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41.
近期表层渗流水作用下的去白云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庆安  潘正莆  王尧 《地质科学》1979,14(4):378-384
去白云化作用是交代作用的一种,最早由莫尔劳特(Morlot,A.von,1848)起名“Dedolomitization”。它是与白云化作用相反的成岩作用现象。  相似文献   
142.
长江峡东区震旦系新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鸿允  沙庆安 《地质科学》1963,4(4):177-187
为李四光教授所建立的长江峡东区的震旦系剖面,被看作南方各地同时期地层比较的标准。黄陵背斜东翼是所分各单位--“南沱砂岩”、“南沱冰碛层”、“陡山沱统”、“灯影灰岩”的典型地区,地层工作者来到峡区经常先察勘这里的剖面。考察过东翼剖面,可上溯一程去西翼或南翼探索其侧向变化。本文就笔者1961年冬,于西翼庙河-冀家湾区、东翼莲沱的沿江地带和南翼的秋千坪地区(见图1)所进行的一些观察及点滴认识,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3.
沙.  ΒИ 《内陆地震》1995,9(4):374-381
用地质地球物理原理估计岩石圈地震危险性和预测地震时,通常根据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对地震危险区和非地震区进行地球物理模拟。高山区是有意义的地震危险区,但难以克服的地形复杂性的困难限制了深部地震测深的前景。中亚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天山和帕米尔高山区就是这样的地区。当深部地震测深没有前景时,唯一可能的通用方法是根据地震勘探原理利用区域地震观测资料解决岩石圈地球物理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44.
沙中土 《地图》2008,(1):82-89
对世界遗产的系列介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期,我们会发现欧洲是文化遗产最集中之处,地广人稀的非洲,则以自然遗产为盛;而广袤的美洲,则以神秘古文明和自然遗产为主。面对这些浓缩了千万年人类历史、记载了亿万年自然变化、不能再生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除了珍惜和保护,我们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45.
杨国杰  沙天阳  程正泉 《气象》2018,44(2):277-283
本文从四个方面检验分析了ECMWF 2009—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集合平均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预报对路径的预测能力逐年提高,对强度预报整体偏弱。随着热带气旋强度增强,集合预报对移速和移向的预测能力提高,而移向预报偏左、移速预报偏慢、强度预测偏弱的现象较明显。将影响热带气旋的引导气流分为偏强、中等、偏弱三类,引导气流偏弱时热带气旋移动偏慢,因此移向预报的不确定性大;而引导气流偏强时热带气旋移向明确,只是移速预报不稳定。进入南海的三类路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对西行、西北行两类的移速、移向预报效果较好,而西行后北折的预报较差,在热带气旋北折前,移向预报发散度很大,向北转折后移向趋于稳定,移速预报的误差相对较大。这几种情形的检验结果,在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的业务应用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针对基于多源探测数据的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建立对比区选取的相似性度量系数(APC,Analogy Deviation-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建立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的无量纲化指数PIDI(Physical Inspection Dimensionless Index)方法。结果表明:(1)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PIDI指数方法,能够实现以相似性度量系数APC最大程度削减增雨作业催化云体及降水的自然变率影响,以无量纲化处理方法综合多种具有量纲差异的云物理探测参数,最终以一个百分数变化率的数值形式综合度量多种云物理参数的整体变化趋势及程度。(2)应用PIDI方法对2014~2019年24架次飞机增雨作业进行增雨效果物理检验。人工增雨催化引起作业后3 h的云顶温度、云粒子有效半径、光学厚度、液水路径、组合反射率、≥30 dBZ回波面积、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7项指标平均变化率3.4%~19.6%。18次作业的小时降水量变化率呈0~58.3%的增雨效果,6次作业的小时降水量变化率呈?37.5%~0的减雨效果。多数增雨作业引起的云物理参数变化明显小于降水变化。(3)具有增雨正效果的18次增雨作业,人工催化引起多数作业的云顶温度、组合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呈增加趋势,多数作业的云粒子有效半径、光学厚度、液水路径呈减小趋势。(4)利用飞机增雨个例对比PIDI指数方法与K值方法异同。对于降水量变化趋势的检验二者具有一致性。二者差别在于PIDI指数方法能够反映人工催化引起的所有检验指标平均变化率。  相似文献   
147.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广义的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是指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高频率交互沉积及岩石中碳酸盐组分与陆源碎屑组分的混合产出。本文综述了混合沉积体系的研究意义;评述了8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混合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有构造升降、物源供应、气候以及突出发性事件等因素;提出了混合沉积体系的研究应该以沉积相、微相分析为基础,并与沉积地球化学、阴极发光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8.
求解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CNOP)属约束最优化问题,一般采用基于伴随模式提供梯度信息的约束优化算法(简称ADJ)进行求解。当优化问题涉及不连续的"开关"过程时,传统优化算法的寻优能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因其在非光滑优化问题中的鲁棒性备受关注,但GA的性能不仅与优化问题有关,还取决于遗传算子的配置。本文将一种新的约束GA(GA1)用于求解CNOP,并对GA1,ADJ及具有不同遗传算子配置的约束GA(GA2)求解含"开关"过程的CNOP时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试验结果显示,GA1和GA2的全局寻优能力明显优于ADJ,后者易于陷入局部最优;对于不同的初猜值(不同的初始种群),GA1求解的CNOP能够保持一个较为一致的空间结构,ADJ求解的CNOP呈现了明显的两种结构,一种代表的是全局CNOP,一种是局部CNOP。通过验证不同遗传策略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发现,对不同的优化问题,采用合适的遗传策略以及合适的参数设置是获取更好优化结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9.
面向对象矿区复垦植被分类最优分割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中直接影响最终分类精度的分割尺度问题,该文通过基于对象的精度评价,定量对比分析eCognition软件自带的ESP工具、欧几里得距离二指数(ED2)和分割误差(SE)3种分割尺度选择方法,研究不同尺度在矿区复垦植被面向对象分类的精度差异,为高分遥感数据分割尺度的选择提供定量的标准。得出结论:分割尺度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分类结果的显著差异;ESP工具分类精度最低,SE和ED2全面考虑参照样本与分割对象之间的特征和几何差异,可显著提高面向对象分类精度;将SE和ED2作为最优分割尺度选择算法嵌入面向对象分类体系中,可以快速获取最优分割尺度。  相似文献   
150.
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岩石的各种沉积特征表明:①华北地区普遍发育的鲕粒沉积在许多地点和层位是受海平面和水流条件变化影响的异地沉积物,而并非原始的“滩”。不同地点的鲕粒沉积具穿时性,一般由东和南向西和北层位逐步抬高,而并非同一时间的产物,即它们属同性相,而非同时相;②在鲕层中不同结构的鲕粒在一起,是由于沉积过程中不同地方的鲕粒相混合造成的,可称“沉积混合”,有的是在沉积稳定后受差异成岩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可称“成岩混合”;③鲕粒沉积之后普遍为一套藻沉积,基本组分是Eiphyton,,它处于潮坪环境,即藻坪。其中潮渠和干裂较发育。藻沉积的类型有藻斑块,藻丘、叠层石,个别地点发育藻礁;④由于海平面和潮流条件的频繁变化,使藻坪外或藻坪间的鲕粒沉积与藻坪沉积相互交替;⑤张夏组上、下段中鲕粒的形成环境不同,前者主要是较弱扰动条件下的产物,后者主要是较强和中等扰动条件下的产物;⑥综合沉积环境分析归纳出主要沉积相带的基本展布状况,由近陆向外海依次是:潮坪相—受局限水域(或泻湖)相—潮汐坝相—开阔浅海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