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502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主 编:涂光炽 副主编:李献华 彭平安 赵振华 裘愉卓 常务编委:沈承德 夏斌 徐义刚 朱炳泉 肖贤明 杨秋剑(专职) 编 委:傅家谟 高山 耿安松 洪业汤 蒋志 李献华 林杨挺 刘丛强 刘东生 卢焕章 欧阳自远 彭平安 裘愉卓 沈承德 沈其韩 孙敏 孙世华 孙晓明 涂光炽 王京彬 吴福元 夏斌 肖贤明 徐义刚 杨秋剑 曾贻善 赵振华 郑永飞 周新民 朱炳泉  相似文献   
962.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在发展中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也较严重,本文阐述了水土污染,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区域地下水下降及软土变形与地基稳定性等问题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963.
广东全新世埋藏树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广东很多地方有埋藏树木,可分为河床埋藏型和洼地埋藏型两大类型。根据现已掌握的^14C测年数据,可划分为早全新世、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3个年代组。这些埋藏树木有一部分能很好反映地区新构造升降和海陆变迁。  相似文献   
964.
天气概率预报,就是对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用百分数表示,可以每10个百分点为间隔,如0%,10%,20%,…,100%,百分数越大,天气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以天气预报对象本身特征划分,天气预报要素的预报量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  相似文献   
965.
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的氧硫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碳酸盐岩中定量提取SO42-是分析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氧、硫同位素组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提取过程中要求不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提取出的硫酸盐最终以硫酸钡形式沉淀出来。测定此硫酸钡的氧、硫同位素组成便获相关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δ18O的及δ34S值。  相似文献   
966.
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的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新方法。本分析方法设计了独特的样品分解体系和溶解、分离程序。从矿样在低温下(40℃±5℃)分解、四氟化铀沉淀的形成、铀(Ⅵ)及部分干扰离子溶解进入溶液,到固、液两相的分离,整个过程在2min内完成。本方法确保了样品处理过程中铀的价态不变,并使铀(Ⅵ)完全溶出,铀(Ⅳ)快速沉淀以及两者定量分离,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地质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7.
高岭石与碱性驱替剂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忠  沈明道 《岩石学报》1997,13(4):573-582
用Teflon惰性反应器在25℃、50℃、和75℃的条件下,以1g/20ml的固/液比,研究了高岭石与各三个浓度的两种碱性驱替剂间(Na2CO3和NaOH)的作用,反应时间为0~600h,对反应后液相中的硅、铝元素浓度参数和固相物质分别进行了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弄清了实验研究参数与液相参数和高岭石相变的关系,得出了高岭石在NaOH溶液中存在非一致性的溶蚀趋势。高岭石在碱液中会发生溶蚀,进而可生成方钠石。此研究增加了对碱驱的认识,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68.
马尾松毛虫危害区植被指数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利用虫害年度的多时相NOAA-AVHRR图像数据计算监测区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结合收集到的监测区的马尾松毛虫害历史资料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报的研究成果。从统计编制的分区NDVI时间序列变化曲线的对比来看,虫害区与非虫害区NDVI曲线具有一定的时序变化特征,对监测虫害有一定作用,也显示了NOAA-AVHRR资料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基于影像匹配一致性,结合小波变换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遥感影像的有失真压缩编码方法。考察了不同的压缩倍率对影像匹配偏移中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河流碳通量与陆地侵蚀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河流碳通量系陆地侵蚀产物,它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河流碳通量在数量上远小于全球碳循环的其他环节,但由于与陆地生态系统联系密切,故对它的研究尤为重要。全球每年河流碳通量约为1GtC(109t碳),其中约60%为无机碳、40%为有机碳。溶解态有机碳和颗粒状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另有一部分有机碳来源于河湖中的浮游植物;溶解态无机碳主要源于大气中CO2和碳酸盐;颗粒无机碳主要指未溶解的碳酸盐。亚洲季风区河流对全球河流碳通量具有较大贡献,而对其研究程度较低。河流碳通量研究既可为流域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也是进一步了解人为CO2“未知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