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地质学   18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内蒙古北山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内蒙古北山及邻区分布的各类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即①斑岩型钼—金和铜矿床(点);②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点);③火山气液型铁和锑矿床(点);④热液脉型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⑤岩浆岩型铬和钒—钛—铁矿床(点)和⑥变质热液型金和铁矿床(点)。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4个成矿带和9个矿化集中区,并且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本区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前寒武纪和晚古生代,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与海西期板块活动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
冀西北水泉沟杂岩体成因的Nd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思宏  聂凤军 《地质论评》2003,49(4):355-360
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最重要的赋矿岩体。长期以来,关于水泉沟杂岩体的成因一直争议很大,严重制约了本区金矿床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水泉沟杂岩体及其围岩太古宙变质岩进行了系统的Nd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泉沟杂岩体不可能是太古宙变质岩混合岩化或重熔的产物,而是由来自地幔的岩浆与下地壳局部熔融的物质不均匀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93.
甘肃北山红尖兵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甘肃北山红尖兵山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代表性钨矿石样品中的黑钨矿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红尖兵山钨矿床的矿化类型大体可划分为云英岩型和黄玉-石英脉型。钨矿化的发生时间为海西期(322~260Ma),其中云英岩型钨矿石的形成时代略早于黄玉-石英脉型矿石。云英岩型钨矿石中2件黑钨矿样品的eNd(322Ma)值分别为5.93和4.24,与同时期亏损地幔钕同位素演化线值接近。相比之下,黄玉-石英脉型钨矿石中5件黑钨矿样品的eNd(322Ma)值变化范围为-4.16~-8.05,与同时期古大陆壳钕同位素演化线值相似。云英岩型钨矿石的形成作用与亏损地幔源岩浆活动有关,而黄玉-石英脉型钨矿石则很可能是壳源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一推论对于揭示本区钨矿床成矿作用本质和指导隐伏矿床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东乌旗)一带草原区,地貌景观多为平缓山丘类型.因水系沉积物、风积物以及风化残积物等共存,采样介质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地球化学测量效果.在东乌旗的阿太乌拉地区和阿巴嘎旗的莫若格钦两地,对比不同粒度的样品,发现金属矿物微颗粒以物理状态不均匀地混合在岩屑介质内.与小于80目的细粒样品相比,小于4目至大于20目之间粒度的岩屑,化探异常的衬值更大,提取的异常也更准确.采用MapInfo软件提供的IDW插值法成图,得到非常清楚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找矿有利地段,对找矿靶区的筛选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研究,在工作区内发现几处Cu-Au及Ag-Pb-Zn-Cu异常区,并且初步证实存在带状分布的矿化体,找矿前景良好.实践证明,化探岩屑测量为在浅覆盖地区快速锁定矿产普查范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北山北部古生代两类花岗岩及有关矿床的钕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凤军  胡朋  江思宏  刘妍  张万益 《矿床地质》2006,25(Z1):139-142
北山北部地处西伯利亚地台与哈萨克斯坦-北山板块汇聚带内,区内各种类型花岗岩体分布广泛,并且与金属矿床具密切空间分布关系。所有这些花岗岩可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即深源型和浅源型,前者全岩样品εNd(t)值均为正值,而后者的εNd(t)值均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幔源岩浆活动导致了深源型花岗岩、铜、钼-金和铁矿床的形成,而壳源岩浆活动为浅源型花岗岩、钨和钨-锡-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两种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厘定对于探讨本区地壳演化历史、揭示成矿作用本质和指导找矿勘查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 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244.2±0.3 Ma),这表明印支早期闪长岩对南金山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主要为160~240℃,属于中低温范围;成矿流体的盐度变化于0.88%~11.81%(NaCleq),并主要集中在6%~7%(NaCleq)之间,属于中低盐度范围;估算的成矿压力集中在100~160 MPa.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高盐度流体与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南金山金矿床应该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7.
论河北丰宁牛圈银(金)矿床的成矿时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牛圈银(金)矿区细粒钾长花岗岩株和含矿隐爆角砾岩墙钾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细粒钾长花岗岩株钾长石样品主要加热阶段所获得数据构成一条相关性很好的直线,其对应的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为(216.6±3.2)Ma(2σ),40Ar/39Ar初始比值为297±28。相比之下,含矿隐爆角砾岩墙钾长石样品特定加热阶段(1200~1300℃和1360~1450℃)所获数据同样也构成两条直线,其对应的同位素等到时线年龄值分别为(227.9±4.8)Ma(2σ)和(216.7±6.1)Ma(2σ),40Ar/39Ar初始比值分别为307±41和269±39。考虑到所测样品均采自未受到明显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或其他热事件影响的岩(矿)体,因此,细粒钾长花岗岩株和含矿隐爆角砾岩墙的形成时代为216Ma,与印支期富钾岩浆作用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根据含矿隐爆角砾岩墙的野外地质证据,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和钾长石同位素年龄数值,可以推测牛圈银(金)矿区早期成矿作用发生在(227.9±4.8)Ma,而主要成矿期为(216.7±6.1)Ma,是印支期多阶段富碱质成矿流体活动的产物。牛圈银(金)矿区成矿作用时间的厘定对于提高该区成矿理论研究水平和寻找隐伏金属矿床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南蒙古曼达洛沃-古尔班赛汗岛弧地体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岛弧地体内岩浆活动及地壳演化过程与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成因关系,对产出在该地体内代表性斑岩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石进行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分析. 哈马戈泰铜-金矿床出露的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为花岗闪长岩-二长闪长玢岩组合,LA?MC?ICP?MS锆石定年数据显示,成岩年龄为332~324 Ma;查干苏布尔加矿区产出有二长花岗斑岩,为铜-钼矿化的容矿岩体,本次测定的成岩年龄为~372 Ma;青狐狸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化与闪长岩具有成因联系,本次测定的成岩年龄为~333 Ma;奥尤特乌兰铜多金属矿区岩浆岩活动强烈,产出有二长岩和安山岩-花岗闪长岩杂岩体,本次测定的成岩年龄分别为~381 Ma和338~332 Ma. 综上所述,曼达洛沃-古尔班赛汗岛弧地体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主要分为3个阶段:383~369 Ma、367~363 Ma和338~321 Ma. 其中,与斑岩铜多金属矿化有成因联系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375~369 Ma和338~328 Ma两个时期,可能为该区域两个最重要的成矿期. 原位锆石εHf(t)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上,介于+7.85~+16.14之间,部分分析点与亏损地幔值相似,显示成岩物质来源可能是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新生物质在地壳短暂停留后再次部分熔融的产物,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成熟地壳的混染. 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331~717 Ma,表明本区发生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的时间是新元古代至晚古生代.   相似文献   
99.
兴蒙造山带成矿规律及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形成于古生代,在中生代遭受了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和东部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强烈改造。该造山带也是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因此对该造山带成矿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找矿勘查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该区已发现的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与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关系不大。根据兴蒙造山带内的成矿与不同构造体系演化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内的矿床分为4类:(1)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于500~2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Mo和Au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和矽卡岩型Pb-Zn矿床,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岛弧及古亚洲洋闭合后的碰撞与伸展阶段;(2)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时间240~1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和Mo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中低温热液脉型Pb-Zn-Ag矿床和热液脉型Ag多金属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陆缘弧、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碰撞造山-后碰撞,以及造山后的伸展崩塌阶段;(3)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210~10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W、Cu)矿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有关的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150~12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Cu、W)矿床、热液脉型Pb-Zn-Ag和Cu多金属矿床、高温岩浆热液型稀有稀土元素、W(Sn)、Sn矿床和矽卡岩型Fe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环境处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这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区域,总体属于一个伸展的构造背景。不同构造体系下的成矿特点是不同的,而所富集的主要金属元素也有差别。根据所产出的不同金属的资源量大小对比,Cu主要产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Mo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Pb-Z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和古亚洲洋构造体系,Au主要产在古太平洋构造体系,Ag和S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W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域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100.
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悦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为紫金山矿田内2个典型矿床。为了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2个矿床的H、O、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显示,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的铜矿脉中,6件石英的δDV-SMOW值为-62.0‰~-58.5‰,δ18OV-SMOW值为12.0‰~14.6‰,δ18OH2O值介于2.4‰~6.5‰;26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3‰~2.9‰,峰值介于-5‰~1‰;16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介于17.966~18.785,207Pb/204Pb值介于15.571~15.722,208Pb/204Pb值介于38.127~38.849。在悦洋矿区的矿脉中,1件石英样品的δDV-SMOW值为66.6‰;5件石英样品δ18OV-SMOW值介于10.0‰~13.7‰,δ18OH2O值介于-1.1‰~3.4‰;13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6.8‰~-1.0‰,平均值-4‰;5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介于18.405~18.521,207Pb/204Pb值介于15.620~15.685,208Pb/204Pb值介于38.587~38.863。H、O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水主要来自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悦洋银矿床则以大气降水为主,有少量的岩浆水加入。硫化物的S和Pb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白垩世岩浆岩,悦洋银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早白垩世岩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