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柿竹园矿田柴山铅锌矿床早、晚期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并对C、O同位素组成之间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进行了CO2去气、流体混合与水.岩反应的理论模拟。结果表明,该矿床方解石的形成主要是由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及温度降低造成的,另外大气降水的加入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成矿流体中的可溶性碳以H2CO3为主,早期成矿流体的δ^13C、δ^18O值分别为-2.5‰+4‰,晚期成矿流体的δ^13C、δ^18O值分别为-1‰和+6‰,并且在成矿过程中一直有中生代大气降水的加入。  相似文献   
102.
以中国西南"三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地区西范坪铜矿床、玉龙铜矿床和北衙金矿床为例说明了该地区斑岩型铜或金矿床的次生分带特征,概述了青藏高原、滇川西部高原的隆升,以及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地表化学风化的影响;指出西范坪铜矿床、玉龙铜矿床和北衙金矿床等明显经历过表生成矿作用的典型斑岩型矿床均位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区的边部或边缘地带,新生代构造抬升对这些地段气候、地形的影响大大促进了地表的化学风化作用;认为新生代强烈隆升可能是导致这些矿床发生强烈次生富集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3.
104.
文章系统总结了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中锡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柿竹园多金属矿中锡回收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综合回收利用锡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湘南郴州地区钨、锡、铜、铋、铅、锌等金属矿床密集产出,很多矿床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且资源潜力巨大,构成世界级的钨锡多金属矿集区.研究表明,该矿集区中钨、锡等金属主要集中在150~60 Ma期间的大规模成矿,与该区主要花岗岩的成岩时间基本上吻合,两者具有明显的时、空联系.湘南郴州一带的花岗岩及其相关的钨、锡等金属的成矿与中生代华南地幔物质上涌、岩石圈的拉张、伸展作用密切相关,两者均为中生代华南岩石圈拉张、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6.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s in western Yunnan were derived from an enriched lithospheric mantle ( EM Ⅱ ) source. The data available indicated they are alkali-rich ( K2o + Na2o 〉 8wt% ) and shoshonitic. Although formed in a within-plate environment they exhibit signatures of arc magmatic rocks, such as high amounts of LILE and LREE relative to the HFSE and HREE, and thus high Ba/Nb, Ba/Zr, Sr/Y, La/Yb ratios as well as mimic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and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patterns of subducted sediments, and they fall in the collision- or arc-related tectonic setting field on all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This might suggest the enrichment be related to the substantial extent of sediment contamination by the Mesozoic Tethyan subduc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07.
岩背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及其对成矿意义的指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岩背火山-斑岩型锡矿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和含黄玉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富铁黑云母,含黄玉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含黄玉花岗斑岩的成岩温度为720℃~730℃,logfO2为-15.5~-15.7;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温度为510℃~550℃,logfO2为-19.2~-18.7。含黄玉花岗斑岩成岩温度、氧逸度高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成岩温度和氧逸度。与含黄玉花岗斑共存热液流体log(fH2O/fHCl)fluid值为4.29~4.99,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热液流体log(fH2O/fHCl)fluid值为3.15~3.67。因此,相对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含黄玉花岗斑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分异出的流体富F和Sn,即岩背含黄玉花岗斑岩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的原始流体以富F和Sn为特征,结合有关岩背Sn矿成矿流体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出岩背Sn矿成矿流体为岩背含黄玉花岗斑岩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的岩浆热液,相对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含黄玉花岗斑岩与锡成矿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08.
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气体的化学惰性使其在示踪成矿流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与碳、氢、氧、硫、锶、钕、铅同位素方法,以及卤素方法等结合使用,不但可以避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更好地示踪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演化,进而探讨矿床的成矿机制。本文归纳了近年来稀有气体同位素与其他同位素体系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9.
以产在姚安富碱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上的姚安金矿床为对象,对成矿流体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微量元素和S、C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碱侵入岩成岩过程中分异出的岩浆流体提供了姚安金矿床早期成矿作用所必需的成矿流体;从早期成矿阶段至晚期成矿,民矿流体经历了从以岩浆流体为主的流体体系至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流体体系的转变。因此,钙碱性侵入岩成岩过程中可分异出成矿流体的过程,也存在于富碱浸入岩的成岩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0.
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毕献武  胡瑞忠 《地质论评》1997,43(4):381-387
笔者利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墨江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钠质溶液,其中的水为大气降和岩浆水混合成因,矿化剂主要来源于深部,金主要来源于海西期超基性岩和志留系金厂组浅变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