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根据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测绘教材委员会的计划安排,经商定于1990年10月在杭州由测教委、全国测绘教材委员会和浙江大学联合召开全国普通测量学和测量平差课教改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82.
省测绘局通知说: 省测绘志编篡委员会于1990年2月27日召开了第二次编委会议,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地方志工作指示摘录,传达了省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和晋冀鲁陕苏浙豫皖内蒙九省、区测绘志编篡经验交流会的精神,总结了1989年的工作,提出了1990年省测绘志编篡工作意见,并形成了会议的纪要。  相似文献   
483.
王刚  春丽荣 《气象》1988,14(8):52-53
高空风探测中,关于量得风层风向转变趋势的判断,实际上就是对该层风向差最小向量与最大向量取舍的判断。以逐分、2分或4分量得风层高度间为厚度的任一气层,其上下限之间的风向差都是两个二维向量.以向量的方向区分:其一为顺时偏转,其二为逆时偏转,若以向量的数值区分:最小向量≤180°,最大向员必定>180°。气层风向差两个向量的方向都是由下限风向指向上限风向,而且总是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484.
485.
486.
WGS84和BJ54坐标转换问题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重点介绍WGS84和BJ54坐标及其空间转换思想和转换模型,探讨七参数转换方法、转换模型以及基于Delphi语言的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487.
针对白云鄂博矿床赋存特点,分析了现在的资源利用情况,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出措施,对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8.
北京山区由于山坡陡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加上气候条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密云县是北京山区泥石流高发区,冯家峪镇则是密云县泥石流发生最多的区域.密云县冯家峪镇西白莲峪历史上发生多次泥石流,其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泥石流堆积形态多样,大烂碴沟泥石流堆积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泥石流堆积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以期丰富北京山区泥石流基础资料,同时对完善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危险区区划有所裨益.在收集当地泥石流发生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的调查了西白莲峪大烂碴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大烂碴沟上游沟谷剖面呈"V"形,切割明显,地形坡度一般在32.以上,而下游沟谷剖面呈"U"形.从泥石流形成的年代和冲刷痕迹推测,"U"形沟谷为泥石流冲刷形成.整个流域成扇形,泥石流形成区面积为0.58 km2,流通区面积为0.09 km2.大烂碴沟流通区沟道极短,这样,形成区汇集洪水到达流通区后,严重冲刷沟谷坡脚,破坏基岩的稳定性,造成两岸岩石滑坡、崩塌和沟床岩石的整体性搬运,从而形成泥石流.流域出口处有泥石流扇形堆积体,砾石含量较多.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大烂碴沟泥石流的堆积物特点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地貌特征:采用野外量测与填图的方法,主要调查堆积扇的部位及其地形、沟道比降与宽度,堆积物外部形态等.(2)结构组成:主要有颗粒级配、岩性组成、砾石排列与分选性、堆积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以及粒态、擦痕、砾石包裹情况,大漂砾粒径、堆积位置与排列等颗粒特征.砾石的调查通过在沟道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砾石进行abc长度和倾向调查.以上参数通过现场观测、测量取得.选定泥石流堆积区典型部位Ⅰ和Ⅲ,通过挖圆形探坑,取出全部颗粒.将颗粒直径大于10 mm的大颗粒筛出,称重,将剩余颗粒1 kg左右带回实验室分析.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平均粒径比中值能更正确地反映碎屑颗粒的集中趋势,按福克和沃德的平均粒径的表达式Mx:φ16 φ50 φ80/3判别碎屑颗粒的集中趋势;采用由福克和沃德提出的标准偏差σ=φ84-φ16/4 φ95-φ5/6.6判别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采用福,克和沃德的偏度公式:SK1=φ16 φ84 2φ50/2(φ84-φ16) φ5 φ95-2φ50/2(φ95-φ5)判别粒度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峰度是用来衡量粒度频率曲线尖锐程度的,也就是度量粒皮分布的中部与两尾端的展形之比,采用福克和沃德提'出的峰度公式KG=φ95-φ5 φ80/2.44(φ75-φ25)判别.在查阅历史资料和堆积物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大烂碴沟泥石流堆积扇的发育和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泥石流堆积扇的形成受到初次水石流和二次粘性泥石流两种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水石流形成堆积扇主体,粘性泥石流则起到显著改变堆积扇形态特征的作用.大烂碴沟泥石流堆积扇的演变过程和特征明显受到大烂碴主沟和西白莲峪主沟水流的影响.从外部特征来看,堆积扇可以分为Ⅰ,Ⅱ,Ⅲ和Ⅳ四个区,其中Ⅰ,Ⅱ,Ⅲ区表现为二次泥石流堆积特征,Ⅳ区表现为初次泥石流堆积特征.两次泥石流形成过程中固体物质的运动方式、搬运距离和侵蚀强度不同,其堆积扇在不同分区的沙砾粒径、排列方向和圆度也反映出两次泥石流的形成特征.该研究结果对今后进一步探讨北京山区泥石流形成机理和运动过程以及为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过大,综合利用率较低以及地质勘查难度的不断增大,导致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下降,部分矿产资源的储量耗减速度已明显超过新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据统计,我国金矿资源基础储量始终  相似文献   
490.
1991年江淮暴雨与越赤道气流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1年夏季 ,中国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的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 ,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文中利用 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等格点资料及其它常规资料 ,对此次暴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指出 :1 991年 5~ 7月越赤道气流的特别强劲以及越赤道气流通道位置的异常 ,是造成此次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 ,5月底及 6月初南半球中、高纬度冷空气较早的爆发 ,可能是 1 991年越赤道气流异常的先兆“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