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374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本文主要阐述了包头市高精度三维GPS控制网的建立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12.
<正> 湖北东部黄石一带,历年来被归为中石炭统底部的白云岩段,有时称为“大埔组”,常与广西大埔组或宁镇山脉的老虎洞组相对比。但迄今为止均未采到生物化石。1976年,盛金章等报道南京金丝岗地区老虎洞组白云岩中采到Diphyphyllum sp.及Lithostrotion sp.等珊瑚化石,而归于早石炭世;嗣后,陈敏娟等(1980)报道,江苏龙潭黄龙山及南京附  相似文献   
813.
龙门山北段矿山梁构造解析及其油气勘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山梁构造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典型的前锋构造之一,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构造挤压变形。矿山梁构造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重构造:浅层是一个晚三叠世形成的断层转折褶皱;深层则是在新生代形成的三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隐伏堆垛背斜构造。深部构造的发育改造了上覆晚三叠世形成的浅层构造。矿山梁构造的有利勘探部位是深部的隐伏冲断构造,尤其是新生代构造变形中最早形成的构造岩片即岩片1,但该构造能否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则取决于深部构造顶部滑脱层的封堵能力。分析认为新生代形成的隐伏冲断构造是龙门山冲断带前锋带中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14.
815.
在地名命名中,以地貌特征命名是一种常规方法。同时运用这类地名可追溯区域特征。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过渡地带的靖边黄土地貌(北部风沙滩地区、中部梁峁涧地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地区地名,具有显著的地貌地名特征。  相似文献   
816.
817.
北部湾涠州西南井场调查使用的手段有手探,钻探,CPT项目等,其中我们完成了钻探和CPT项目作业,钻探采用深度能力200m的北探200型钻机,租用腾龙3号及抛锚助船完成,CTP项目作业与香港辉固公司合作。采用辉固水下多功能静力触探仪(FUGRO)和租用北海鸿宇3号大型装吊船完成的海上水下静力触探作业.  相似文献   
818.
震后避难空间是居民遭遇地震时紧急疏散、避难、临时生活的重要区域。以无人机影像为基础,采用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与GIS栅格化的分析方法,构建震后避难空间评价指标,建立基于遥感影像的震后避难空间快速提取模型,并以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为例,将避难空间提取的结果与震后居民实际选取的避难空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共计提取可用避难空间70个,根据目标函数F得到最优避难空间5个,其中每个避难空间在漾濞MS6.4地震中实际帐篷数量分别为72、55、54、30、44顶,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匹配。  相似文献   
819.
罗焕炎  胡尊国 《地质科学》1974,9(3):283-290
均质含水层中的自由水面(潜水)问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分析解和近似解,但对非均质条件还缺乏合理的解答。目前虽可采用虚构流网的概念相当准确地计算侧向补给情况的潜水井流量,但由于这种方法不能计算渗流场的水头分布,仍不易把它引用到不稳定渗流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820.
依据造成华南登陆台风特大暴雨增幅的物理成因及天气学等因子,采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建立一套客观、定量的预报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