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586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配合物离解和矿物溶解等地球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地球化学计算最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之一,它是由一定pT条件下实验测得的有关热力学数据计算出的,由于对各种反应的实验研究条件和程度不一,计算条件和精度要求各异,因此,对于每一具体应用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已有的热力学数据求取平衡常数,本文综述了不同条件下求取平衡常数的方法,并简要评述了平衡常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2.
中国东北—华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地质论评》1999,45(7):174-179
在综合地质年代学、数值模拟和岩石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新生代玄武质火山活动是岩石圈发生拆沉失稳,导致软流圈地幔发生强迫对流的结果。发生在东北—华北地区中部的岩石圈拆沉失稳诱发了早第三纪火山活动,而地幔对流环的扩展引起的热机械侵蚀作用使得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岩石圈拆沉,从而导致晚第三纪第四纪火山活动的产生。拆沉失稳机制得到了大地热流、布格重力异常反演和新构造运动研究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983.
青海地表水资源的变化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近38年青海省主要河流径流量及其流域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着重研究了干旱气候对青海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陆河多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外流河多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青海地表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进入90年代后尤为明显;气温和降水是影响青海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气候因子,其中气温升高加剧了流域蒸发量的增大和干旱影响,减少了地表径流量;而90年代以来降水量的减少特别是汛期降水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径流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984.
贵州普定马官岩溶地下水库成库条件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汪文富 《中国岩溶》1999,18(1):47-55
从岩溶水文地质基础、成库条件、水文计算原理和方法、工程评价等方面,对马官地下水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官地下水库成库地质条件较好,按水资源工程评价指标评价,该库的土地淹没和人口迁移、环保投资几乎为零,工程效益十分显著,是贵州岩溶区水资源综合、有效开发利用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985.
利用青藏高原东部牧区26个气象站30年的大~暴雪过程资料,以雪灾形成的主导因子—持续积雪日数的长度作为灾情评估的等级标准,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冬半年持续积雪日数倚大~暴雪过程的累积降水量、过程平均气温、过程最大积雪深度和过程最低气温降幅4个因子的回归方程。经F检验,所有方程的回归效果达到十分显著或显著的水平,从而建立了大~暴雪过程雪灾灾情实时预评估方法。通过1996~1999年的试用,表明这种预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和业务化的潜力,可作为雪灾情报服务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86.
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控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华南地区近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资料,本文简要总结从岩石圈至微破裂网络等不同层次构造控矿特征,包括深部岩石圈拆沉减薄及相关的构造成矿(域)动力学体制转换→区域构造减薄带及相关富碱(A型)岩浆组合控制区域成矿带(矿集区)展布→构造复合部位控制小(斑)岩体及相关的矿田(床)分布→主干断裂及圈闭组合有关的伴生、派生裂隙网络控制矿体产出→构造变形动力学转换及相关水压致裂控制矿质富集等,特别强调与中生代岩石圈拆沉作用相关的不同尺度张性构造系统的控矿主导作用,这对于华南地区区域成矿分析和矿产勘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7.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上池位于蟒山山顶,不仅蓄水发电,而且作为"天池"为十三陵游览区增加了又一新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本文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上池西北坡塌滑体锚索锚固为例,系统论述了预应力锚索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8.
为了研究思林电站地下厂房区地应力状态,作者采用声发射法(AE)和现场套心应力解除法对拟建的思林电站进行地应力测量。声发射法测得最大主应力值为15.9MPa,套心法测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 70.9°,最大主应力值为16.03MPa,表明在同一测点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所测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89.
泸沽湖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从泸沽湖沉积物中检测出丰富的正构烷烃系列分子化石,泸沽湖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可归纳为双峰前峰型和双峰后峰型,说明泸沽湖沉积有机质母质来源为混源。较高丰度的中等长度正构烷烃及Paq和(C15+C17+C19)/(C27+C29+C31)比值等指标指示挺水植物及沉水/漂浮植物等水生植物贡献量较大,同时,也说明较大的内源输入可能是泸沽湖TOC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主峰碳及正构烷烃代用指标(C27+C29)/(C31+C33)比值和ACL指示泸沽湖沉积有机质木本植物输入量占优势,这与现今泸沽湖流域植被类型特征相符。纵向上,(C27+C29)/(C31+C33)比值和ACL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趋势性变化,反映出正构烷烃记录的泸沽湖流域草本植被与木本植被相对变化不明显。不同沉积时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有所不同。3万年以来泸沽湖流域植被演化特征可以分为3个阶段:30~20cal.kaBP气候偏干冷,沉积有机质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沉水和漂浮植物也有较大贡献;20~5cal.kaBP为相对暖湿的气候环境,陆源高等植被对泸沽湖沉积有机质的贡献增加;5~0cal.kaBP(对应剖面205~0cm)气候有变冷干的趋势,沉积有机质物源以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为主,同时,具有较多高等植物和沉水/漂浮植物输入。泸沽湖流域12kaBP为干冷气候时期,这在时间与气候特征上与YD事件相符,可能是西南季风对YD事件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0.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常因使用不当造成作物产品中残留超标。采用硫酸水解羽毛制取复合氨基酸,并与碳酸钙反应制得复合氨基酸钙配合物,该配合物可以通过水解有机磷农药中的磷酸酯键降低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将配合物分别喷施已施有机磷农药的茶叶、黄瓜和西红柿,5d后采摘茶叶鲜叶,按绿茶加工工艺进行处理,测定其毒死蜱含量,毒死蜱的残留量减少了75.80%;喷施配合物次日采摘黄瓜和西红柿样品,并测定其毒死蜱与乐果的残留量,黄瓜中毒死蜱残留量为空白对照的70.75%,乐果完全降解;西红柿中毒死蜱残留量为空白对照的71.33%,乐果的残留量为67.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