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813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通天河流域 518年径流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长江源区曲麻莱、治多的树木年轮宽度资料,通过分析树木生长与流量变化的关系,重建了长江源区通天河流域直门达水文站1485年以来年径流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建的518年中,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量最显著的丰水期发生在19世纪前半叶,最显著的枯水期发生在17世纪的后半叶。特丰水年有96年,偏丰水年有117年,特枯水年有86年,偏枯水年有81年,正常水年有138年。重建序列存在43年、37年、32年、5年和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962.
2001年4月2日, 太阳爆发了一个近年来X射线通量最大的一次耀斑并伴有质子事件,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和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资料, 对这一事件的高能粒子响应进行了特例研究. “资源一号”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 高度约800km, 和宁静时期的统计结果对比, 这次耀斑后, 星内粒子探测器在地球极盖区(地球开磁场区)观测到耀斑粒子的出现, 这是宁静时期没有的; 神舟二号飞船轨道高度400km, 倾角为42°, X射线探测器在42°中高纬地区也观测到高能电子通量比宁静时明显的增加, 这表明, 太阳耀斑引起的近地空间辐射环境的变化遍及纬度约40°以上的区域, 甚至在40°N附近400 km左右的高度上仍然有响应. 但是, 中高纬度、极光带和极盖区的粒子来源, 加速机制和响应方式却不一定相同, 需要分别讨论. 资料分析和对比还表明, 质子事件的强度并不一定和耀斑的X射线通量成正比, 因此, 近地空间高能粒子对耀斑的响应也不是完全决定于X射线强度.  相似文献   
963.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泰宇  汪时机  薛乐  李贤  何丙辉 《岩土力学》2019,40(8):3115-3124
重庆紫色土是一种砂质黏性土,地区降雨集中,水力冲蚀作用剧烈,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P)技术因能耗低、污染小而广泛应用于土体加固中。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巨大芽孢杆菌(BNCC 336739)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活菌数增长126%,活性良好。采用巨大芽孢杆菌,进行低水压(9.8kPa)灌注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试验,探究了固化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固化次数增加,碳酸钙生成量和干密度逐级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碳酸钙生成量正相关;碳酸钙有效沉积越来越少,强度提高趋于稳定,固化9次后强度提高77%;随孔隙被碳酸钙填充和上下碳酸钙硬壳的形成,渗透性不断降低,最终下降两个数量级;通过试样上、中、下三部分碳酸钙生成量C的样本标准差s来反映碳酸钙分布离散程度,发现割线弹性模量在s的影响下随C增加而波动上升,波动表现为在C相近或s相差很大时,s越小割线弹性模量越大。研究成果可以为MICP技术在紫色土地区的地基、边坡加固和水土流失防护等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4.
<正>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8-08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2365-7【内容简介】本书通过采用病害调查、原因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荷载试验、加固设计计算、施工及加固效果评价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加固设计这一课题开展研究,系统介绍了T形梁的受力特点和发展现状,病害调查分类、成因分析及承载能力评价,T形梁不同加固方法的设计计算及方案比选、加固施工工艺及方法、加固  相似文献   
965.
硅灰石是一种天然产出的钙的偏硅酸盐类矿物[CaSiO3]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性能,主要应用在造纸、陶瓷、塑料、涂料、冶金、绝缘材料等领域,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硅灰石是吉林省最具优势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且找矿潜力很大,通过我省硅灰石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研究,对指导硅灰石勘查及深部找矿,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6.
郑州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旱作农业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区域性系统植物考古研究较少,目前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晰。文章在郑州地区选择位于不同地貌部位、不同等级规模的13处裴李岗-仰韶文化遗址进行系统采样,通过植硅体分析和AMS 14C测年,揭示出郑州地区在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中晚期均属于以黍为主的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其形成得益于全新世适宜期暖湿气候下的稻作北传。裴李岗时期,黍粟旱作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的黄土台塬沟谷地带,稻-旱混作仅存在于冲积平原,农业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地形和水文因素影响;仰韶中晚期,粟和稻的比例显著提高,稻作不再局限于冲积平原和大型聚落,在台塬沟谷和中小聚落也有分布,标志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结构的优化,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开始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为郑州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和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对中国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四川盆地新元古界上震旦统灯影组以及华北盆地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白云岩的系统观察,发现中国典型台地区中新元古界中厚层至块状白云岩异常发育,其中泥(粉)晶白云岩占岩层总厚度86%~97%,且大多为厚层至块状。这些中厚层至块状泥(粉)晶白云岩,无论是否含藻类与菌类等微生物,次生交代作用基本都不发育。沉积古地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1)中新元古界的白云岩几乎覆盖整个海盆,广泛沉积于潮上带、潮间带以及潮下的开阔或局限台地环境;(2)白云岩的亚类在平面上受古基底隆凹格局控制,低凹部位以泥晶白云岩为主,高部位以颗粒泥晶白云岩或丘状叠层石泥晶白云岩为主;(3)白云岩台地中发育较深水台盆。地震剖面显示,这些台盆的形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的同生深大断裂活动,大断裂可将深部的Mg2+通过热液输入到碳酸盐岩台地中,使得海水中的Mg2+浓度增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与古气候特征指示,不同晶粒结构的白云岩,即泥晶白云岩与少量的粉晶及细晶白云岩,其碳氧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分异,整体上与全球中新元古代海水背景值吻合,表明粉晶及粉细晶白云岩与泥晶白云岩同为沉积成因,其结构加粗乃原生泥晶白云石晶粒重结晶自生加大而成,并非次生交代成因,即这些少量发育的粉晶—细晶白云岩与主体的泥晶白云岩为同一成因机制。整合岩石学、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等分析结果,认为中国典型台地区中新元古界的白云岩乃较典型的原生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968.
969.
特大型的广西下雷锰矿床是一个受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与其南部的龙州和西部的那坡地区海底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碳酸锰矿床。含锰地层为上泥盆统三里组。该组岩层为一套有颗石藻深水相生物和竹节石、牙形剌、菊石、介形虫等浮游生物的含炭质和黄铁矿的灰岩—硅质岩、硅质岩—灰岩、泥岩—硅质岩的特殊生物和岩石组合。矿石矿物有菱锰矿、锰方解石、蔷薇辉石、锰铁叶蛇纹石、锰帘石,脉石矿物有绿泥石、阳起石、黑云母、石英和黄铁矿等。菱锰矿的含量大致和蔷薇辉石、锰铁叶蛇纹石等的含量呈正相关。条带(条纹)状和豆鲕状构造是本矿床的主要矿石构造。下雷锰矿床和位于它东南方向、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宁明膨润土矿床矿石中的稀土元素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970.
用数字地震资料研究永胜地震余震序列的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rune中小地震圆盘形破裂位错模式为基础,用地面运动峰值参数(r.v)直接求出震源处应力降Δσ和环境应力τ0值的新方法,并利用永胜MS6.0级地震序列的数字化资料,给出了该次序列的Δσ多数在0.05~0.5MPa之间,平均值为0.24MPa;τ0值多数在0.5~2.0τ0MPa之间,平均值为1.07MPa .通过对该区Δσ和τ0值的时空分析,认为永胜地震余震序列是一次比较典型的低应力、低强度序列,主震后应力释放很快,较为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