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5篇 |
免费 | 363篇 |
国内免费 | 4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篇 |
大气科学 | 212篇 |
地球物理 | 187篇 |
地质学 | 1127篇 |
海洋学 | 187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97篇 |
自然地理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28篇 |
1977年 | 56篇 |
1976年 | 52篇 |
1975年 | 31篇 |
1974年 | 23篇 |
1964年 | 12篇 |
1958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内蒙古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成矿区带之一。前人铀矿找矿工作主要聚焦于马尼特坳陷北缘,认为坳陷南部不具备铀成矿的基本条件或成矿减弱。而煤铀兼探最新成果表明,坳陷南缘已初步控制一条长约6.8 km的铀矿带,指示南缘具备与北缘同等的成矿前景。通过对比剖析马尼特坳陷南北缘典型铀矿床(点)的地质特征,结合坳陷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构建了马尼特坳陷南北双向供铀的统一铀成矿模式,指出:马尼特坳陷南北缘均以层间氧化带型铀成矿为主,但坳陷北缘以赛汉组上段为主要找矿目的层,而坳陷南缘以赛汉组下段为主要找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为次要找矿目的层。马尼特坳陷主要铀成矿期可分为三期:第一期铀成矿为二连组晚期至古近纪早期,代表铀成矿年龄为(68±1.6)Ma~(63.4±5.5)Ma,成矿类型为潜水氧化带型;第二期铀成矿为古近纪中期,代表铀成矿年龄为(51.2±4.3)Ma,成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为主,兼有潜水氧化带型;第三期铀成矿为古近纪中晚期,代表铀成矿年龄为(44±5)Ma~(37.1±1.9)Ma,成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第二和第三期铀成矿是本区主成矿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铀矿体变富变大。今后铀矿找矿重点应向马尼特坳陷南缘转移,且有望落实一条长度大于70 km的铀成矿带,为马尼特坳陷南缘铀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3.
44.
中国西部的煤炭及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专业分会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28(6):1-4
在对中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西部的煤炭及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开发利用的现状,对中国西部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对牙系下统馒头组地层断裂,向斜及岩脉等构造富水规律的探讨,发现岩石的富水性受断裂的力学性质、规模、断裂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断裂与岩性组合关系的制约,亦受向斜和岩脉构造产状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不同构造条件下,井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6.
47.
山西义兴寨金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东北地区以唐河大断裂的核心为一组早燕山期NW向张剪性断裂与区域NE向复向斜复合部位,控制着区内燕山期中酸性浅成侵入体及其与之有关的铁,金,铜矿化,义兴寨金矿是该地区具代表性的典型矿床,金矿床为热液型脉状金-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岩体和断裂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48.
吐拉苏火山盆地中与金成矿有关的热液富含K^+、Na^+、F、SO4^2-和N2、O2等,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岩浆.火山的热液,有大气水参于的次生热液.平均均一温度96~158℃,平均盐度0.26%~1.08%,热液活动深度0.26~0.67km,具有低温、低盐度、在地壳浅部活动的基本特征.热液活动生成围绕金矿体由内向外环状展布的黄英岩化、高级泥化、泥化和绿泥石碳酸盐化4个围岩蚀变带.与其有关的金成矿期分为原生沉积富集和次生热液交代蚀变2期,后者包括毒砂黄铁矿化、面状硅化、脉状硅化和绿泥石碳酸盐化4个成矿阶段.金富集成矿主要与黄英岩化蚀变带和面状硅化、脉状硅化2个成矿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50.
洛川北韩寨黄土磁性地层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the Beihanzhai loess section at Luochuan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ypical Heimugou loess secdon of Pleistocene age. Loes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ajor output of the Beihanzhai sec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B/M boundary. The NRM of specimens was measured on a cryogenic fluxgate magnetometer in the Palcomagnetic Lab. of A.N.U. The stepwise TH and AF demagnetization of the specimens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diagram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demagnetization data indicates that TH demagnetization is better than AF demagnetization to obtain the characteristic NRM components. The data on inclination, declination and latitude of V.G.P. show that the B/M boundary approximately lies between loess bed L8 and palaeosol bed S7, and the Jalamillo subchron is at least recorded at the portion from S10 to L10. By comparing the magnetic data from the Beihanzhai loess section with those from the Heimugou loess section reported in 1977, it is obvious that the Olduvia subchron is recorded at the second palaeosol complex in the middle part of Early Pleistocene loess at Wucheng,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Luochuan loess began depositing in Early Matuyama at abont 2.3--2.4 m.y. ago.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