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济阳拗陷第三纪玄武岩的氧同位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山东刘阳拗陷29个第三纪玄武岩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这些玄武岩的全岩氧同位素组成变化明显,δ^18○值为6.3‰-12.2‰。其中,蚀变轻微的晚第三纪玄武岩的δ^18○值为6.3‰-7.9‰,与正常大陆玄武岩的值(5.0‰-7.4‰)相似;而蚀变明显的早第三纪玄武岩的δ^18○值为6.3‰-12.2‰,并且90%以上样品的δ^18○值都大于7.5‰。结合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研究,是第三纪玄武岩δ^18○值不同程度升高是由低温雨水热液蚀变(碳酸盐化)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72.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唯一的独立碲矿床,楚碲铋矿是该矿床中重要的碲矿物之一。它存在于辉碲铋矿和磁黄铁矿晶粒之间,或包裹在辉碲铋矿中。呈银灰色,金属光泽,一组底面解理发育。显微压入硬度为80.5kg/mm2(15g负荷)。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性清楚,反射率为58.0~59.9(λ=546nm)。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的主要谱线有:4.797(60),3.229(100),2.368(80),2.169(50)。矿物的化学组成据11个电子探针分析的平均值为(重量%);Fe0.13,S0.04,Cu0.03,Te37.84,Bi61.37,Se0.01,Sb0.16;总量99.58,其化学成分式为;BiTe。楚碲铋矿形成于贫硫环境中。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唐山赵各庄长山剖面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上、下的地层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在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处,不仅三叶虫动物群面貌有明显变化,而且几乎所有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依据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层段的碳酸直成岩环境的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海底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74.
晚白垩世太平奄组辉绿玢岩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呈NNE向展布。 它具有相对富硅(SiO2=5391% ~ 5603%)、富K(K2O=178 %~ 3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Zr、Ti亏损明显,LREE富集(LREE/HREE=935 ~ 1024),基本无Eu异常(δEu=084 ~ 100), 低的εNd(91Ma)值(-58 ~ -98)、较高的[n(87Sr)/n(86Sr)]i值(070899 ~ 071525)和典型的Dupal异常铅等特征,这些明显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所处的板内环境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反映,在太平奄组辉绿玢岩形成之前的漫长时期内,由于古太平洋板块及其沉积物俯冲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对上覆地幔楔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太平奄组辉绿玢岩正是在晚白垩世时期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环境下,由这种具有EMⅠ和EMⅡ混合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75.
苏北盆地隐伏早第三纪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祝良  沈渭洲 《岩石学报》1998,14(3):332-342
早第三纪玄武岩在苏北盆地以橄榄拉斑玄武岩为主,在地表基本无出露,均为钻井揭示,呈夹层产出。对它们详细的岩相岩石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锶钕同位素研究表明,玄武岩原始岩浆源于受俯冲洋壳影响的陆下岩石圈地幔较高程度部分熔融并在源区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单斜辉石和橄榄石的结晶分异,岩浆上升至喷出地表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地壳物质的混染,其所表现出的过渡特征暗示区域在古新世时处在一个由活动大陆边缘向大陆板内裂谷转换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6.
扬子板块西缘晋宁期格宗、东谷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的εNd(t)值(-0.82~+2.54),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35~0.7045),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444~17.695,15.403~15.566,36.671~37.181,δ18O值为9.01‰~10.11‰。它们与扬子板块其它边缘(北缘、东缘、东南缘)晋宁期花岗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相类似,都是扬子古大陆板块之古岛孤或古活动大陆边缘非成熟地壳的产物。从扬子板块东缘、西缘、北缘到东南缘,晋宁期花岗岩同位素组成的微小差异显示其物质来源中幔源组分含量依次减少,壳源组分含量依次增加。扬子东南缘西南端的广西摩天岭花岗岩则是古大陆边缘相对较古老成熟地壳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湖南千里山复式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千里山复式花岗岩体是柿竹园大型稀有-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它具有高硅、过铝质、富不相容元素、强铕异常、低δNd、较高的(87Sr/86Sr)i、207Pb/204Pb和δ18O值等特征,表明该岩体来源于地壳物质,属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弱的铈负异常以及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进一步证实,原始岩浆主要由区内未出露的中元古宙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78.
在全岩Rb-Sr同位素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等时线处理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年龄计算过程中得到的初始~(87)Sr/~(86)Sr比值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它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确定岩体成岩物质来源,并结合其它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还可进一步阐明岩体的成  相似文献   
79.
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讨论了华南20个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组成。根据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在¢Nd-T,(87Sr/86Sr)i-T和¢Nd-¢Sr图上的分布特征,认为这些同熔系列花岗岩类是华南上地壳端员和亏损地幔端员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利用简单二元混合方程计算了这些花岗岩体的壳幔混合比例。根据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华南同熔系列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大陆边缘型,大陆内部型和断裂拗陷带型。  相似文献   
80.
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成因的锶、钕和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对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锶,钕和氧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花山复式岩体3个阶段的花岗岩类不是同一个母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和不同物质来源组成的杂岩体:其中第一阶段为印支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二阶段为燕山早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地壳来源改造型或S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