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2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9篇 |
地质学 | 102篇 |
海洋学 | 14篇 |
综合类 | 32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歧口凹陷唐东走滑断裂存在证据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缺乏有利的地质证据,对唐东构造带NS向构造破碎带的认识、理解存在差异,造成该区生产研究中走滑断层、转换带、构造调节带、平移断层等概念多次重复使用,并严重制约了该区的整体勘探部署.新近地震解释结果与地球物理速度反演成果表明:大港探区滩海沿岸带新生代构造变形是在NWW向伸展构造变形基础上,叠加N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构造变形的结果,具有形成近NS向走滑断层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同时,唐东走滑断裂将对该构造带及邻区油气聚集成藏与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鄂西渔塘坝含碳硅质岩段(P31m)为硒矿床的主要赋硒层位,其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变化范围为0.5‰~1.8‰(平均1.25‰);δ18O为22.7‰~27.1‰ (平均25.3‰);硅质岩中黄铁矿 δ34S的值变化范围为-27.7‰~-5.65‰,幅度大于20‰;硅质岩层位中方解石样品的δ13C值范围为4.19‰~0.52‰。综合研究表明,渔塘坝硅质岩在成因上主要表现为热水沉积特征,成岩温度为45℃,形成于半封闭的浅海至滨浅海(滞留的盆地)缺氧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3.
2009/2010年云贵地区(YGR)和2013年夏季中南地区(CSC)发生了近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文中对比了两次干旱事件的发展速度,基于水分收支原理,诊断影响干旱发展的物理过程。结果显示,CSC干旱发展前,温度升高,蒸散发增加,土壤湿度减少,高温和降水减少对干旱有触发作用;而YGR的降水减少使干旱开始发展。CSC干旱事件发展迅速,YGR干旱事件发展缓慢,同时前者干旱的维持和恢复时间也短于后者,这些差异与蒸散发过程强弱有关。CSC干旱事件发展阶段,蒸散发过程强,平均为4.7 mm/d,8 d时间,土壤湿度从45%减少到20%,促使干旱快速形成(典型骤发干旱)。YGR干旱发展阶段,蒸散发过程弱,平均为1.7 mm/d,土壤湿度从45%减少到20%历时2个多月(传统干旱)。蒸散发的强弱主要与区域大气柱的水汽净辐散有关。CSC干旱发展阶段,其大气柱水汽净辐散达每天3.1 kg/m2,增强了陆气水分交换,使蒸散发远大于降水,土壤湿度快速下降,加快干旱发展速度。YGR的区域大气柱水汽净辐散为每天1.1 kg/m2,只有CSC的1/3,使干旱发展缓慢。两个干旱事件的大气柱水汽净辐散主要发生在经向方向,即由区域北界相对较强的经向水汽输送引起。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的路网快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动车轨迹数据包含丰富的路网信息,随着浮动车轨迹数据的逐渐公开,从中提取路网信息已成为可能。目前,大多数算法提取路网时,使用统一的阈值忽略了轨迹数据的密度差异,且只考虑了轨迹的形态没有考虑轨迹的方向,严重影响了提取结果的几何精确度和拓扑正确度。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半径质心漂移聚类方法,能根据轨迹密度、道路宽度自动调整聚类参数和利用轨迹方向实现道路拓扑连接。首先,通过自适应半径质心漂移聚类方法计算路网骨架点,采用小波聚类算法获取路网骨架点的方向集;然后,根据聚类半径和方向对骨架点进行递归连接,生成路网数据。利用深圳市福田区一天的浮动车轨迹数据进行了算法实验验证,将实验结果与栅格化方法、约束三角网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提取的路网数据在几何精确度及拓扑正确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且算法适合大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5.
对日本周围海域海底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的有机碳作了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值的比较。东海海域浮游、底栖有孔虫的年代差约为800a ,代表了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年代差。根据日本海北部的研究结果推测 :该海域全新世海洋储存库年代约为350a。海底沉积物中记录的环境变化和地质变化信息可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等方法解释。这些作为最后的解释方法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使用精度尽可能准确的时间刻度法也是很必要的。在海底沉积物中插入的时间刻度法除了岩相层序和火山灰层序等地质学方法、研究生物变迁的古生物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滇西北兰坪盆地白秧坪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C、H、O、S和Pb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秧坪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北部,是在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内新近发现的重要矿床之一。为确定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金属元素来源,对白秧坪多金属矿床开展了系统的C、H、O、S和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白秧坪多金属矿石硫化物δ34S为-5.6‰~11.2‰,具有兰坪盆地中—新生界蒸发岩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性质;矿石与盆地中—新生界沉积岩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成矿金属源于盆地沉积地层。成矿流体中水的δDV-SMOW=-122‰~-86‰,δ18OV-SMOW=-4.52‰~-15.34‰,为大气降水补给的盆地热卤水。研究区热液成矿早阶段白云石δ13CV-PDB=-3.4‰~0.5‰,δ18OV-SMOW=4.8‰~20.3‰,晚阶段方解石δ13CV-PDB=-3.1‰~0.5‰,δ18OV-SMOW=4.1‰~18.6‰,说明成矿流体中CO2来自盆地地层中灰岩的溶解。 相似文献
107.
传统地震数据稀疏重建方法面临着:(1)叠前共炮点道集或CMP道集反射波为双曲线型同相轴,地震数据重建会损害有效波;(2)地震信号存在噪声和畸变,要求重建方法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_1-L_1范数稀疏表示的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共偏移距道集中地震波为水平同相轴,无道间时差,满足空间重建要求,和L_1-L_1范数稀疏表示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首先抽取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数据,并根据地震采集信息构造复合采样矩阵,然后采用L_1-L_1范数稀疏表示对数据稀疏重建后,再将数据反变换回共炮点道集或CMP道集,能够同时实现地震信号稀疏重建和随机噪声压制.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试算结果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好重建精度和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国土资源数据高效存储技术及策略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本文基于对省内多级行政单元国土资源数据特征及管理需求分析,提出了省内多级行政单元国土资源数据应用模式及数据布局策略,并以陕西省实际数据为例,形成了对我国国土资源数据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