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以贵州省红枫湖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RUSLE模型分析了该流域1960~1986年、1987~1997年、1998~2004年三个时段内的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强度,并探讨了40多年来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40多年来,流域的土壤侵蚀经历了一个先增强再减弱的过程,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呈西强东弱的格局,且流域西部呈明显先增强再减弱的特征,东部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5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铁的含量及其成因,采集并分析了352组地下水样和12组地表水样。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为未检出~94.8mg/L,平均含量为1.46mg/L。该地区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与其工业化程度及所处区域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在平原区,地下水铁含量与部分地表河流的污染程度更是密切相关,随着远离污染的地表河流,地下水铁含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区对其地下水铁含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酸碱条件和地面污染则只在局部地区对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起主导作用。另外,含水层介质组分、径流条件、上覆土层性质等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3.
对伊犁地块东北缘查岗诺尔铁矿区石炭纪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该区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少量)、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以及火山碎屑岩,它们的化学组成绝大多数属于钾玄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少数玄武岩和安山岩属于钙碱性和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方面,它们相对...  相似文献   
854.
新疆博格达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剥露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博格达山山前不同构造带内9个砂岩样品的裂变径迹分析与热史模拟表明,博格达山浅部造山过程以前展式(盖层滑脱带内)与后展式(基底卷入带内)同时发育的逆冲构造扩展模式为特征;博格达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多期构造抬升作用主要发生在155~135Ma、90~70Ma、约40Ma和约10Ma等4期,其隆升剥蚀史主要经历了燕山早期的初始整体隆升(剥蚀量为0.83~1.2km)、燕山晚期的缓慢抬升(剥蚀量为0.68~0.83km)和喜马拉雅晚期的急剧差异隆升-剥露(逆冲推覆带的剥蚀量约为5.0km、基底卷入带的剥蚀量为1.82~3.18km、盖层滑脱带的剥蚀量为~2.73km)等3个阶段,其中盖层滑脱带因剥露作用启动的时间较晚而表现为冷却速率快、剥蚀速率高。博格达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变形作用与亚洲南缘多期地体的碰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855.
郯庐断裂带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部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一条深断裂带,影响着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和有关固体矿产(金多金属、金刚石等)和能源(油气)的产出。该断裂的山东段被称为沂沭断裂带,其东侧的胶东金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西侧则分布有金刚石(蒙阴金伯利岩群)、石油(胜利油田)等资源- 能源,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重大。借助于场发射扫描电镜支持下的自动矿物识别表征系统(AMICS),笔者从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深部岩浆岩(金伯利岩和碳酸岩- 碱性杂岩)矿物组合中,识别出具有标志性的矿物组合,主要包括:① 金伯利岩的典型矿物组合为镁铝榴石- 钙铁榴石- 钙钛矿- 金云母- 磁铁矿- 铬铁矿±斜硅镁石±自然硅±金刚石等,并首次观察到自然硅,蚀变矿物组合——金云母- 富钛磁铁矿- 钛铁矿- 富钛尖晶石- 绿泥石等,这种矿物组合充分反映了较为还原的深部流体条件;② 碱性杂岩的典型矿物组合——方解石- 氟碳铈矿- 氟碳钙铈矿,叠加改造矿物组合——重晶石- 天青石- 白云石等。在碱性杂岩中,还观察到黄铁矿中含有异常高的深源的稀贵金属元素(Au、Co、Pt、Ru、Os、Ir、 Re等)。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沂沭断裂带)岩浆岩中深部来源的矿物组合特征,为矿床成因研究和深部资源探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56.
莫高窟窟顶戈壁防护带阻截和输导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多风信条件下, 沙砾质戈壁与鸣沙山进行着往复式的能量交换及物质运动。部分沙物质在砾石的保护下, 形成阻沙。部分沙物质在跃移沙粒的激化下形成戈壁风沙流并对洞窟产生危害。戈壁风沙流是造成沙砾质戈壁从稳定向不稳定状态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而上风向沙源的供给状况又是决定砾石床面阻沙和导沙的主要因素。基于此, 戈壁防护带应首先控制来自鸣沙山的沙源, 采取以阻断或减少外来沙源, 通过固定和覆盖沙砾质戈壁地表以及增加下垫面粗糙度等, 来造成一种既利于沙子堆积的条件, 又能促进形成天然戈壁输沙场, 从而为偏东风反向搬运创造一个适宜场。因此, 如何因势利导, 使窟顶流场与风沙地貌达到一种动力平衡, 是莫高窟综合防护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这与以往单风向或双风向条件下所探讨的防护体系效应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57.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湖相喷流岩成因探讨及其意义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泥云岩 (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白云岩,统称“泥云岩”)以其富含泥级钠长石、石英、铁白云石和重晶石等特殊矿物成分为特点。从构造、沉积、岩石学等方面对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泥云岩进行了地质分析,指出泥云岩的成因与湖底热水喷流有关。  相似文献   
858.
煤和瓦斯突出与地应力之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声发射粗估法地应力测量,研究谢二煤矿煤和瓦斯突出与地应力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与瓦斯突出与地应力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凡煤与瓦斯突出地带均属地应力超常地带,而安全地带的地应力值则正常或偏低.   相似文献   
859.
弱变形域成矿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热液矿床的成矿构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构造动力破坏(构造致裂)为主形成的成矿构造——简称构造型成矿构造,另一类是由流体动力破坏(液压致裂)为主形成的成矿构造——简称流体型成矿构造。在分解变形构造场中,构造型成矿构造一般受控于面型强变形带(P域),而流体型成矿构造一般受控于构造透镜体弱变形域(Q域)。通过对典型控矿构造透镜体系统的解析,认为在韧性域与脆–韧性域,剪切带可以通过变形分解形成由面型强变形带组成的成矿场与由透镜状弱变形域组成的成矿场。当剪切带分别处于韧性、脆–韧性及脆性域时,强变形成矿场在韧性变形条件下不成矿,而在脆–韧性及脆性变形条件下则成矿;弱变形成矿场在韧性域与脆–韧性域时成矿,而在脆性域时则不成矿。上述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两类成矿场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矿床建模、成矿预测与成矿构造、矿床成因等的深入研究,而且有助于将构造动力、流体动力、成矿构造、成矿流体等要素有机统一,建立构造透镜体型成矿系统;有助于揭示变形分解作用、液压致裂作用、构造泵吸作用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丰富成矿构造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60.
一种页岩含气性热演化规律研究的模拟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针对页岩气赋存规律研究的热模拟实验主要是沿袭常规油气热模拟方法,以粉末态样品开展模拟,研究对象为岩石生成并排出的烃类气体,这种模拟方式未明确页岩气的实质为"滞留气",并且模拟后样品无法开展扫描电镜分析,不能确定岩石孔隙结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石英玻璃管封装块状样开展页岩生烃热模拟实验,并结合一套数据处理方法,尝试建立了一种适合页岩气研究的热模拟实验方法,研究泥页岩在不同演化阶段(Ro范围为0.596%~2.143%)不同赋存状态气体的含量以及岩石微观孔隙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泥岩及油页岩样品的排出气及解析气含量在高成熟度阶段(400℃以后)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结合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显示这是由于有机质生气量以及无机孔隙均有增加。本方法可以研究页岩热演化过程中不同赋存状态气体含量及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