藻为主,但在具体的类群结构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30μm以下的无壳纤毛虫和异养甲藻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红色中缢虫、砂壳纤毛虫和大于50μm的无壳纤毛虫总体呈增加的趋势.观测期间,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40~0.91d-1,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26~1.34d-1,摄食率和生长率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还表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与叶绿素a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9),对各光合色素类群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均具有较高的摄食压力(分别为37.97%~82.24%和70.71%~281.33%),是藻华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小型浮游动物对甲藻和蓝藻的避食行为,可能是观测期间由“硅藻”水华向“硅藻-甲藻”水华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INTRODUCTIONOrganochiorine(OC)compounds,suchaspolych1orinatalbiphenyIsrpCBs),hexachlorocycohexane(HCH)andDDThaveentetalmarineenvirorimentSthI0ughatmospherictransport,estuarinerunofTcoastalwaterdischarge,andsoon.InspiteoftheastriCtion0rbanonOCsusageinmostcountriesformanyyears,OCnsiduescanstillbefoundatconsiderableleveIsinvari0usmarineaservotrisuchasseaWhtef,maforor-ganismandtaltrit.ooinrnarineenvirOrimenthavedrawnmuchattenti0ntheuse0ftheirubiquity,persistenceandt0xidty.Marinesedtri…  相似文献   
46.
Xiamen Western Bay‘s water and sedimem quality were studied by detemaining thelevels of sixteen polycyclic amrrm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water, pore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from nine locations in the bay. Total PAH concentrations varied from 106 to 945 ng/1 in water, below detectionto 3548 ng/1 in porewater, and 247 to 480 ng/g dry weight in surface sediments. PAHs levels in porewater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face water, due to the preference of these hydrophobic compounds for sedimentary phase instead of water. Such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implies a potential flux of pollutants fromsediments to overlying water. The PAils levels in sediments were one to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than those in 1993, suggesting their decreased input in recent years and possible degradation with time.  相似文献   
47.
INTRODUCTION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widelyexistintheenvironment(atmosphere,watercolumn,soil,river,lacustrineandmarinesediments)andarepresentattracemixturesandwidelyspreadfromseveral×10-9gradesinremoteareastoseveral×10-6levelsinurbanandindustriala…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和探讨3~5环PAHs对海水鱼类胚胎发育的毒性及作用方式,比较研究了菲(phenanthrene,Phe)、芘(pyrene,Py)、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单一暴露和三者各自与α-萘黄酮(α-naphthoflavone,ANF)联合暴露对海水青鳉(marine medaka, Oryzias melastigma)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胚胎体内EROD活性、发育畸形、孵化率和心律等毒性指标被测定,结果显示:Phe,Py和BaP对海水青鳉胚胎体内EROD活性的诱导能力大小为BaP>Py>Phe,各化合物对EROD诱导与发育畸形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除Phe所引起的EROD诱导与畸形指数之间呈显著相关(r=0.95,p=0.015)外,Py和BaP均无相关性;在100 μg/dm3 ANF影响下,CYP1A活性诱导被抑制,但胚胎发育的畸形指数被显著提高,ANF分别与Phe,Py和BaP的联合暴露对胚胎发育呈潜在的协同作用。本文研究初步表明,3~5环PAHs化合物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方式可能不同;CYP1A活性抑制在PAHs混合物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过程中未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CYP1A抑制剂与PAH型CYP1A诱导剂的混合物对鱼类胚胎发育具有潜在的协同毒性作用,现有的PAHs混合物毒性风险评价方法可能低估了实际环境中PAHs的风险;海水青鳉早期生活阶段的心脏发育对PAHs混合物暴露较为敏感,可推荐其作为生物标志物指示PAHs或溢油污染。  相似文献   
49.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已普遍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然而,环境灾害的危害是制约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厦门市存在包括纯自然作用产生的灾害、纯人为作用产生的灾害和两者结合型的灾害3大类10个亚类。在探讨了厦门市10种灾害的分布与危害后,又讨论集美一高崎的跨海海堤、员当港口海堤(西堤)和马銮海堤3项重大海岸工程对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它们引起的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危及港口的发展和后来人们为了恢复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和成功经验,进而阐述环境灾害的预防对厦门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河海水混合过程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陆地地质研究中,载体的稀土元素(Rareearthelements,简称REE)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指示物质来源、岩石矿物的形成条件、地球化学分异作用及沉积环境变化等。相比之下,海洋中稀土元素的研究尚属一个薄弱环节,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海水中REE含量太低(10-12g/L~10-15g/L),且海洋环境存在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应用明显受到采样技术与测试技术的限制。但是,REE却以其独特特征可提供反映河口环境的物质来源与物质反应的信息而受到环境地球化学家的重视。此外,近年来由于稀土产品受到广泛应用,已给近海环境特别是河口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