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6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篇 |
大气科学 | 160篇 |
地球物理 | 77篇 |
地质学 | 417篇 |
海洋学 | 48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38篇 |
自然地理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流移入杭州湾后飑线发展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加深对杭州湾影响下飑线维持机制的理解,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 GFS资料,分析了2014年7月27日浙北飑线成因,并重点探讨了此次飑线过程中对流从北岸和南岸移入杭州湾的演变过程及对飑线整体发展的作用。分析表明:南北向辐合线触发新的雷暴单体生成及中等强度的深层垂直风切变,是此次飑线生成和发展的关键环境条件;飑线中对流从南北两岸移入杭州湾后强度均加强,使得飑线得到更好的维持发展;杭州湾上更好的水汽和更强不稳定能量条件,使从北岸移入杭州湾的对流单体加强并连接苏南、浙北两条线状对流,这是进而使得飑线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杭州湾表面与陆地相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海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使南岸入海对流强度维持,并在地面冷池和后侧入流的共同影响下发展成弓形回波,这也是飑线维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2003~2009年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行社业综合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纯技术效率是综合效率变化的主导因素,中国区域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为增长的态势;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走势,且中部和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和西部差距较小;在变化趋势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在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其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的突出表现,但在综合效率方面均表现出弱改善的趋势;从效率类型来看,双高类型的省份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其他3个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且中国各省旅行社业效率之间的差异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各省旅行社业效率的变化趋势来看,2003~2009年,大部分省份旅行社业综合效率保持增长的态势,少数省份处于下降的趋势,在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除新疆外,其余省份全部保持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3.
144.
轨道误差传播研究在空间碰撞风险分析、任务规划等空间态势感知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轨道误差常用误差协方差矩阵表达,其传播方式主要有线性传播模型与非线性传播模型两种。线性传播模型通过状态转移矩阵外推初始协方差矩阵,计算快速,但因将高度非线性化的轨道动力学问题线性化描述,导致传播精度随时间快速降低。非线性传播模型精度高但计算慢,难以进行大规模碎片群的轨道误差传播。在轨道误差传播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获得较为真实的空间碎片轨道预报误差的方法,分3步进行:初始协方差矩阵的构建、初始轨道协方差线性传播以及基于实测数据对轨道预报协方差的动态校正。经大量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轨道预报协方差,相较于线性传播结果,精度提高了60%以上,可服务于空间碰撞风险分析等高精度空间任务。 相似文献
145.
146.
基于湖南省89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冬季降水观测数据,应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和层次聚类法(HCA)对湖南省冬季降水进行分区,并在分区的基础上,运用离散小波变换结合Mann-Kendall(MK)和Sequential MK(SQMK)的方法,讨论湖南省各分区冬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并识别影响各自变化趋势的主周期分量。结果表明:(1)REOF的前3个旋转空间模态揭示湖南省冬季降水存在3个主要的异常敏感区:湘南、湘西北及湘中;(2)湖南省冬季降水在空间上可划分为5个一致性子区域:湘西北区(DJF1)、湘西-湘北区(DJF2)、湘西南-湘中区(DJF3)、湘南丘陵区(DJF4)和湘南山地区(DJF5),且每一子区域从西南向东北呈带状展布;(3)近54年来,5个子区的冬季降水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但各区存在差异,其中,湘西南-湘中区、湘南丘陵区和湘南山地区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4)D1分量是影响湖南省不同区域冬季降水变化趋势的最占优的周期分量,揭示湖南省的冬季降水变化趋势存在准2年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147.
148.
暴雨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灾害性天气,而在久旱之后或需要蓄水的时节,适当的暴雨却成了对国民经济有利的重要天气。因此,暴雨的研究和预报,也是我国气象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暴雨的出现规律、形成原因错综复杂,监测与探测的手段也不够,所以暴雨的警报以及科研工作,是发展得 相似文献
149.
香港地区活动断裂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地区的断裂构造颇为发育,主要有北东、北东东和北西向三组断裂。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之下,北东东和北西向断裂组成共轭断裂系统。由于本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尚难确定哪组断裂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断层泥的热释光资料表明,断裂的最新活动应在晚更新世,断裂的复发周期应在10万年左右。目前尚不能肯定哪条断裂为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50.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图,在岸线资源总量勘查的基础上,评价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的水深条件、岸线稳定性条件和建港自然条件,分析了本区域岸线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中下游干流岸线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