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599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潮滩作为重要的湿地类型和高效的有机碳汇备受关注,近期围垦、养殖等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入侵对潮滩生化环境和有机碳埋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了福建三沙湾三处不同植被类型的潮滩各取得沉积物短柱样,测定沉积物的总有机碳含量(TOC)、稳定碳同位素(δ13C),结合210Pbex测试计算的沉积速率,估算了不同区域的有机碳埋藏通量(BC)。结果表明,互花米草阶段和红树林阶段TOC含量分别为0.67%和0.95%,比对应的光滩阶段分别提高了13.6%和26.7%,表明红树林对潮滩固碳效率的提升比互花米草更加显著。在两者的共同生长区域,随时间推移TOC含量显著下降,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挤占红树林生长空间之后,降低了潮滩的固碳效率。短柱样沉积物δ13C值分布范围在-24.70~-21.87‰,主要体现海源有机质同位素特征,但也会受潮滩植被生长类型影响。对各短柱样有机碳埋藏通量进行估算,得到研究区红树林生长阶段BC平均值为149.53 g/m2/yr,远高于互花米草生长阶段的平均值57.37 g/m2/yr。  相似文献   
192.
湿地的水文和水化学在时空尺度上会呈现显著差异,进而会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变化,光活性中间体(PPRIs)是水体间接光反应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水环境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归驱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湿地中PPRIs的产生过程。本研究通过捕获剂法监测了鄱阳湖湿地4个季节水体中3种PPRIs(1O2、·OH及3CDOM*)的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技术对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组分的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鄱阳湖湿地不同季节水体中的DOM的光化学反应特性及与PPRIs产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鄱阳湖夏季和秋季水体的pH值、溶解有机碳(DOC)浓度较高,相反,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在夏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秋季的DOM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并且木质素丰度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鄱阳湖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产生能力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水体中1O2和·OH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水体。pH、DOC、E2/E3、脂类、蛋白类及木质素类与PPRIs产生速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其中的DOC与木质素类组分;另外在三维荧光指标结果中,荧光指数(FI)和新鲜度指数(β/α)与PPRIs呈现负相关关系,证明FI值越低即DOM陆源性越高、非新生DOM比例越高,则PPRIs产生速率越高。综上,PPRIs的光化学产生与植物源DOM密切相关。与春季和冬季相比,夏季和秋季鄱阳湖水体的有机质高,而其中DOM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主要来自陆生植物和土壤有机质,其有机质的腐殖化水平较高,而在春季和冬季水体有机质主要来自湖泊本身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机质,属于内源。淹水植物残体降解过程释放的有机组分,对夏、秋季DOM的来源和组成有着极易被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而其中光化学活性较强的有机组分如木质素是造成其PPRIs产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3.
为查明海岸带弱透水层孔隙水的盐分来源与演变机制,在连云港海州湾钻探采集了4个钻孔的粘性土柱,采用压榨法采集孔隙水,测定了孔隙水化学-同位素组分,建立了二维剖面孔隙水全新世以来的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由陆向海孔隙水的总溶解固体由0.9增加到41.4 g/L,垂向上浅层高、深层低.孔隙水Cl/Br比为170~533(均值267),87Sr/86Sr比值为0.709 3~0.711 6,Cl-与δ18O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孔隙咸水为海相成因,同时还受到硅酸盐矿物风化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全新世弱透水层孔隙水为10~5 ka BP海侵时期的古海水,向下入渗造成更新世孔隙水咸化.4 ka BP海退后,孔隙水接受淡水补给,但古海水并未被完全驱替.近海岸处孔隙水受持续蒸发影响而形成盐水.数值模拟表明海侵-海退事件是控制弱透水层孔隙水盐分演变的主要因素,海侵时海水以“指状”模式向下入侵,造成了咸淡水的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94.
中国的盐湖钾盐资源短缺,导致钾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威胁粮食生产安全。而正长岩型钾资源丰富,K2O品位达8.5%~15.4%,预测资源潜力(K2O)达盐湖钾盐储量的20倍以上。此类矿石钾资源的主要富钾矿物为微斜长石、霞石和白云母,地理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的“秦岭大别正长岩带”和“燕辽阴山正长岩带”。采用电解质溶液热力学软件OLI Analyzer 9.2,对KAlSi3O8-NaOH/KOH/Ca(OH)2-H2O体系相平衡进行模拟,继而对代表性富钾正长岩进行水热碱法分解反应实验,证实K2O溶出率高达85.6%以上。所得硅酸钠钾碱液适于加工多种钾盐或生态型钾肥产品,硅铝组分同时转化为沉淀硅酸钙、钠型/钾型沸石、硅灰石、高岭土等多种工业产品。水热碱法技术的加工过程清洁高效,资源利用率高,环境相容性良好,可为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中国钾盐工业新体系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5.
王俊  王闯  何川  胡雄玉  江英超 《岩土力学》2018,39(8):3038-3046
采用?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发展到地表后,沉降曲面呈上大下小逐步收缩的沙漏状,影响范围小于砂土地层。考虑盾构动态掘进过程后,卵石颗粒接触关系变化十分剧烈,掌子面稳定性被削弱,极限支护压力随之增大。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随隧道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极限支护压力与初始支护压力之比则随埋深增大而减小。掌子面失稳机制可根据隧道埋深划分为3种模式。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可为确保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土壤盐渍化是新疆最常见的土地退化过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对渭库绿洲土壤含盐量和土壤热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土壤含盐量与热红外发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盐渍化土壤的发射率随着含盐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土壤盐分增加时,发射率也随之增大。(2)土壤含盐量与热红外发射率光谱数据相关性在8.5~9.5 μm波段范围内表现尤为显著,相关系数超过0.8,最高为0.90,对应波段范围9.259~9.271 μm。(3)运用回归模型一阶导数变换形式下建模效果和预测精度都是最优的,R2达到了0.899,RMSE最小为1.734。热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反演土壤含盐量,为利用热红外遥感识别土壤盐分信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7.
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东  曹帅  付建新  江国建  吴锋 《岩土力学》2014,35(Z1):271-277
为研究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以招金大尹格庄金矿为研究背景,从矿柱载荷、强度、失稳形式及影响因素确定四方面推导出两种矿柱形式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设计采用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对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与矿柱安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表明,矿柱宽度、矿体开采深度和矿房宽度3个主要因素对矿柱稳定性影响程度是最为剧烈的;矿柱安全系数随着矿柱宽度地增加呈指数形式递增且递增速率不断加大,随矿体开采深度地增加呈幂函数形式递减且递减速率逐渐变缓,随矿房宽度地增加呈负指数形式递减且降低速率逐渐变慢。利用DPS和Matlab建立的矿柱安全系数回归方程得出保证安全生产的合理矿柱尺寸,矿房宽度应不超过8 m,布置条形矿柱宽度应不小于3.6 m,布置方形矿柱宽度应不小于5.9 m。结合采场矿柱布置实际,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为下中段矿体回采矿块布置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8.
矿井动力现象如巷道变形破坏、煤和瓦斯突出及煤层底板突水等都与地应力密切相关。应用水压致裂法对新集矿区的原地应力进行了测量,确定原地系统深部围岩的应力状态,即原地应力的量值和方向,研究获得了矿区地应力的赋存规律和基本特征。测量结果分析表明:新集矿区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导,属于构造应力场类型;垂直主应力和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均随埋深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比值范围是1.01~1.29,反映新集矿区受构造作用较恒定;测压系数的范围是0.98~1.3,随深度变化不明显;新集矿区受到F10断层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最后探讨了原地系统不同构造部位地应力方向差异的原因,初步分析认为,是受到阜凤推覆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沙漠相沉积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白垩纪鄂尔多斯盆地在燕山期抬升-沉降及气候演变的背景条件下,受水力、风力等地质作用,经历了早白垩世宜君-洛河期→环河期与罗汉洞期→泾川期两个沙漠沉积演化阶段。其中,洛河期和罗汉洞期是沙漠发育的两个主要时期,形成了旱谷、沙丘、丘间及沙漠湖等多类型沙漠亚相碎屑岩沉积。沙丘沉积砂岩作为白垩系沙漠相最主要的沉积岩石,具有分布稳定、厚度巨大、含盐量低、孔隙空间发育、储水性和透水性强等特点,不但具有良好的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而且一般赋存着水质较好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20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地质勘探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某中外矿业合作勘探部在新疆伊利地区地质勘探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该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及其执行情况作了较细致的介绍,该措施是地质勘探阶段一套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在当地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