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585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青藏铁路沿线1373年以来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_拉萨段)近600 a的历史气候代用资料,统计了各资料的年代序列,并用相关、功率谱、谐波、趋势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地面温度1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初为偏冷阶段,20世纪后期为偏暖阶段,升温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该地区年平均地面温度和气温16世纪、19~20世纪相对偏暖,而15世纪、17~18世纪偏冷,20世纪的增温程度超过了19世纪的水平。自然波动周期为4~5个。  相似文献   
232.
对青海锡铁山矿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锡铁山矿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与早元古代达肯大坂群间的接角关系为隐蔽不整合,其间发育基底剥离断层(F1),基底剥离断层之下的“过渡带”实际上是一条退条质的下滑型韧性剪切带。而滩间山群则被构造肢解为O3tm^a-b褶叠层与O3tn^c-d褶皱冲断岩片,其间发育上剥离断层(F2),两条剥离断层面上、下因构造剥蚀充失了大厌地层。并认为和里东晚期的伸展构造体制形成锡铁山变质核杂岩,海西期的抗日压构造体制形成褶  相似文献   
233.
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通过对1961年以来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分析,发现黄河源区进入80年代中后期以后,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1998年的年平均气温竟达到-2.1℃,是40年来年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进入90年代,春季和夏季温度急剧回升.黄河上游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秋季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且其年际间的波动趋于缓和;冬季(12~2月)和春季(3~5月)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夏季(6~8月)降水量变化趋势却表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同时,分析了38年黄河上游径流量及其与流域降水、气温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干旱气候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进入90年代后尤为明显.这一变化趋势与黄河上游地区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有着一致性,说明汛期降水量的减少是黄河上游流量减少的最直接的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234.
宜昌市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楼主体工程业已竣工 ,雷达天线吊装完毕 ,雷达主机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2 0 0 0年底前可投入业务运行。该雷达担负着长江中上游天气监测和为长江三峡、清江隔河岩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重要任务。同时 ,该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后 ,将与在建的武汉和待建的恩施、十堰新一代天气雷达共同组成湖北省天气雷达监测网 ,成为全国天气雷达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雷达性能良好 ,其水平探测距离可达 2 50km ,空间探测距离可达数百公里 ,可对风场结构、降水强度等进行极为精确的探测。新一代天…  相似文献   
235.
利用1959~1997年黄河上游地区降水、流量资料,用EOF、REOF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降水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对黄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进行了估算。分析得出:龙羊峡年入库流量的丰枯主要与黄河上游地区的年降水量有关,春季流量的丰枯主要与上一年秋季的流量、春季的降水量有关,夏、秋季流量的丰枯主要与同期的降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236.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矿产资源匮乏。对石灰石资源的争抢滥挖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论述了石灰石在苏州地区的需求和石灰石资源的开采现状。从地质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2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开采石灰石的可行性以及保护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237.
利用中国北方 30个小汇水流域的现代资料数据建立了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年平均径流深关系式 ;利用先前测得的河北平原南部曲周地区的河间洼地沉积物的磁化率和碳酸盐氧同位素组分以及其他研究者建立的磁化率与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和氧同位素组分与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推估了曲周地区早、中全新世的古年温度状况和古年降水状况 ;以推估的古年温度和古年降水以及建立的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年平均径流深关系式 ,推估了曲周地区早、中全新世的古年径流深状况。  相似文献   
238.
未来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径流深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有关气候-径流深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预测在未来气候变化的15种可能情景下淮河三个代表子流域径流深的变化。结果表明:年径流深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年均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同流域对各种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反映出整个淮河流域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不同季节的径流深对各种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季风气候对径流的影响。文章还特别关注了暖干天气组合下径流深的变化,提出这种极端气候情景对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39.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防沙历史的综合总结和分析,认为莫高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灿烂文化艺术的瑰宝,是甘肃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地之一。单纯的消极人工清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和旅游业作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基本点的要求。那么,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整个窟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且其示范效应将带动本地区乃至整个河西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根据风沙环境特征,提出了莫高窟防护体系建立的主导思想是:以防治西北、西南主害风为主,根据鸣沙山、砂(砾)质戈壁、窟顶崖面等不同地带的具体风沙运动规律,采取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以切断或削弱鸣沙山沙源和固定流沙,并消除沙砾质戈壁面的就地起沙为目的,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风沙活动对莫高窟的危害。同时对莫高窟综合防护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及防护宽度、砾石铺压的基本原理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0.
萧山北部地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从氮磷钾的合理配比和微量元素合理施用方面为农业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从制定农田耕作层的保护措施 ,控制化肥施用 ,实行平衡施施肥 ,降低农田灌溉水的污染 ,充分发挥肥效等方面 ,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沃土计划” ;根据农业地质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农业环境保护区划 ,将本区划分为沿江陆域岸线保护带、萧山南沙大堤保护带和农业环境保护区 ;并提出要加强钱塘江海堤建设 ,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