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536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μm. 珊瑚△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14C出现低值. 珊瑚△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22.
6日本气象厅的气侯业务日本气象厅对气候工作十分重视。1990年6月成立了气候资料中心,主要任务是控集全球气候资料和温室气体等资料,进行综合鳖理分析,定期向政府、大学、科研所以及世界气象组织提供.为加强和扩大气候资料捏集工作,成立了厄尔尼诺监测中心、温暖化变化中心,并高度注意对o:的监测.”气候研究工作由气象研究所气候研究部承担。在气候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6.l利用数值模式进行气候和长期预报的研究,建立l~6个月长期预报动力数值预报模式,巳在业务上应用.6.2异常天气、气候变化机制的研究.对中、高纬大…  相似文献   
23.
????????????????????????????????????????Helmert???????????????????????????????????в???????????????????????????????????????????????????????÷????????????????????????????????????????????????????????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南海北部陆缘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空间延伸范围、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特征,通过对研究区22条多道反射地震剖面资料的地层-构造解释,结合钻井岩石地层资料的综合解释,运用构造解析分析法、筛选法以及回剥法对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筛除了新生代构造沉降量后的新生代地层底界面(反射地震Tg界面)的空间起伏形态特征和前新生代地层变形特征发现,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呈NEE向展布,其核部位于珠江口盆地东南部的陆洋过渡带下陆坡位置,即06号测线所在位置及其附近,琼东南盆地为造山带的NWW翼。此研究结果可为南海地区前新生代晚期大地构造格局重建、南海成因机制研究提供构造事实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25.
对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采集于浙江沿岸海域12个站位的5种经济贝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和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的检测,分析了不同种类贝类中HCHs、DDTs和PCBs异构体组分特征,探讨了浙江沿岸海域HCHs、DDTs和PCBs残留分布状况、年际变化趋势和DDTs的来源,并与厦门岛东部等5个主要沿海海域进行了污染物残留量的比较。结果表明:(1)调查区各海域贝类中的HCHs、DDTs和PCBs残留量(湿质量)分别为:(ND~7.86)×10-9,(0.72~281.73)×10-9,(ND~97.95)×10-9;残留量(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50×10-9,33.65×10-9,19.56×10-9。调查区各海域所有贝类中的HCHs残留量,均符合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DDTs残留量仅在四角蛤蜊中符合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在其余4种贝类中仅符合国家二类生物质量标准。DDTs残留量平均值明显高于HCHs和PCBs,因此可以将DDTs视为调查区各海域典型的有机氯污染物。(2)在HCHs和DDTs组分中,分别以-αHCH和P,P-′DDT占优势;在PCBs中,以含4~7个氯原子的PCB占主要优势,调查区部分海域有新的HCHs和DDTs污染源。(3)自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HCHs和PCBs残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DDTs残留量则呈上升趋势,不同海域的有机氯残留量有较明显差异。DDTs的污染源与农业生产中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有关。(4)与厦门岛东部等5个主要沿海地区相比,浙江沿岸海域经济贝类有机氯污染物中,HCHs残留量仍处于较低水平,DDTs残留量处于中等水平,PCBs残留量则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6.
东海沿岸海域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度法对2007年6月份在东海沿岸海域采集的牡蛎(Ostreasp.)样品中的Cu、Zn、Pb、Cd、As、Cr、Hg、Ni共8种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u和Zn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重金属的含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海洋贝类的生物质量标准相比,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都还没有超过各自的第二和第三类评价标准,这说明当前东海沿岸海域牡蛎的生物质量总体上尚较好。各类重金属在东海沿岸海域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以长江口含量为最高,其余海域含量较低,各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环境质量较好,第二类环境质量一般,第三类海域环境污染程度较严重,人类活动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7.
层化流体中半板造波的内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形象地说明内波的传播模式,研究给出了内波水槽中由半板造波所形成的内波解。结合Vaeisaelae频率N(z)=const和简化Holmboe两种密度剖面模式讨论了内波场的传播图案。在内波水槽中成功地形成了上述两种密度剖面,相应的实验印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8.
西昆仑北缘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西昆仑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笔者等识别出大量不同时代的片麻状花岗岩,其中包括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最新的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815±57Ma,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反映它们形成于裂解构造背景,结合对区域上新元古代地层及中元古代末期构造事件的研究,笔者认为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反映了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一员发生裂解的时间,这对研究古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中国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9.
��̬������С����ģ�͵������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С????????в???????,?????????????С???????????????????????????????????Tikhonov?????????????????????С??????????????????????????????????????????????Э????????????????????Fredholm???????????????????????????С????????????????????? ???????????????????????й?????????????????????????????  相似文献   
30.
在利用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RSDOM)进行数字线划地图(DLG)更新中,多源遥感影像经几何纠正、融合后存在局部变形,严重影响着后序的更新。结合生产实践,本文提出一些解决局部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